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雜阿含-464

七二七(四六四)解脫界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2.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3.得諸解脫界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4.斷界,無欲界,滅界
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5.五百比丘
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何法專精思惟?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上座所說。

6.
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7.同句,同義,同味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8.阿羅漢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阿難白佛:不知,世尊!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9.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止觀
[經文]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1.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復次,有四正法,攝持聖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
1)遠離者,謂山林、樹下、空閑靜室。
2)修習者,謂住於彼勤修二法。謂奢摩他、毗鉢舍那。
2.1)云何已習奢摩他,依毗鉢舍那而得解脫?
謂如有一,先已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即依此毗鉢舍那,於見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
2.2)云何已習毗鉢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脫?
謂如有一,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依如是增上慧故,發生靜慮。即由如是奢摩他故,於修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
2.3)如是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已,於諸界中而得解脫。
3)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離欲界。一切有執皆永滅故,名為滅界。是名修果。
4)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第一句者,所謂前句。若以此句問於初一,即以此句而問第二。設於初一依蘊而問,復於第二依餘問者,便不得名與第一句平等潤洽,互相隨順。

2.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
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
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
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

3.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T30,450c),令心內聚。T30,860a
1)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
2)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T30,458c)
3)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
4)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T30,860b
5)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
6)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
7)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T30,860b

4.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T31577c
論曰:於念住修位中,為斷沈掉故,應修二種相應道。如比丘尼經及取自心相經說。云何比丘尼經說(cs615)?如彼經言:為斷沈沒故,應當思惟少分可愛清淨相貌。為斷掉動故,復應略攝。云何取自心相經說(cs616)?如彼經言:由不取自心相故,令心沈沒。由取少分可愛外相故,沈隨煩惱暫時斷息。然心未得定,復更略攝其心。見沈沒過,復取外相。掉動過後,復更取自心之相。爾時能斷沈掉隨煩惱,心得正定,略攝其心取自心相,離沈掉故。

5.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1)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
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惱心永解脫故。
2)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
由證方便究竟果作意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
3)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
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

6.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雜阿含經560
復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
1)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2)又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3)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雜轉故。
4)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復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復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復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
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

7.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跡,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

II.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經文] 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論說] 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T30,849c
[參考] 1. cs964:佛告婆蹉: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此二法修習多修習,得知界果,覺了於界,知種種界,覺種種界。如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令我三結盡,得須陀洹。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種種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是故,比丘當修二法修習多修習,修二法故,知種種界,乃至漏盡。

2.成實論,卷15T32358c
問曰:經中說: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是事云何?
答曰:1)行者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
2)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
3)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又一切行者,皆依此二法得滅心解脫。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七
3.1.引經
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

3.2.依對法義
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答:
1)由加行故
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1.1)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誼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1.2)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2)繫心一緣、分別法相
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
2.1)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2.2)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3)
3.1)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
3.2)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
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3.3.斷、離、滅界
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1)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脫。
2)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

3.4.問五百苾芻
1)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
2)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
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
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
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

3.5.問佛世尊
1)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
2)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
3)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
答: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
3.1)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
3.2)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

3.6.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
1)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
2)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
2.1)答: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
2.2)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
2.3)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
2.4)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