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四──五八六(三九四)日出前明相;s.56.37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明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I.明相
[經文]
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諦。
[論說]
應知諦智略有六種作業及相:謂此諦智是能永滅眾苦前行,如日將出,先現明相。正盡苦者,謂初見諦所斷眾苦。T30,844a
[參考]
cs74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聖弟子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五八七(三九五)日月出-如來出;s.56.38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若日、月不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剋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
3.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
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間。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剋數、須臾悉現世間,長夜明照出於世間。
4.純一智慧現於世間
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
5.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八八(三九六)日出壞諸闇冥-弟子得法眼之大義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須陀洹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
3.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
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4.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壞諸闇冥
[經文]
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
[論說]
1)作苦邊者,謂阿羅漢所斷眾苦。
2)又此諦智,是能對治大無明闇,如日光明,能破世間所有大闇。
3)又如有一已證諦智,永斷三結。從此無間,由失念故,暫為欲貪、瞋恚所染。彼於爾時,依不放逸,入初靜慮,由觸諦智,得不還果。如是漸次,雖入非想非非想定,而與外凡有其差別,由已證得不退法故。如是諦智,有廣大用,有廣大果。
4)此中所有過去諸行,說名已生;現在諸行,說名正生;未來諸行,說名當生。如是一切,總名集法。即比一切,由無常滅,或有已滅,或有向滅,或有當滅,總名滅法。T30,844a
[參考]
1.大智度論,卷四十,T25,348c:
舍利弗白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法眼淨?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斷三結:有眾見、疑、齋戒取:是人名為須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婬、恚、癡,當得斯陀含;增進思惟道,斷婬、恚,得阿那含;增進思惟道,斷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得阿羅漢。是人行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作辟支佛。是為菩薩法眼淨。是為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2.大智度論,卷四十,T25,349a:
1)釋曰: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界眾生,受諸苦患,心生慈愍;學諸禪定,修得五通,以天眼遍見六道中眾生,受種種身心苦,益加憐愍故,求慧眼以救濟之。得是慧眼已,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眾生令入法中,故名法眼。
2)所謂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初入無漏道,鈍根者名隨信行,是人初依信力故得道,名為隨信行;利根者名隨法行,是人分別諸法故得道,是名隨法行。
3)是二人,十五心中亦名為無相行;過是已往,或名須陀洹,或名斯陀含,或名阿那含。十五心中疾速,無人能取其相者,故名無相。
4)有人無始世界來,性常質直,好樂實事者:有人好行捨離者;有人世世常好善寂者。好實者,用空解脫門得道,以諸實中空為第一故;好行捨者,行無作解脫門得道;好善寂者,行無相解脫門得道。
5)問曰:何以說得五根?
答曰:有人言:一切聖道,名為五根;五根成立故八根,雖皆是善,而三無漏根無有別異,以是故但說五根。取果時相應三昧,名無間三昧;得是三昧已,得解脫智,以是解脫智斷三結,得果證。有眾見者,於五受眾中,生我若我所。疑者,於三寶、四諦中不信。齋戒取者,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取是法望得苦解脫。
6)問曰:見諦所斷十結,得須陀洹果,何以故但說三,不說七?
答曰:若說有眾見,已說一切見結;如《經》說:有眾見,為六十二見根本故。若人著我,復思惟:我為是常?為是無常?若謂無常,墮斷滅中而生邪見,無有罪福;若謂為常,墮常見中而生齋戒取,計望得道,或修後世福德樂;欲得此二事故取戒。求苦樂因緣故,謂天所作,便生見取。若說有眾見,則攝是二見:邊見,邪見。若說齋戒取,已說見取。餘四結未拔根本,故不說。是十結於三界四諦所斷,分別有八十八。
3.金色王經,T03,389b:
彼菩薩於五取陰,若出若沒隨順觀察,此色集起、此色散滅,如是此受、此想、此行、此識集起,此識散滅,菩薩如是於五取陰隨順觀察,見此沒已,未久之間,所有集法一切散滅。既如是知,以是因緣即時獲得緣覺菩提,得菩提已,而說偈言:因愛故生苦,如是應捨愛,當樂於獨處,猶如犀一角。
五八九(三九七)漸次集成;s.56.32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無有是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作是說: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無是處故。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羅葉,合集作器,盛水持行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無是處故。如是言:我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3.斯有是處
若復有言:我當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復得苦滅道跡聖諦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譬如有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合集盛水持行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故。
4.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漸次集成
[論說]
又即一切四聖諦智,漸次集成,名諦現觀,非隨闕一。此諦現觀,猶如餚膳,諸聖弟子無上慧命,皆依此活,如受欲者,食用餚膳。苦等諦智;闕餘三智,如睒彌葉;當知餘似娑羅枝葉,四聖諦智漸次集成,一切圓滿。T30,844b
五九0(三九八)因陀羅柱;s.56.39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如小綿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於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
3.譬如因陀羅柱
譬如因陀羅柱,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4.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譬如因陀羅柱
[論說]
又於諦智已證得者,如大石樓,已善雕飾,八方猛風不能傾動,一切異論不能移轉。所有悟解,不假他緣,不視他面,彼將何說,我當聽受,不觀他口;適出語已,尋我聽聞思惟籌量審諦觀察。T30,844b
五九一(三九九)石柱;s.56.40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譬如石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石柱長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斯等沙門、婆羅門,至諸論處,無能屈其心解脫、慧解脫者,能使餘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如是如實知、如實見,皆是先世宿習故,使智慧不可傾動。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3.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能使餘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
[論說]
諸他沙門、婆羅門者,當知即是諸外道輩。T30,844b
五九二(四00)火燒頭衣;s.56.34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譬如有人,火燒頭衣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當起增上欲,急救令滅。
3.於四聖諦勤加精進
佛告比丘:莫作是說!當置頭衣,於四聖諦起增上欲,勤加方便,修無間等。何等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當勤方便修無間等。所以者何?比丘!長夜熾然,地獄、畜生、餓鬼,諸比丘不見極苦。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者,是比丘當忍苦樂、憂悲,於四聖諦勤加精進,方便修習無間等,應當學!
4.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火燒、受三百槍苦
[論說]
又諸諦智,與喜樂俱,覺真義故,能令身心極輕安故,名諦現觀。生那落迦中,略有二苦:一、燒燃苦,二、治罰苦。由闕諦智,獲斯二苦。此無量生猛利大苦,向聖諦智,皆能超越。如是諦智,假使因其燒燃治罰猛利大苦,於現法中一身滅壞而可得者,應生踊躍,歡喜忍受。縱毀百身,尚應歡喜,況乃唯一!T30,844b
II.火燒頭衣
[參考]
1.cs17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2.cs236: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五九三(四0一)三百槍苦;s.56.35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一日中受三百槍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年壽百歲,有人語言:士夫若欲聞法,當日日三時受苦,晨朝時受百槍苦,日中、晡時亦復如是。於一日中受三百槍苦,如是日日至於百歲,然後聞法得無間等,汝寧能不?時彼士夫為聞法故,悉堪能受。所以者何?人生於世,長夜受苦,有時地獄,有時畜生,有時餓鬼,於三惡道空受眾苦,亦不聞法。是故我今為無間等故,不以終身受三百槍為大苦也。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得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聞法之益,瑜伽師地論,T30,755a:
聽者,謂如是說法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住恭敬,無倒聽聞。云何安處?謂或由一因或乃至十。
1)一因者,謂恭敬聽法,現前能證利益安樂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樂等四句,如菩薩地法受中已說。
2)二因者,謂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離諸過故、具大義故。又為說者、聽者所設,劬勞有勝果故。若不爾者,能說、能聽徒廢己業,虛設功勞,應無有果。
3)三因者,恭敬聽法,能令眾生捨惡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攝涅槃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聽聞方得。
4)四因者,一恭敬聽法,能善了達契經等法。二如是正法,能令眾生捨諸不善,攝受諸善。若善聽者,則能精勤若捨若受。三由捨受故,捨離惡因所招後苦。四由此受捨善惡因故,速證涅槃。
5)五因者,謂佛世尊所說正法,有因緣、有出離、有依趣、有勇猛、有神變。如是諸句,如攝異門分當廣分別。
6)復有五因,謂我當聞所未聞、我當聞已研究、我當除斷疑網、我當棄背諸見、我當以慧通達一切甚深句義。諸佛世尊說此五種,顯聞、思、修三所成慧清淨方便,謂初二種顯聞所成慧,次二種顯思所成慧,後一種顯修所成慧。
7)六因者,一為欲敬報大師恩德,謂佛世尊為我等故,行於無量難行苦行,求得此法。云何今者而不聽聞?二觀自義利,謂佛正法有現義利。三究竟能離一切熱惱。四善順正儀。五易可了見。六諸聰慧者內證所知。
8)七因者,謂我當修集七種正法,我當知法知義,乃欲善知補特伽羅尊卑差別。
9)八因者,一佛法易得,乃至為旃荼羅等而開示故。二易可修學,行住坐臥皆得修故。三引發義利,謂能引發增上生果、決定勝果故。四初善故。五中善故。六後善故。七感現樂果故。八引後樂果故。
10)九因者,謂能解脫九種世間逼迫事故。一能出生死大牢獄故。二永斷貪等堅牢縛故。三棄捨七財貧,建立七財富故。四超度善行聞正法儉,建立善行聞正法豐故。五滅無明闇起智慧明故。六度四暴流昇涅槃岸故。七究竟能療煩惱病故。八解脫一切貪愛罥故。九能度無始生死曠野稠林行故。諸牢獄中生死牢獄最為第一,是故先說。
10)十因者,一恭敬聽法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
二、善知出離,謂喪失財寶,無憂無慼,亦不嗟怨,乃至廣說。眷屬離壞,若遭病苦不甚悲歎,亦不愁惱,乃至廣說。
三、於諸欲中深見過患,及見出離最勝功德,清淨出家,捨離上妙臥具貪著,乃至能證諸妙靜慮。
四、恭敬聽法,速順證解廣大甚深相似甚深諸緣起法。又能引發廣大善根,出離歡喜。如世尊說:我聖弟子專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圓滿。
五、諸聖弟子恭敬聽法:所有集法皆成滅法。
六、解正法已,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正法眼。
七、能引攝證預流果最勝資糧,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及能引攝阿羅漢果最勝資糧。
八、能引攝獨覺資糧。
九、能善引攝無上正等菩提資糧。
十、能引一切世、出世間靜慮、解脫、等持、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