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聲聞地-第3瑜伽處-2.慶慰

2.慶慰
如是請已,善達瑜伽諸瑜伽師,為欲安立初修業者瑜伽作意,應以慈愍柔軟言詞讚勵慶慰。又應稱揚修斷功德。歎言善哉!善哉!賢首!汝今乃能於墮放逸、樂著放逸、沈沒境界、樂著境界眾生類中,獨不放逸樂修出行。汝今乃能於久墮在種種憂苦、險惡牢獄眾生類中,獨求解脫如是牢獄。汝今乃能於被種種貪瞋癡等杻械、枷鎖常所固縛眾生類中,獨求斷壞如是固縛。汝今乃能於入生死曠野險道眾生類中,獨求超度曠野險道。汝今乃能於遭窮儉種種善根眾生類中,獨求獲得豐饒善根。汝今乃能於墮種種煩惱怨賊、廣大怖畏眾生類中,獨求證得究竟安穩常樂涅槃。汝今乃能於為煩惱重病吞食眾生類中,獨求證得第一無病常樂涅槃。汝今乃能於為四種瀑流漂溺眾生類中,獨求越度如是瀑流。汝今乃能於入廣大無明黑闇眾生類中,獨求獲得大智光明。
[解]1)這位初修業者這樣請求以後,那位善達瑜伽的諸瑜伽師,他的內心想要安立初修業者瑜伽作意。單獨為你安排,為你宣說,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瑜伽的次第,叫做安立。為這初修業者安排的瑜伽作意。怎麼辦呢?應以慈愍,就是內心裡面是慈愍他。柔軟的言詞,不是強暴的言詞。讚勵,讚歎這位請法者,勉勵他。慶慰,就是安慰,也是祝賀他。又應該稱揚修學瑜伽,斷除煩惱的功德。
2)讚歎這個請法者,說:你很好!你很好!賢首,就是指這請法者。賢,就是能調伏自己的身、口、意,使令他清淨,所以叫賢。首,是一個領導者,就是以智慧為首,他的身、口、意三業的動作以智慧為導首。為什麼稱之為賢呢?因為他能以智慧為首,這位初修業者還沒有正式的修止觀,他的貪、瞋、痴什麼都具足,但是他現在想要做這件事,就是理智的行動,所以稱之為賢首。汝今乃能,你現在才能。於墮放逸、樂著放逸,世間上的眾生都是入在放逸的境界裡邊,就是歡喜放逸。放逸,指心,把這個心放縱它,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管什麼叫因果,也不管法律怎麼說。沈沒境界,就是所放逸的境界。放逸指心說,沈沒在五欲的境界裡邊不能出來。樂著境界,心裡面非常地歡喜執著五欲的境界。眾生類中,歡喜五欲境界的眾生,廣大的眾生的世界裡面。獨不放逸、樂修出行,你單獨地不願意放逸,歡喜出家修學聖道,歡喜出離生死苦海的聖道的德行。
3)你現在才能夠,從無始劫來這麼長久之中,墮落在種種的憂苦中,險惡這些苦惱的境界。眾生都是墮落在種種的憂苦的苦惱的境界裡邊,和世間上的牢獄一樣,眾生都是在這裡面生活。而你現在想要解脫憂苦,要從這牢獄裡面出來。
4)汝今乃能於彼種種貪瞋痴,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個煩惱於眾生來說,就像杻械枷鎖似。杻和械,用木頭做的刑具,放在他的腳上、放在他的手上,使令他不自由。枷,是放在他的脖子上面的刑具,這是木頭做的。鎖,是用金屬的那些東西,也是放在你脖子上、放你手上、放你腳上面,這樣子來苦惱這個人,叫他不能自由。貪瞋痴的煩惱,對於眾生來說,就類似杻械枷鎖那樣。常所固縛,從久遠以來到現在,非常地堅固的繫縛你。眾生類中,所有的眾生都是在這樣的杻械枷鎖裡面苦惱。單獨你現在想要請求斷壞杻械枷鎖、貪瞋痴的繫縛。
5)汝今乃能於入生死,在生死裡邊受種種苦。曠野嶮道,在曠野裡面,有獅子、虎、狼,有毒蛇惡獸,很危險的地方,也是苦惱的境界。所有的眾生都是在生死曠野嶮道中生活。現在你單獨要希求超度曠野嶮道,要解脫生死之苦。
6)汝今乃能於遭窮儉種種善根眾生類中。遭,就是你的周圍,周圍的一切大環境裡面。
窮儉,窮就是少;儉也是少。就是各式各樣的善根都是很少,信、戒、聞、捨、慧,這是善根。他沒能栽培很多的信、戒、聞、捨、慧的善根,都是很少的善根。眾生類中,這樣少善根的眾生類裡邊,你單獨的要希求獲得豐饒善根,豐饒就是多、殊勝。
7)汝今乃能於墮種種煩惱怨賊廣大怖畏眾生類中,你現在才能夠於墮種種煩惱裡邊,煩惱就是怨賊。賊和你沒有怨,只是想要偷取你的財富;現在賊還有怨,這個賊是更厲害,和你有仇恨。這是特別可怖畏的事情,廣大怖畏,而這種怨賊是誰?就是自己的煩惱。有這樣煩惱的眾生類中,你單獨地希求要成就究竟的安隱,常樂的涅槃,那裡永久也不會再有老病死。
8)汝今乃能於為煩惱重病吞食眾生類中,煩惱是心病,身體也有老病死,各式各樣的病,但是心病最難醫治,所以煩惱這個心病,是最重的病,不容易醫治。吞食,眾生為煩惱病所吞食。在這樣的眾生類裡邊,獨求證得第一無病,永久也不會再有病,永久地安樂自在的涅槃。
9)汝今乃能於為四種瀑流漂溺眾生類中,四種瀑流就是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欲流,就是欲界的眾生都有色、聲、香、味、觸的欲,為這樣的欲的煩惱所漂溺,跳不出來。有流,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愛著禪定,色界天、無色界天對於四禪、四空定有愛著心,這也是流,為這些煩惱流漂溺,而不能夠跳出來。見流,就是外道的眾生,他有特別的思想,譬如說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有這麼多的邪見,為邪見所漂溺,跳不出來。無明流,通於一切眾生,都是在無明煩惱裡邊流轉生死,而不能夠超越。在這樣的眾生類裡邊,你單獨地想要越度這個瀑流,不為四種瀑流所漂溺。
10)汝今乃能於入廣大無明黑闇眾生類中,無明是非常廣大的。遇見這樣的境界有貪煩惱,這個貪煩惱只限於這個境界才有貪煩惱,另外的境界有瞋煩惱,有疑惑的煩惱,有高慢的煩惱,有邪知邪見的煩惱,都是一個範圍。但是無明不是,所有的煩惱裡面都有無明,所以說無明是特別廣大的。黑闇眾生類中,黑闇就是沒有光明,所有的眾生都有這樣的廣大的無明,也就是在黑闇中,在這裡邊活動。你能夠希求獲得佛法中,一切阿羅漢、一切辟支佛、一切菩薩、一切佛的大智慧光明。
ity evañ ca punar āyācitena yoginā yogajñena sa ādikarmikaḥ,tat prathamakarmikaḥ yoga-manasikāre prayoktukāmaḥ / ślakṣṇaślakṣṇair vvacanapathair ūdvejayitavyaḥ / saṃpraharṣayitavyaḥ / prahāṇe cānuśaṃso varṇṇayitavyaḥ / sādhu sādhu durmukha yas tvaṃ pramādāpagatāyāṃ prajāyāṃ viṣayanimnāyāṃ viṣayādhyavasitāyāṃ apra-mādāya prayoktukāmaḥ / apāyadhārakapraviṣṭāyām apāyadhārakān nirgantukāmaḥ / rāgadveṣamohavigatabandhanāyāṃ bandhanāni kṣeptukāmaḥ / saṃsāramahādāvīdu-gamārgapraviṣṭānāṃ(yāṃ) nistarttukāmaḥ /kleśakuśalamūlamahādurbhikṣaprāptāyāṃ kuśalamūlasubhikṣam anuprāptukāmaḥ / kleśataskaramahābhayānugatāyāṃ / nirvā-ṇaṃ kṣemam anuprāptukāmaḥ / kleśamahāvyādhigrastāyāṃ paramamāno nirvāṇam anuprāptukāmaḥ / caturotmā(ghā) nusrotopahatāyām oghān utarttukāmaḥ / mahāvi-dyānukārapraviṣṭāyāṃ mahājñāna[ā]okam anuprāptukāmaḥ /

長老當知汝若定能如是精勤修瑜伽行,乃得名為不虛受用國人信施。真實奉行如來聖教,不捨靜慮、成就勝觀 ;增長樂居空閑法侶;精勤修學自義瑜伽;不辱有智同梵行者。汝今為欲勤修自利利他正行,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來問爾。
[解]1)長老當知,你如果是決定能這樣精勤勇猛的修學止觀的聖行,聖人的德行的話,你才可以名為不虛受用國人信施。這個國土裡邊的人,對於佛法有信心的人,他有所布施給你,你就能享受信施。你若能修行聖道,享受信施就不會白享受,就會令信施者得大功德。他有所供養,你受用,使令施主得大功德。如果你不修學止觀,受用人家的信施,信施就沒有什麼功德,你不能為他生福,就是虛受信施。
2)真實奉行如來聖教。你若能精進勇猛的真實的奉行。奉,就是隨順,隨順佛陀的聖教去修學,你真實的奉行如來所開示的聖教,就是瑜伽。
3)你這樣修行能不捨靜慮,這時候應該修止,這時候應該修舉,這時候應該修捨,止、舉、捨用這三個方法來調心,使令這個心不浮動能夠明靜而住,你能這樣修學瑜伽。
4)能這樣修止、舉、捨,還修毘婆舍那殊勝的智慧觀察,修學般若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這是出世間勝道的智慧,所以叫勝觀。
5)你若能這樣修行,就是樂居空閒的人就加多、增長。又多一個人歡喜樂居,歡喜居住在空閒處的這樣的法侶,就是修學聖道的好朋友,就會多。
6)你能精進的修學自義瑜伽,你為了得涅槃而修學聖道,你若能這樣做的話呢?就不辱有智同梵行者。你知道和你修學同梵行的,有智慧的同梵行者,你若能這樣修行,就不污辱那些有智同梵行者,你們就可以成為同梵行者。
7)你現在為了想要勤修自利的正行,利他的正行,都是瑜伽。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你若能夠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廣度眾生,那麼就能利益安樂無量的眾生。現在得到的利益,叫利益;將來還能得到利益,就叫安樂。你自己修學瑜伽有成就,你又能發出來慈悲心哀愍世間受苦的眾生,天、人、和阿修羅這三種眾生,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所以你到這裡來請問瑜伽,這個聖道法門。
anya(tra) tvam āyuṣmann evaṃ prayujyamānaḥ / samohaṃ ca rāṣṭrapiṃḍaṃ paribho-kṣyate / śāstur vacanakaro bhavaṣyasi / ānirākṛtadhyāyī vipaśyanayā samanvāgataḥ / bṛmhayitā śūnyāgārāṇāṃ svakāyayogam anuyuktaḥ / avigarhito vijñaiḥ sabrahma-cāribhis tulyahitāya pratipannaḥ / parahitāya bahujanahitāya lokānukampāyai ārthāya hitāya sukhā yad evam anuṣyāṇām 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