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聲聞地-第2瑜伽處-14.補特伽羅異門


14.補特伽羅異門
14.1. 沙門
云何補特伽羅異門?謂有六種。何等為六?一、沙門;二、婆羅門;三、梵行;四、苾芻;五、精勤;六、出家。第一、沙門復有四種。何等為四?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門;諸行邪行者名壞道沙門。
[]怎麼叫做補特伽羅異門呢?就是從不同的立場說出不同的人,各式各樣的人不同。有六種不同的人,不同的眾生。何等為六?一、沙門。二、婆羅門。三、梵行。四、苾芻。五、精勤。六、出家。六種補特伽羅裏面,第一種是沙門,沙門還有四種不同的沙門。何等為四?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
1)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逝者去也,到另一地方去;你去得好,你到那地方很好,叫做善逝。所以到涅槃那裏去,這是很好,這個地方是安樂自在,沒有老病死苦,這是善逝。逝,又當消滅,這個人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苦,也叫善逝。佛有十種聖號,善逝是其中的一種,稱佛為善逝。這樣,佛叫做勝道沙門,這裏邊也應該包括阿羅漢、辟支佛也是在內,這些人都叫做勝道沙門。
2)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能為眾生宣揚正法的人,叫做說道沙門,這是指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說。
3)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門。這個人不是聖人,但是他相信佛法,能夠修學戒、定、慧的善行,就是常常地精進修學聖道,這個道生起來,就叫做活道。如果忽然間退道心不修行,這個道就死了、就不是活了。活就是生的意思,聖道現起來,在你的身、口、意裏面,有聖道的活動,就叫做活道沙門。
4)諸行邪行者,名壞道沙門。凡夫修行幾天不修行,就是叫做壞道沙門。
tatra saṭ pudgalaparyāyāḥ / tad yathā śramaṇo brāhmṇo brahmacārī bhikṣuryati[ḥ] pravrajitaśceti / tatra catvāraḥ śramaṇāḥ /mārgajinaḥ / mārga-deśikaḥ / mārgajīvī / māra-gadūṣī ca / tatra yaḥ sugataḥ sa mārga-jinaḥ / yo dharmavādī sa mārga-deśikaḥ / tatra yaḥ pratipannaḥ / sa margajīvī / yo mithyā-pratipannaḥ sa mārgadūṣī /

諸善逝者,謂已證得貪、瞋、癡等無餘永盡。說正法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宣說正法。修善行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勤修正行。行邪行者,謂犯尸羅行諸惡法。
[]1)什麼是諸善逝者?這個人已經成就,一切的貪瞋癡的煩惱沒有剩餘地、全部地息滅。
2)什麼是說正法者?正是聖人,聖人所說法名為正法。宣說正法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調伏貪、瞋、癡,我說正法目的,是使令人能夠發心調伏內心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疑惑、高慢、各式各樣的煩惱的。
3)什麼是修善行者?就是聽聞佛法以後,他就能夠用佛法來調伏自己的貪、調伏自己的瞋、調伏自己的愚癡等這些煩惱。但是煩惱有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心裏比較清淨,這時候修學聖道、修四念住、修止觀,就容易修得上來,就能調伏煩惱;若是煩惱已經現起,這個時候想修行困難、不容易。但是有的人在沒有煩惱的時候,能夠多靜坐、修學四念住,有點力量,但是還沒得聖道。雖然沒得聖道,煩惱來的時候能調伏,正念能生起來,能把煩惱降伏!那麼貪心也降伏,瞋心、愚癡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煩惱都能調伏。
4)什麼是行邪行者?這個出家人犯戒,做很多惡事,殺、盜、淫、妄的事情。
sugataś ca ucyate / yo śeṣaṃ rāga-dveṣamoha-kṣayam anuprāptaḥ / dharmavādī / yo rāga-dveṣamoha-vinayāya dharmaṃ deśayati / supratipanno yo rāgadveṣamohavina-yāya pratipannaḥ / duḥśīla[ḥ] pāpa-dharmā mithyā pratipannaḥ /

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以無漏道摧滅一切見、修所斷諸煩惱故。若無如來及諸菩薩,為菩提故勤修正行,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名說道沙門。任持世俗法、毘奈耶,轉正法眼、令不斷故。若諸異生補特伽羅,其性調善,為自利益勤修正行,有羞有悔,愛樂正學,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勤修加行,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堪觸未觸、堪證未證,名活道沙門。由彼現有諸善法煖,堪能生長聖慧命根,名活、非死,是故名為活道沙門。若諸犯戒補特伽羅,多行惡法,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名壞道沙門。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無力無能、非生道器,雖現前有說正道教及現前有證正道者,而彼不得,是故名為壞道沙門。世尊依彼作如是說此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於外沙門、婆羅門教空無所有。若於是處八支聖道安立可得,即於是處有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
[]1)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學,就是他能夠學習聖道。得阿羅漢道以後叫無學,但是也包括佛、辟支佛在裏邊,叫做勝道沙門。前邊說勝道沙門,當知諸善逝者,名勝道沙門,就是專指無學;現在把有學的聖人也包括在內。因為,在他的心裏面有清淨的聖道,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有這樣的智慧,能摧滅、能破壞一切見所斷的諸煩惱、修所斷的諸煩惱。見道所斷的主要是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煩惱;修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欲界的九品煩惱,色、無色界各有九品煩惱,能破壞這一切煩惱,所以叫做勝道沙門。
2)這個時期,沒有佛陀在這裏,也沒有菩薩在這裏。這個時候,這些佛教徒為菩提故,就是能發這個願,我為什麼要修行呢?想要得出世間聖人的智慧。有這樣的願,為菩提故,是願。勤修正行,是行,由願而有行。有願以後,他能夠精進不懈怠地修學戒定慧、修學止觀。
a)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前面說沒有佛陀、沒有諸菩薩,剩下來的就是諸聲聞眾,就是發出離心,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學習苦集滅道,想要出離生死得涅槃的這些人,叫諸聲聞眾。持三藏者,他心裏面能受持佛陀說的經藏、律藏、論藏,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他能受持,也能為眾生宣說,所以叫做說道沙門。
b)任持世俗法毘奈耶,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戒律,這些是屬於世俗的,不是屬於勝義。勝義,是佛菩薩內心的世界的事情。任持,就是能住持,這個沙門有能力能流通一切語言文字的佛法,能作這件事。或者說任持就是弘揚。
c)他能夠宣揚佛陀的三藏教法,三藏教法有什麼好處須要宣傳呢?是眼,就像人有眼睛似的,看見這條道路很平坦、很安全,要走這條路。如果這一條道路不平坦、有危險、有虎狼惡獸,不要走這條路,這是有眼。佛的正法,也就是佛的眼,也是告訴我們這是惡、這是善、這是出世間的聖道、這是無上菩提道,能指示我們、能開示我們三乘聖道,教我們能夠發出離心,不要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裏面流轉,所以這就叫做眼。正法是眾生的眼睛,能令眾生得到慧眼。令慧眼在世間上不斷的流傳,不要中斷。這裡說道沙門是指聖人,不是指凡夫說。
3)若是很多的凡夫,每個人有不同的業力,得不同的果報,有不同的虛妄分別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有各式各樣的智慧,但是都是凡夫的時候,叫做異生。
a)其性調善,為自利益,勤修正行。在凡夫世界這裏邊,有的人在佛法裏面有栽培,他的心很調善,不是那麼樣的顛倒迷惑。為了自己成就聖道的利益,精勤地修學戒定慧的正行,能這樣用功的人。
b)有羞有悔,愛樂正學。雖然是凡夫,但是他有羞恥、有慚愧心,有錯誤能懺悔。愛樂佛法,能努力地修學聖道。
c)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為了得初果,這個初果還沒得到,我想要得。為觸未觸,二果、三果,我也沒成就,但是我希望成就。為證未證,阿羅漢道我還沒有成就,但是我想要成就。所以,有羞有悔、愛樂正學;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這幾話是願,是發願想要得聖道。勤修加行,是行,能精進地修學戒定慧的正行。
d)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前面是願和行,有願而又能夠修行的時候,就會有成就。就有了功能,有了力能,什麼功能呢?能得未得的初果,能夠接觸未接觸的二果和三果,能夠證悟四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是沒證悟,現在能證悟。這個時候是說你能夠成就,不是已經成就;你現在正在用功修行,有能力成就,這個時候叫做活道沙門。這個聖道在你心裏面活動,你不斷地修戒定慧,在你身口意上有戒定慧,但是還沒有成聖道。
e)由於那個薄塵行者現在有諸善法暖,他的身口意裏面有善法的暖。暖就是溫暖,和火是同一類。暖繼續增長,就會出來火。火就譬喻聖道的智慧。這個人在心裏面常能修四念住,觀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在奢摩他裏面這樣用功修行,就有暖。這個時候的智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接近聖人的智慧,他有能力能夠生聖慧命根,能夠長聖慧命根。這個聖慧的命根在凡夫的身口意裏面生出來,就是活,而不是死,是故名為活道沙門。前面說的活道沙門,修正行通說凡聖一切位,叫做活道沙門。現在這裏沒有說聖,說加行位的修行人,叫做活道沙門。
4)若諸苾芻不能持戒,犯戒,這種補特伽羅的身、口、意總是有很多罪過。廣說乃至實非梵行,這個人不能持戒,他不是梵行、不是淨行。他的內心裏面都是污穢,沒有聖道的氣氛,聖道的氣氛朽懷。表現於外的相貌好像真實的修行人似,他對人說他是修學聖道,這個人他的道不能活了,持戒是聖道的根本,你不持戒,聖道沒有根本,不能現起,所以叫做壞道沙門。
a)由於那個出家人破壞所受的戒法,這個戒法是所有正道的根本。但是破壞根本的時候,就沒有能力得聖道。他這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他這個人的色受想行識,不能生道,不是生道之器。
b)雖然這個世界上,就是當前有佛教流行在世間,出家人裏面有得證聖道的人,而這個壞道沙門他不能夠宣說聖教,也不能夠現證聖道,是故名為壞道沙門。
5)根據什麼建立這四種沙門呢?若是在這個廣大的地區,有人宣揚八支聖道就是三十七道品,聽聞的人若是隨順學習,就會有初沙門,就是勝道沙門、說道沙門、活道沙門,廣說乃至第四壞道沙門,就會有這個事情。佛陀就根據彼八正道,就會這樣說,說什麼呢?此是勝道沙門、此是說道沙門、此是活道沙門,廣說乃至到第四壞道沙門。在佛法以外的沙門裏面,婆羅門教裏邊,沒有八正道,所以也沒有這四種沙門。
api ca / śaikṣāśaikṣā margajinā ity ucyante / darśanabhāvanāprahātavyānāṃ kleśānāṃ vijayāttatra tathāgato bodhisattvaś-cāyatyāṃ bodhāya pratipanna(ā)ḥ / śrāvakāś ca sūtradharā vinaya-dharā mātṛkādharāś ca / ye sāṃketikaṃ dharmavinayaṃ dhārayanti / dharmanetrīṃ pravartta yanti / ima ucyante mārga-deśikāḥ / tatra ye pṛthag-jana-kalyāṇakā ātmahitāya pratipannā śajjinaḥ mārga-deśikāḥ / kaukṛtikāḥ śikṣākāmāḥ / aprāptasya prāptaye anadhigatasyādhigamāya āsākṣātkṛ-tasya sākṣātkriyāyai prayuktā bhavyāś ca pratibalā yāvada-sā-kṣātkṛtasya sākṣāt-kriyāyai[/] ima ucyante mārgajīvi-naḥ / apy eṣāmūṣmā yena[ya]masya(/) āryasya prajñendriyasya utpattaye na mṛtā jīvantīty ucyate / tena ucyante mārgajīvina iti / tatra yoyaṃ pudgalo duḥśīlaḥ pāpa-dharmā yāvadabrahama cārī[brahmacārī](ri) pratijñaḥ / ayam ucyate mārgadūṣī dūṣitonena mārgo bhavati mūlata āditaḥ / yenāyam abhavyo bhavaty apratibalaḥ / abhājanabhūto mārgasya utpattaye / satyāṃ saṃvidyamānāyāṃ mārgadeśanāyāṃ sati saṃvidyamānedhigame[/] tasmān mārga-dūṣīty ucyate / idaṃ ca sandhāya uktaṃ bhagavatā / iha katamaḥ śramaṇaḥ / iha yāvac caturthaḥ / śūnyāḥ parapravādāḥ / śramaṇaibrahmiṇaiś ca / yatrāryāṣṭāṃgo mārgaḥ prajñāyate / tatra prathama-śramaṇas tatra yācac caturtha iti //

14.2.婆羅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一、種姓婆羅門;二、名想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種姓婆羅門者,謂若生在婆羅門家,從母產門之所生出,父母圓備,名婆羅門。名想婆羅門者,謂諸世間由想、等想,假立言說,名婆羅門。正行婆羅門者,謂所作事決定究竟,已能驅擯惡不善法。如說當知,婆羅門更無有所作,所作事已辨,是謂婆羅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一、種姓婆羅門。二、名想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
1)什麼是種姓婆羅門?這個人是生在婆羅門的這個家、這個種族裏面,從母產門之所生出,有父親、有母親,這個人就叫做種性婆羅門,因為在這個族性裏面生的,所以叫做種性婆羅門。
2)什麼是名想婆羅門?諸世間上的這個人,他不是婆羅門的族性,是其他種性的人。但是,由想等想,就給他假立一個名字,叫做婆羅門。
a)什麼是想?構了想是想相,明了性的心和所緣的境界相接觸,心就把所緣的境界顯現在心裏面,這時候就叫做想,還沒有多的分別,就是總想。
b)什麼是等想?了取彼彼生類種性等相差別,是名等想。等,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內心和外邊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初開始的時候沒有很多分別,也是有個明了性,可
是第一剎那過去,第二剎那、第三剎那,分別心就很多,所以,了取彼彼生類。取,就是把它拿過來,心接觸各式各樣的境界,各式各樣的境界在你心裏面現出來,就叫做取。也就是這個明了性,你明了各式各樣的生類種性等相差別。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裏面有各式各樣的人,叫生類,種性等的不同的差別相。等想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想,也就是內心裏面有種種分別。第一個想,就是概略地明了一下而已,沒有作種種分別的時候叫做想;作種種分別的時候就叫做等想。
c)什麼是施設言說?由想和等想觀察思惟,然後,施設言說,就是安立種種的名字,這個人叫佛護、這個人叫法友,安立種種的名字。言說,就是名字。有名字,你才能會說話,沒有名字你不能說話。所以假立言說,就是假方便、不是真實,這叫假立,立出來種種的名字。這個人原來不是婆羅門,但是給他立個名字就叫做婆羅門。
3)什麼是正行婆羅門?婆羅門翻為淨行,這個人有清淨的德行,叫做正行婆羅門。這個人計劃要作這件事情,他能決定把這件事作到究竟圓滿,意願非常得強。已能驅擯惡不善法,就是能夠滅除一切污染。這個人原來有這樣的願望,而現在事實上也的確是做到。驅擯,就是滅除、驅除很多的身口意上的罪過的事情,都把它清除,使令自己的內心清淨,這就叫做正行婆羅門。就像經上這樣說:當知婆羅門,更無有所作。他再不作一切惡事,他就作善事,而決定不作惡。他有這樣的願,而且也這樣作、作成功。所作事已辦,他發願要作這樣的事情,已經成功。這就是正行婆羅門。
tatra(ya) trayo brāhmaṇāṃ / tad yathā jāti-brāhmaṇaḥ saṃjña-brāhmaṇaḥ / pratipatti-brāhmaṇaś ca / tatra jāti-brāhmaṇaḥ / yoyaṃ jāti-brāhmaṇaḥ kulajāto yonijo mātṛ-sambhūtaḥ / utpanno mātṛtaḥ pitṛtaḥ / tatra saṃjñā-brāhmaṇa iti loke nāma bhavati saṃjñā sama[ā]jñā prajñaptir vyavahāraḥ / pratipatti-brāhmaṇaḥ / yotyantani(ntaṃ) bhavati kṛtārthaḥ / vāhitā bhavanty anena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ḥ / yathā uktaṃ na kāryaṃ brāhmaṇasyāsti / kṛtārtho brāhmaṇaḥ smṛta iti /

14.3. 梵行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一、受遠離梵行;二、暫時斷梵行;三、畢竟斷梵行。受遠離梵行者,謂能受學遠離一切行非梵行習婬欲法。暫時斷梵行者,謂諸異生由世間道離欲界欲。畢竟斷梵行者,謂諸聖者得不還果,復得最上阿羅漢果。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一、受遠離梵行。二、暫時斷梵行。三、畢竟斷梵行。
1)什麼是受遠離梵行?這個人有這種願,有這能力,能夠接受、能夠學習梵行、能棄捨一切非梵行習婬欲法,就是不做婬欲的事情。婬欲是非梵行,不是清淨的事情,他能遠離不清淨的事情,這叫做受遠離梵行。
2)什麼是暫時斷梵行?很多的眾人裏邊,他是由世間道,就是觀察欲是苦,令人多諸病痛、多諸苦惱,他用這樣的方法棄捨欲界的婬欲的事情,不做這件事,但是是有時間性的、不是永久的,這叫暫時斷梵行的人。
3)什麼是畢竟斷梵行?畢竟斷是究竟地把欲滅掉,欲的煩惱分兩種:一個是欲的事情、一個是欲的煩惱。現在畢竟斷梵行是什麼意思呢?煩惱有現行的煩惱、有種子的煩惱,他不但是現行的煩惱欲沒有,煩惱的種子也消除,就永久也不會再有欲,叫畢竟斷梵行。這是誰呢?就是修學聖道成功的三果聖人,不再來人間,不來欲界,這個聖人是畢竟斷梵行。三果聖人再進一步就成就最殊勝的阿羅漢果,就是四果。這兩種人,畢竟斷梵行。前面初果、二果還不行,如果在家居士得初果、得二果,可能還是有欲,因為不在畢竟斷梵行的範圍內。若是成就三果、成就四果,就是決定不再有婬欲的事情、不再有婬欲的煩惱。
tatra trayo brahma-cāriṇaḥ / tad yathā virati-samādāyī / tad antara-prahāyī tad atyan-taprahāyī ca / tatra viratisamādāyī / yo brahma-caryā[t] punar dharmāt prativirato bhavati / samādattaśikṣaḥ / tatra tad antara-prahāyī yo laukikena mārgeṇa kāmavīta-rāgaḥ pṛthagjanaḥ / tatra tad atyantaprahāgī / tad yathā nāgāmī / arhatvāt punaḥ (arhanvā punaḥ) //

14.4.苾芻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一、乞丐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芻。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
一、乞丐苾芻,苾芻翻為乞士,若自己沒有生活的所需,向人乞求、同人要飯吃,一般街市上的乞丐叫做乞丐苾芻。
二、自稱苾芻,發心出家,受具足戒,這是苾芻。但是破根本戒,就不是苾芻,他還自稱他是比丘。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根本沒有受戒,但是也是剃髮,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自稱苾芻,這都是不合法的事情。
三、名想苾芻,就是這個人不是出家的苾芻,但是取一個名字叫做苾芻,叫做名想苾芻。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出家的時候,先是做沙彌,做沙彌的時候,沒有受比丘戒,但是他在大眾僧裏面也算一個數,這個時候,也可以名之為苾芻,但是這個苾芻是名想苾芻,不是真實,他沒有受比丘戒,這時候叫名想苾芻。
四、破壞煩惱苾芻,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然後修學八正道、修學四念住,把愛煩惱、見煩惱都破除,這是真實的比丘。
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就是這個人出家以後,要受戒的時候,一白三羯磨就是白四羯磨,這是受具足戒的次第。後兩種比丘是如法,前三種都不是合法,這一共是五種。
atra pañca bhikṣavaḥ / bhiṣatīti bhikṣuḥ / pratijñā-bhikṣuḥ / saṃjñā-bhikṣuḥ / bhinna-kleśatvādbhikṣuḥ / jñapti-caturthena karmaṇa-upasampādito bhikṣuḥ //

14.5.精勤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一、止息犯戒精勤,謂能遠離一切不善身業、語業。二、止息境界精勤,謂密護根門、修防守念及常委念,如前廣說。三、止息煩惱精勤,謂能永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及於一切先所生起,或欲尋思或恚尋思、或害尋思,或貪、或瞋、或諸邪見,或忿、恨、覆、惱誑、諂等,能往惡處那洛迦等諸險惡趣非沙門法,隨所生起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當知此中,略有二種止息煩惱:一、止息隨眠;二、止息諸纏。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
一、止息犯戒精勤,這個人品德很高尚,犯戒的事情都停下來,不犯戒。受戒以後,能夠清淨守護這個戒,決定不犯戒,叫做止息犯戒。這件事是精勤,不但今天這樣子,明天、後天一直永久是這樣子,所以叫做精勤。這個人受戒以後,他的毅力很強、很堅定,能棄捨一切不善的身業、不善的語業,就是持戒清淨。
二、止息境界精勤,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的時候,他能令一切染污心都不動,心能保持清淨。這是什麼呢?就是唯有他自己知道,他能夠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是個門,這個門能得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消息,在這個時候也容易有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出來,這個修行人能保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他沒有煩惱現起,這叫密護根門。他能修護防守念的方法,就是用苦空無常無我,保護自己的心,不要有貪瞋癡。不間斷地這樣用功修行,修行的時候還非常地周密,而不是馬馬虎虎。像前面資糧的地方說過。
三、止息煩惱精勤,在禪堂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心裏面能夠止息一切煩惱,
1)怎麼樣止息法呢?就是修四念住,能夠永久地斷除見、修所斷的一切煩惱。
2)及於一切先所生起,現在是靜坐修止觀的時候,先所生起就是在靜坐之前,沒有靜坐的時候,內心裏面生出來煩惱,什麼煩惱呢?
a)或是心裏面思惟欲的事情,或是心裏面很憤怒,想要殺人,或者彼此有衝突,不想殺他,但想要傷害他。或者心裏面有其它的貪心,或者是瞋恨心,或諸邪見,是常見、是斷見、是我見、我所見,這些不是正見的思想,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
b)或是忿,對方對你不饒益、沒有利益,你心裏面就瞋恨。當時是不高興、是憤怒,過去就沒有事,就是忿。
c)恨,事情過去心裏面還是恨,結恨不捨。
d)覆,是隱藏,同修梵行的人指出來你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你要懺悔,反而覆蓋,說我沒有做這些事情,否認這件事,就是隱藏自己的罪過,不肯發露出來,這叫做覆。
e)惱,就是惱亂,多少年前,這個人傷害過我,現在想起來我就恨,我就想要報復,這叫做惱,也是瞋。
f)或者是誑,欺騙人的這些事情。
g)諂曲,就是諂媚的這些事情。
心裏面不能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有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乃至到忿、恨、覆、惱、誑、諂等,你有這樣的煩惱業力,能往惡處那洛迦等。什麼叫惡處?就是那洛迦等,那洛迦是地獄;等,就是餓鬼、畜生趣。諸險惡趣,這些地方有什麼不好呢?這個地方是個大苦惱的地方,險惡就是苦惱的地方,到這地方。心裏面有種種煩惱,不密護根門,有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些事情,這不是修行人應該有的事情。
3)但是沒得聖道之前還是凡夫,有的時候心有煩惱會動,那怎麼辦呢?隨你生起煩惱的時候,立刻地不忍受這件事,把這些煩惱停下來,怎麼辦法呢?平常的時候要多靜坐,養成苦空無常無我的正念,常常地這樣止觀、訓練,它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時候,煩惱來了,能不忍受,立刻地把煩惱棄捨,就能做到。如果平常不用功修行,煩惱來了,你知道不對,沒有用,還是隨煩惱去。
4)尋即斷滅除遣,尋就是立刻地,不要隨著煩惱去,說一些惱亂人的話,或者有罪過的行為,要立刻地斷滅這個煩惱。怎麼叫做斷滅呢?就是除遣煩惱的活動,除遣煩惱的現行,把煩惱的現行停下來,叫除遣。要深入觀諸法實相、觀諸法無我,才能夠除掉煩惱的種子,叫變吐。
5)當知此中,若簡要地來說就是兩種,把煩惱能停下來,哪兩種?一個是止息隨眠,就是煩惱的種子把它停下來;第二種是止息諸纏,煩惱在活動的時候,把它停下來。什麼是止息隨眠?若是能夠修四念住,能斷除見、修所斷的一切煩惱,能斷除一切惡不善法,煩惱它能夠發出來種種罪過的事情,叫做一切惡不善法。變吐,是斷除煩惱種子。什麼是止息諸纏?煩惱活動的時候,能用聖道把它停下,就是斷除煩惱的現行。
tatra trayo yatayaḥ / dauḥśīlya-saṃyamād yatiḥ / yokuśalād vāk kāyakarmaṇaḥ prati-virataḥ / viṣaya-saṃyamādyatiḥ / ya indriye gupta dvāraḥ / ārakṣita-smṛtiḥ / nipaka-smṛti[ḥ/]vistareṇa pūrvavat / kleśa-saṃyamādyatiḥ / yasya darśanaprahātavyāḥ kleśāḥ prahīṇā utpanna-utpannañ ca/vitarkaṃ vyāpādavihi[taṃ] vitarkam abhidhyā vyāpāda-dṛṣṭimithyādṛṣṭi-krodhopanāhamrakṣapradāśā-dīnyāpāyikāni sthānāni nairayikāni (ṇi) / durgatigāmī(ni)(/) aśramaṇa-kārakāṇy-utpannotpannāni nādhivāsayati / prajahāti / viśodhayati / vyantīkaroti / soyaṃ dvividhaḥ kleśa-saṃyamo bhavati / paryavasthāna-saṃyama ubhaya-saṃyamaś ca //

14.6.出家
第六、出家復有二種:一、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二、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諸外道或全無衣、或壞色衣、或塗灰等增上外道。復有所餘,如是等類眾多外道。是故說言: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修梵行、若諸苾芻、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數取趣所有異門。
[]第六出家,有二種出家的不同。哪兩種呢?一、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善就是有功德、沒有過失,就是佛。佛陀大慈大悲和大智慧為我們說法、說律,在這樣的佛法裏面出家。二、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就是沒有功德而有罪過的地方,就是外道,外道裏邊也有法、律,在那樣的境界裏面出家。
1)什麼是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的人?就是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這五眾。男眾出家就是兩個階級:一個沙彌、一個苾芻;女眾出家三個階級,沙彌尼、式叉摩那、苾芻尼。式叉摩那,女人出家以後,不要立刻受苾芻尼戒,就是先受沙彌尼戒,再受學法女戒,就是要學苾芻尼的根本戒。另外又規定有六法,就是有六條戒要學習。另外要學習所有苾芻尼的戒,全部都要學習。這五種人是在佛法中出家,而這種出家,就是名義上是出家,剃髮、穿上出家人的法服,一方面學習佛法,這就是名義上叫做出家。
2)又,名義出家的人若努力地肯學習佛法,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自能出離。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出離這個五蘊身中很多的惡不善法,就是貪、瞋、癡的煩惱,這些煩惱一發動又造很多的罪業。有煩惱、有罪業,就會招感果報,所以煩惱和業和果報這三種都是惡不善法。現在這個人在佛法裏邊一開始是假名字叫做出家,但是肯努力地修學聖道,從惡不善法裏面解脫出來,雖然還是色受想行識,但是特別地清淨莊嚴而沒有污染,這叫做真實出家。什麼是惡不善法?惡不善法有兩種,一種是現行的惡不善法、一種是種子。現行的惡不善法,持戒、修定,惡不善法就不顯現出來,但是內心裏面還有種子,還有惡不善法的潛在的功能,就須要智慧,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才能破除惡不善法的種子。這時候是斷惑證真,才是聖人。所以,真實的出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人成就清淨無漏的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這就是出家。
3)什麼是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的人?就是眾多的外道,什麼外道呢?其中一種的外道就是完全不穿衣服,就是裸體的外道。或者也穿衣服,穿著壞色的衣服;或者是在身體上塗灰等,這些修苦行、特別苦惱的這些外道,叫增上。還有很多的外道。
a)外道的老師得到禪定,有神通,看見牛死掉生天,牛的行為能夠生天,於是就教他的徒弟學習牛、學習狗,這是一種。
b)第二種的外道,就是過去世造罪業,就得要受苦,今生多修苦行,把罪業消除,就解脫,於是乎告訴你修種種的苦行來苦惱自己。這樣有何不對?過去有罪業,罪業成熟使令我們受苦,或者是得病、或者有什麼災難,由如是因得如是果。但是這件事是由過去的罪業成熟、發生作用,使令你受苦。如果自己找苦受,那是另一回事,受苦也不能消滅罪,因為你這個罪不是那個業力招感的苦,是你自己找苦受,與以前的業力沒關係,這是受苦而不能得解脫的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受苦的原因不是業力,是你的煩惱。因為有煩惱你才做錯事,做錯事才受苦;所以煩惱是根本,而不是業。現在若想要不受苦,要修無我觀,斷愛煩惱、斷見煩惱,才能夠滅除苦。
4)所以佛說,若諸沙門這是一類的補特伽羅、若婆羅門補特伽羅、若修梵行的補特伽羅、若諸苾芻的補特伽羅、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數取趣所有的差別,數取趣中不同,有這麼多不同類的眾生。
tatra dvau pravrajitau/svāravyā tad harmavinayo durākhyātadharmavinayaś ca/ tatra svākhyāta-dharma-vinayaḥ / bhikṣur bhikṣuṇī śikṣamāṇāśrāmaṇera[ḥ] śrāmaṇerī / api ca pravrājayatyātmanaḥ pāpakān akuśalān dharmān sa pravrajita ity ucyate / paramār-thataḥ / tatra durākhyāta-dharma-vinayaḥ / tad yathā tīrthika[ḥ] parivrājo (vrāḍ) nir-grantho vā parivrājakopāṇḍuroga iti /yo vā punar apy evaṃ bhāgīyaḥ / tenāhaṃ(ha) // śramaṇo brāhmaṇo vā brahmacārī bhikṣuryatiḥ pravra//[........] ra--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