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聲聞地-第3瑜伽處-5.安立-3.心一境性-2.辨品別-1.九種心住

5.3.2.辨品別
5.3.2.1.九種心住
5.3.2.1.1.九種心住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解]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屬於止,毘缽舍那就是屬於觀。有止的品,有觀的品,有這二種類別。若是這個心一境性,是屬於九種心住中的心一境性,那就是奢摩他品,就屬於止。若有四種智慧的觀察,那樣的心一境性,就是毘缽舍那品,就屬於智慧,有二種不同。九種心住是什麼意思呢?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sā khalv eṣā ekāgratā śamathapakṣyā vipaśyanāpakṣyā ca / tatra yā navākārāyāṃ cittasaṃtathau (sthitau) vā [sā] śamathapakṣyā yā punaś caturvidhe prajñāhāre sā vipaśyanāpakṣyā / tatra navākārā cittasthitiḥ katamā / iha bhikṣur adhyātmam eva cittaṃ sthāpayati / saṃsthāpati / avasthāpayaty upasthāpayati / damayati / śamayati / vyupaśamayati / ekotīkaroti / samādhatte[/]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解]怎麼叫做內住呢?
1)沒有修奢摩他的時候,心都是在外面色、聲、香、味、觸上,色、聲、香、味、觸,是我們的所緣境界,我們在那裡妄想分別,在那裡面做種種的顛倒迷惑的事情。現在修行的時候,就是從這外面的攀緣境界,攝錄其心,把它抓回來,把這攀緣的心抓住。攝,就是抓住它。錄,就是約束它,叫它不要亂動。把它捉回來,叫它不要動,是攝錄其心。如何攝錄其心?以念,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也很強大。以念防護其心。怎麼叫做防護其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上,在那裡跑來跑去。
2)繫在於內,繫就是把它綁住它,綁在內裡面,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繫是用繩子綁起來,表示要特別的努力才可以。3)令不散亂,叫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東想西想。
4)這時候是最初開始的時候,把你的心抓住它,令住於內所緣境上,不到外面散亂,故名內住。所以,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抓回來,安住在所緣境這裡,就這樣叫內住。
kathaṃ sthāpayati / sarva bāhmebhya ālambanebhyaḥ pratisaṃkṣipyādhyātmam avikṣepāyopanibaghnati / yat tat prathamopanibaddho vikṣepāya iyaṃ sthāpanā /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解]等住怎麼講呢?
1)就是最初一開始修奢摩他止的時候,把那一念心抓住,把它繫縛住。那個心從無始劫來習慣自由,東想西想,特別的粗。為什麼叫作麤?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只是概略的認識,不是微細的境界,所以叫做麤。動,就是亂,這裡想一想,又跑到那個地方。
2)初開始內住的時候,正念的力量,不能使令這一念心等住、遍住,沒有這個力量。
a)什麼是未等住?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就叫作未等住。平等,就是不散亂,也不惛沈。沒有修奢摩他的人,心不是惛沈睡眠,再不然就是散亂,東想西想,這是不平等。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要使令心平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時候就叫做平等。能安住平等捨位,就是把惛沈也棄捨,把散亂也棄捨,這個心明靜而住。但是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沒能達到這個境界,叫名未等住。
b)什麼是未遍住?若於所緣不能遍攝令住,名未遍住。若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安住在那裡沒有動;但是忽然間又跑,你不能普遍、不能夠時時的相續不斷地叫他安住不動,所以叫做不能遍攝令住。遍住,就是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普遍的心裡面是明靜而住,就叫等住,亦名遍住。
3)初開始用功就是這個樣子,這樣的情形怎麼辦呢?次即於此所緣境界,
a)以相續的方法,就是要加強念力,叫它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相續的方法,叫它繼續的明靜而住,就是加強念力。
b)以澄淨的方法,若水混濁就是不澄清,叫它不要動,水就逐漸地澄清。這個心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的污濁都是污染,現在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沒有貪、瞋、痴的境界,就把所有染污的都排除。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念心所,就是清淨的,念叫它進來;染污的把它排除出去,一方面繼續明靜而住;一方面叫所有的染污心都排除出,就叫澄淨方便。
c)挫令微細,強迫的叫這個心微細。微細,就是寂靜,叫它寂靜下來不要動亂。
d)遍攝令住,就是剎那剎那,一秒一秒鐘的,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普遍的約束你的心,叫它明靜而住不要動亂,故名等住。
e)或是說,由無間殷重加行,令心相續無間斷,殷重就是加強正念的力量,令心相續明靜而住,住一所緣,是名相續方便。止息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由是因緣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
kathaṃ saṃsthāpayati / tat prathamopanibaddhaṃ yad eva cittaṃ tadva[la]m audāri-kam asaṃsthitam aparisaṃsthataṃ tasminn evālambane pravarddhanayogena prasā-dayogena sābhinigrahaṃ sūkṣmīkurvan abhisaṃkṣipan saṃsthāpayati /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解]什麼是安住?這個修行人,雖然這一念心還能這樣內住、等住,然而由於正念失掉,心又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打妄想。怎麼辦呢?再把它抓回來,安置到內裡面的所緣境,這叫做安住。
katham avasthāpayati / sa cec cittam eva sthāpayataḥ / smṛtisaṃpramoṣād bahirdhā vikṣipyate / sa punar api tatha eva pratisaṃharanti(ti) / evam avasthāpayati /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解]什麼是近住?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應該這樣這樣親近念住,就是心裡面有這麼一個願望,我希望我坐在這裡,能夠接近定的境界,接近念住,就是定的境界。正念安住在所緣境,我希望我能夠與它接近,希望能成就這個境界。親近,就是與它接近。最初有這麼一個願,有這樣的念,我要成就,使令這個念住能現前。一次又一次的警覺你的心,再反觀我現在是不是安住在所緣境上,常常心裡要做這個念。不要叫這個心,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故名近住。近住,就是數數作意,使令這一念心叫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親近念住呢?是不是打妄想呢?這就叫做近住。什麼是念住?要守護這一念心,使令於境不要有煩惱的染污,使令這個心清淨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名為念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解]怎麼叫做調順呢?
1)就是靜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種種相來搗亂、破壞奢摩他。哪些相?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十相。怎麼辦呢?這個修行人,先應該取那十個相為過患想。心裡面作念,說這是有過患。我在色聲香味觸相上虛妄分別,在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男女相的虛妄分別,這是有過患。使令我墮落三惡道,使令我苦惱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要這樣喝斥自己。
2)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它叫我苦惱不得解脫。這樣作如是觀,它就有增上的力量故。於彼十種相折挫其心,強迫自己排斥出去這些虛妄分別,不令這個心在十相上流動散亂,故名調順。要這樣喝斥自己,做過患想的觀察的時候,這個煩惱散亂的力量就被調伏,心就能夠柔順,就能順於奢摩他,順於明靜而住。
kathaṃ damayati / yair nimittair asya tac cittaṃ vikṣipyate / tad yathā gatvarasaṃ spraṣṭavya-nimittai rāgadveṣa-moha-strī-purūṣa-nimitaiś ca[/] tatra anena pūrvam evādī-navasaṃjñodgṛhītā bhavati / 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teṣu nimitteṣu tasya cittasya prasaraṃ na dadāti / evaṃ damayati //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解]什麼叫做寂靜住呢?
1)前邊調順,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的境界,前五識與色、聲、香、味、觸、男、女相接觸的時候,當時會有貪、瞋、癡的煩惱現起,這是不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前五識不與色、聲、香、味、觸接觸,只是第六識在靜坐的時候在活動,什麼活動呢?有種種的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有罪過的尋思,就是虛妄分別。還有貪欲蓋、瞋恚蓋,及疑等這五種蓋的隨煩惱,使令心裡面動亂,不得安寧。怎麼辦呢?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有種種的蓋出現的時候,要喝斥自己。這些法都是有過患,使令我不得成聖道、不得解脫,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惡道。這樣思惟有過患。喝斥自己。
2)這樣思惟過患,喝斥自己的時候,心就不同,就把這些惡尋思及隨煩惱停下來,不令心流散。這個時候,這些擾亂的煩惱賊就遠走,不再擾亂,心裡面寂靜。
kathaṃ śamayati / yair vitarkaiḥ kāmavitarkādibhiḥ / yaiś copakleśaiḥ / kāma[ca]chanda-nivaraṇādibhiḥ / tasya cetasaḥ saṃkṣobho bhavati /tatra anena pūrvam evādīnava-saṃjñodgṛhītā bhavati / 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tasya cetasaḥ / teṣu vitarkopakleśeṣu / prasaraṃ na dadāty evaṃ śamayati /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解]什麼叫做最極寂靜呢?正念又失掉,一失掉,諸尋思、隨煩惱這二種,暫時出現的時候,隨著這些惡尋思、這些隨煩惱一出現的時候,內心裡面立刻就覺知,能夠不忍受,立刻的就把他們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就是現在靜坐的程度,明靜而住的心裡面,暫時有一點染污,立刻就能把它驅逐出去,這就是進步。經過調順、寂靜,這兩個方法的調整、對治,煩惱的力量就減少。這個時候就能到達這個程度,立刻就能把它消滅出去,所以叫做能不忍受,尋即除滅、除遣、變吐。
kathaṃ vyupaśamayati / smṛtisampramoṣāt tadubhaya-samudācāra(re)satyutpannot-pannān vitarkopakleśān nādhivāsayati / prajahāti / evaṃ vyupaśamayati /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解]怎麼叫做專注一趣呢?這個時候沒有那二種的現行,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一直是明靜而住,所有的這些惡尋思、這些煩惱都不出現。前面的最極寂靜還是出現,出現立刻能消除;現在專注一趣,就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正念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叫做加行。有功用,就是要勇猛精進。這個時候,就能達到無缺、無間,在時間上,完全是明靜而住,在內心的止觀情況上看,也沒有雜亂的妄念來侵犯。這個時候,這個明靜而住的三摩地,能相續不間斷的下去,就是專一的住在所緣境上。正念剎那剎那都是安住在所緣境,就是專注一趣。一趣,就是一個所緣境上。
katham ekotīkaroti / sābhisaṃskāraṃ nicchi(schi)draṃ nirantaraṃ samādhiprava[ā]-hamā(m a)vasthāpayaty evam ekotīkaroti /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解]云何等持?
1)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修,是開始。開始以後不斷的這樣用功叫習。一次又一次的這麼樣的修習,多修習,就是不斷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這麼修習。以此為因緣,常常這樣子修行,最後就得到一種境界,無加行,心裡面不需要作意。無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任運轉道,正念一提起來,自然地就是清淨、自然地就是明靜而住,這麼樣相續下去,叫做轉。
2)由於達到這麼一個境界,不須要加行,不須要心裡面要有意的安住在所緣境,叫它明靜而住,不須要。不由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而內心的等持,任運相續,無散亂轉,這時候心裡面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樣相續,這叫做等持。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叫做等。這個明靜而住的境界能保持住,一切時都相續,叫做持。這是九心住,由開始降伏散亂心,到最後無散亂轉,有九個次第,這是欲界定。欲界定想得到很難,但是失掉很容易。得到欲界定,還要繼續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以後,得到色界初禪也容易。所以,最難的是得到欲界定。
kathaṃ samādhatte / 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d anābhogavā-hanaṃ / svarasavāhanaṃ // mārgaṃ labhate / yenānabhisaṃskāra(re)vā(ṇā)-nābhogenāsya cittasamādhipravāhaḥ / avikṣepe pravarttate / evaṃ samādhatte /

5.3.2.1.2.六種力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 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
[解]應當知道這九心住裡邊,是由六種力量才能成辦九種心住。靜坐的時候,成就九心住是要有六種力量才可以成就。什麼叫做六種力量呢?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1)內住是怎麼成就的呢?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先要有聽聞、思惟二力。怎麼叫做聽聞力、思惟力呢?一次又一次的要聽聞修奢摩他止的方法,要先認識學習這個方法,叫數聞。聞,是聽人講解,也包括自己閱讀在內。數聞的時候,攝心不亂,安住在所緣境上,學會這件事。然後,心裡面一次又一次的思惟這個方法,然後用這個方法攝心不亂在所緣境上,這是思。因為這樣做,聽聞也有力量、思惟也有力量,這個力量也是很強大,所以叫做增上力故。你有這樣的力量,靜坐最初開始的時候,使令心在所緣境上安住下來。
2)等住是怎麼成就的呢?即於此相續方便,就是另有一種境界,不同於內近住。內住是初開始,開始以後,就是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一個很短的時間以後要相續下來,叫你的心繼續的安住,所以叫做相續方便,就是原來的方法繼續下去,不是說安住短的時間就停下來,要繼續下去。澄淨方便,還要澄清一切的煩惱不要現起來,用這樣的方法。等遍安住,等,是普遍的意思,遍在時間上說,就是前一剎那、第二剎那、第三剎那、第四剎那,一直地相續下來令心安住在所緣境,這叫做等住,也有的文上叫做續住。前面是聽聞力、思惟力,用這二種力量來成就內住和等住。
3)前面內住、等住,在內住、等住之中,思惟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使令心安住之後。現在憶念,就是把所緣境分明的顯現在心裡面,由於憶念所緣境的力量,數數作意,這個憶念也是一次一次的憶念。由念的力量,使令心安住於所緣,而念的力量要數數作意,要一次一次的憶念。攝錄其心,就是約束這一念心令不散亂,不要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這時候,由憶念的方法,就會成就兩個住,安住、近住。
4)若是念有困難的時候,怎麼辦呢?就是由正知的力量調息其心。怎麼叫做由正知力調息其心呢?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
a)諸相,就是色、聲、香、味、觸,還有貪、瞋、癡、男、女這些相,在色、聲、香、味、觸、男、女上,起貪、瞋、癡。這個念,老念這個貪、瞋、癡,念這個男、女,念這個色、聲、香、味、觸,就不能修止觀。現在,由正知力,就是呵斥自己,這是三惡道的門,要關閉這個門,才能停止這一切的過患。正知,這裡面有智慧,觀察諸相是大過患,大災難,一定要停下來,我不可以這樣妄想。這樣來調息其心,調轉,就是染污心把它調轉過來,停止一切染污的念頭。
b)還有諸惡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就打妄想。現在由正知力,知道這些惡尋思是錯誤,是罪過,我不要這樣子,呵斥自己。
c)控制這一念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諸相那裡虛妄分別,跑到諸惡尋思、諸隨煩惱那裡虛妄分別,停止下來。由正知力,就是由智慧的觀察,來呵斥自己。這樣就成就調順、寂靜。調順,就能寂靜住。
5)因為經過呵斥棄捨這一切的虛妄分別,經過這樣的調順,功夫進步,其中有一個念頭,只有一點妄想。一直努力不怕辛苦,減少吃飯、減少睡眠、減少一切雜務,其他事都不願意做。這樣精進的靜坐,就出現一個相貌,假設彼惡尋思,諸隨煩惱暫時活動的時候,立刻就覺悟,能夠不接受,立刻拒絕這個妄想,立刻的就把這個雜念斷滅,除遣、變吐。這個時候就成就最極寂靜、專注一趣。最極寂靜到什麼程度呢?雜念將要現起就知道,立刻把它停下來。若是專注一趣的時候,就是完全沒有妄念。精進力,就是本身要勇猛精進這樣做,才可以成就最極寂靜、專注一趣。
6)這個時候,不需要特別的努力,不需要特別的勇猛精進,自然的就是明靜而住,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這樣三摩地就成功、圓滿。所以,由六種力成就九種心住。
tatra ṣaḍvidhadbalair navākārā cittasthitiḥ sampadyate / tad yathā śrutacintābalena / smṛtibalena / vīryabalena / paricayabalena ca/tatra śrutacintābalena tāvat / yac chutaṃ yā cintā[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cittam ādita ālambane sthāpayati / tatra eva ca praban-dhayogena saṃsthāpayati / tatra upanibaddhaṃ cittaṃ smṛtibalena pratisarann ava-sthāpayati / upasthāpayati / tataḥ saṃprajanyabalena nimittavitarko pakleśeṣu pra-saram ananuprayacchan damayati / śamayati / vīryabalena / tadubhayasamudācāraṃ ca nādhivāsayati / ekotīkaroti/ paricayabalena samādhatte[/]

5.3.2.1.3.四種作意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缽舍,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解]就是前面說的經過多少歲月的辛苦,成就九種心住。要知道九心住裡面還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力勵運轉作意,不在七種作意之內,是七種作意的前方便。有間缺運轉作意,包括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包括這四個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兩個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應該是觀察作意。或是說,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是屬於無間缺運轉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是包括了相作意。九種心住,通說未得作意及已得作意諸相差別,九種心住就是已得作意,就是已得到未到地定。未得作意,前面內住、等住,還沒有得到未到地定。
1)在九心住的內住、等住裡面,有力勵運轉作意,就是特別的要加強力量,來運轉你的內心。運轉,就是聽聞、思惟的力量,把這一念心,綁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就是特別的要用力才可以。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這五個住裡面,有有間缺運轉作意。因為,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這裡邊還有雜念,有間缺。於專注一趣中,沒有妄念,所以有個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就不需要特別的勇猛的精進,特別努力,自然是明靜而住。
2)這樣用功的時候,還應該知道,四種作意在九種心住裡邊,是屬於止這一類。這九心住也好,四種作意也好,都是屬於止,就是把內心的雜念都停下來,叫它明靜而住。
3)前面不怕辛苦,成就九心住,內心裡面有止的功夫,修止的時候,不能只修止,還應該修觀,於毘缽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舍那,才能修觀。這樣有兩個差別:一個是沒得未到地定的時候,心裡邊也有九心住,九心住就是欲界定。在欲界定裡邊,也用四種作意修毘缽舍那。一個是得未到地定的時候,也是用四種作意修毘缽舍那。修毘缽舍那,初開始的時候,也還是不熟悉,修無我觀也要力勵運轉、有間缺、無間缺、無功用,也有這種次第。所以四種作意也是屬於觀這一類。
tatra navākārāyāṃ cittasthitau catvāro manaskārā veditavyhāḥ / balavāhanaḥ sa[c]chidravāhano nichi-(śchi)dravāhanaḥ / anābhogavāhanaś ca / tatra sthāpayataḥ saṃsthāpayato balavāhano manaskāraḥ / avasthāpayata upasthāpayato damayataḥ śamayataḥ vyupaśamayataḥ sacchidravāhano manaskāraḥ / ekotīkurvato nichi(śchi)dravāhano manaskāraḥ / samādadhataḥ / anābhogavāhano manaskāro bhavati / evam ete manaskārāyāṃ cittasthitau śamathapakṣyā bhavati /yaḥ punar evam adhyātmaṃ cetaḥ śamathasya (ābhī vipaśyanāyāṃ) prayujyate / tasyaita eva catvāro manaskārā vipaśyanāpakṣyā bhavan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