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雜阿含-465


七二八(四六五)十一相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十一相
爾時、尊者羅睺羅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羅睺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3.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愚夫-論義依中阿含經181,多界經;中部115,多界經。
[論說] 復次、世間愚夫,略有二種愚夫之相:一、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二、於四處不得善巧。
1.當知能引無義利行,有四種相。云何為四?謂能生起四種苦故。一、他差別苦,二、內差別苦,三、時差別苦,四、身差別苦。
1)他差別苦者,或有疫厲,謂非人作;或有災害,謂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當遭,於所未遭而生怖畏,如是名為由他增上所生眾苦。
2)內差別苦者,謂界相違疾病因緣,名為災患;所愛變壞,所欲匱乏,生染惱心,名為擾惱。如是名為由內增上所生眾苦。此復如前應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當遭生怖畏苦。
3)時差別苦者,謂即如是諸品類苦,過去已有,未來當有,現在今有,如是總名時差別苦。
4)身差別苦者,謂自習行邪行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緣,他雖正行亦能令苦,如是名為身差別苦。常知此中,前三名為唯能引自無義利行,後一名為亦能引他無義利行。
2.云何四處不得善巧?謂於諸界、諸處、緣起、處非處中,皆不了達。與上相違,當知即是聰慧二相。
3.1)又由無色意處所依、所緣自類流轉差別,當知建立有十八界。
2)由五色處安立運轉驅役所依體性差別,當知建立有餘六界:安立所依體性差別,謂地等四;運轉所依體性差別,即是空界;驅役所依體性差別,即是識界。
3)由染、淨品想及尋思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欲,恚,害;并彼對治。
4)貪、瞋、癡縛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苦,樂,憂,喜,捨,無明。
5)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尋思;若有如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尋思。
6)又由三界染、淨二品遍行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四界謂名所攝受等四蘊。又由所染所淨清淨,即此不淨清淨增上,如前所說。
7)外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前所說。
8)內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9)又即由此內外二事出離增上,聽聞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處三種言事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10)又由所知諸苦、煩惱,多、中、少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煩惱,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煩惱,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煩惱,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
11)又由遠離此因緣義,及由修習此對治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12)又由修善清淨差別,缺縛義故,無縛義故,具縛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13)又即由彼有學、無學與諸愚夫,若共不共、世出世法成就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
14)又即由彼世、出世間,若常無常,有上無上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一切皆為趣向涅槃,悉以涅槃為其後際,熟修梵行,是故過此無復立界。
4.諸處,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巧,如聲聞地已辨其相(T30,434a)
5.又若略說處及非處善巧相者,謂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復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種,謂劣、中、勝。趣惡趣行,說名為劣;趣善趣行,說名為中;趣涅槃行,說名為勝。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最為極,更無餘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間最極圓滿,謂能感得轉輪王身,或帝釋身,或魔羅身,或大梵身,彼無第二,更無有餘補特伽羅或男、或女與其等者。趣涅槃行,當知能證一切有情最勝法性,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諸佛如來於彼一切最為殊勝,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補特伽羅無與等者。又餘所有安住菩提劣功德者,於諸世間得增上位,尚為殊勝,何況如來!彼復云何?謂於是處,正見具足補特伽羅不能現行,諸異生類堪任現行,當知一切如經廣說。
[參考]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多界品,T26501b
1.引經cf.中阿含經181
1.1.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
1.2.起怖畏等,皆是愚夫
時,阿難陀獨居靜室,作是思惟:諸起怖畏,及起災患擾惱事者,皆是愚夫,非諸智者。既思惟已,於日後分,從靜室出,往世尊所。頂禮雙足,退住一面,以所思事,具白世尊。佛印可言:如是!如是!諸起怖畏,及起災患擾惱事者,皆是愚夫,非諸智者。如置火在乾蘆草舍,樓堂、臺觀亦被焚燒。愚夫亦爾,以無智故,起諸怖畏及災患等。慶喜!當知過去、未來、現在怖畏災患擾惱,皆愚夫生,非諸智者,以諸智者不起彼故。慶喜!當知愚夫有怖畏,智者無怖畏。愚夫有災患,智者無災患。愚夫有擾惱,智者無擾惱。是故,慶喜!應知愚夫及智者法,知已,遠離諸愚夫法,於智者法應正受行。
1.3.界、處、蘊,及於緣起、處非處法
阿難陀言:齊何施設諸愚夫數?佛言:若有於界、處、蘊,及於緣起、處非處法,不善巧者,是愚夫數。阿難陀言:齊何施設諸智者數?佛言:若有於界、處、蘊,及於緣起、處非處法,得善巧者,是智者數。
1.4.界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界善巧?
1)十八界
佛言:智者於十八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2)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於六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3)六界-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復於六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4)六界-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復於六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5)四界-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復於四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6)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欲界、色界、無色界。
7)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色界、無色界、滅界。
8)三界-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9)三界-劣界、中界、妙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劣界、中界、妙界。
10)三界-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11)三界-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復於三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12)二界-有漏界、無漏界
復於二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有漏界、無漏界。
13)二界-有為界、無為界
復於二界如實知見,是界善巧。謂如實知見有為界、無為界。
是名智者於界善巧。
1.5.處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處善巧?佛言:智者於十二處如實知見,是處善巧。謂如實知見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智者於處善巧。
1.6.蘊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蘊善巧?佛言:智者於五蘊如實知見,是蘊善巧。謂如實知見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名智者於蘊善巧。
1.7.緣起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緣起善巧?佛言:智者於十二支緣起順逆如實知見,是緣起善巧。
1)依此有彼有
謂如實知見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發生愁、歎、苦、憂、擾惱,如是便集純大苦蘊。
2)依此無彼無
及如實知依此無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歎、苦、憂、擾惱滅,如是便滅純大苦蘊。是名智者於緣起善巧。
1.8.處非處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處非處善巧?佛言:智者於處非處如實知見,是處非處善巧。
1)謂如實知無處無容身、語、意惡行,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異熟。
有處有容身、語、意惡行,感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
2)無處無容身、語、意妙行,感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
有處有容身、語、意妙行,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異熟。
3)無處無容行身、語、意惡行已,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諸善趣。
有處有容行身、語、意惡行已,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4)無處無容行身、語、意妙行已,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有處有容行身、語、意妙行已,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諸善趣。是處非處善巧。
5)復如實知見無處無容非前非後,有二輪王生一世界。
有處有容非前非後,有一輪王生一世界。
6)無處無容非前非後,有二如來生一世界。
有處有容非前非後,有一如來生一世界。是處非處善巧。
7)復如實知見無處無容女作輪王、帝釋、魔王、梵王,及證獨覺菩提,或證無上正等菩提。
有處有容男作輪王、帝釋、魔王、梵王,及證獨覺菩提,或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處非處善巧。
8)復如實知見無處無容具聖見者,故思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及起惡心出佛身血。
有處有容諸異生者作五無間。
9)無處無容具聖見者,故思斷眾生命。
有處有容諸異生者,故思斷眾生命。
10)無處無容具聖見者,故思越諸學處。
有處有容諸異生者,故思越諸學處。
11)無處無容具聖見者,捨勝學處,趣劣學處,或求外道為師,或求外道為福田,或瞻仰外道沙門婆羅門面,或種種占卜諸吉祥事,執為清淨,或受第八有。
有處有容諸異生者,有如是事。是處非處善巧。
12)復如實知見無處無容未斷五蓋、令心染污、令慧力羸、障礙道品、違涅槃者,心善安住四念住中。
有處有容已斷五蓋、令心染污、令慧力羸、障礙道品、違涅槃者,心善安住四念住中。
13)無處無容未斷五蓋,廣說乃至違涅槃者,心未善住四念住中,而能修習七等覺支。
有處有容已斷五蓋,廣說乃至違涅槃者,心已善住四念住中,乃能修習七等覺支。
14)無處無容未斷五蓋,廣說乃至違涅槃者,心未善住四念住中,而能修習七等覺支,而證聲聞獨覺無上菩提。
有處有容已斷五蓋,廣說乃至違涅槃者,心已善住四念住中已,能修習七等覺支,乃能證得聲聞獨覺無上菩提。是名智者於處非處善巧。
1.9.
阿難陀曰:今此法門,其名何等?云何奉持?佛告慶喜:今此法門,名為四轉,亦名大法鏡,亦名甘露鼓,亦名多界,應如是持。時阿難陀歡喜敬受。
2.解說
2.1.十八界
云何眼界?謂如眼根。云何色界?謂如色處。云何眼識界?謂眼色為緣所生眼識。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異了別、各別了別色,是名眼識界。餘五三界,隨其所應,廣說亦爾。
2.2.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1)云何地界?謂地界有二種:一內。二外。
云何內地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堅性、堅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髮、毛、爪、齒,乃至糞穢。復有所餘身內各別堅性、堅類、有執、有受,是名內地界。
云何外地界?謂此身外諸外所攝堅性、堅類、無執、無受。此復云何?謂大地山、諸石、瓦礫、蜯蛤、蝸牛,銅、鐵、錫、鑞,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珊瑚、璧玉,金銀、石藏、杵藏、頗胝迦、赤珠、右旋,沙土、草木、枝葉、花果。或復有地依水輪住,復有所餘在此身外堅性、堅類、無執、無受,是名外地界。前內此外,總名地界。
2)云何水界?謂水界有二種:一內。二外。
云何內水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濕性、濕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諸淚汗,乃至小便。復有所餘身內各別濕性、濕類、有執、有受,是名內水界。
云何外水界?謂此身外諸外所攝濕性、濕類、無執、無受。此復云何?謂根莖枝葉花果等汁露,酒乳酪酥油蜜糖,池沼陂湖,殑伽河、鹽母那河、薩剌渝河、頞氏羅筏底河、莫呬河,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大海水。或復有水依風輪住,復有所餘在此外濕性、濕類、無執、無受,是名外水界。前內此外,總名水界。
3)云何火界?謂火界有二種:一內。二外。
云何內火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暖性、暖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此身中諸所有熱、等熱、遍熱,由此所食、所噉、所飲,正易消化。若此增盛,令身燋熱。復有所餘身內各別暖性、暖類、有執、有受,是名內火界。
云何外火界?謂此身外諸外所攝暖性、暖類、無執、無受。此復云何?謂地暖火日、藥、末尼、宮殿、星宿、火聚、燈焰,燒村、燒城、燒川、燒野,燒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千,或無量擔薪草等,火熾盛烔然。或在山澤河池、巖窟、房舍、殿堂、樓觀,草木、根莖、枝葉、花果等暖。復有所餘熱性、熱類、無執、無受,是名外火界。前內此外,總名火界。
4)云何風界?謂風界有二種:一內二外。
云何內風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動性、動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此身中,或上行風,或下行風,或傍行風、脇風、背風、胸風、肚風、心風[、臍風,嗢鉢羅風、蓽鉢羅風、刀風、劍風、針風、結風,纏風、掣風,努風、強風、隨支節風、入出息風。復有所餘身內各別動性、動類、有執、有受,是名內風界。
云何外風界?謂此身外諸外所攝動性、動類、無執、無受。此復云何?謂東風、西風、南風、北風,有塵風、無塵風,旋風、暴風、吠嵐、婆風,小風、大風、無量風,風輪風依空行風。復有所餘動性、動類、無執、無受,是名外風界。前內此外,總名風界。
5)云何空界?謂空界有二種:一內。二外。
云何內空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空性、空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此身中隨皮肉血骨髓等空,眼穴、耳穴、鼻穴、面門、咽喉、心、膓、腸肚等穴。由此通貯所飲、所食,及令下棄。復有所餘身內各別空性、空類,是名內空界。
云何外空界?謂此身外諸外所攝空性、空類、無執、無受。此復云何?謂外空逈隣呵伽色,是名外空界。前內此外,總名空界。
6)云何識界?謂五識身,及有漏意識,是名識界。
2.3.六界-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1)云何欲界?謂於欲境諸貪、等貪,乃至貪類、貪生,總名欲界。
復次,欲貪及欲貪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欲界。
2)云何恚界?謂於有情欲為損害,乃至現為過患,總名恚界。
復次,瞋恚及瞋恚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恚界。
3)云何害界?謂以手塊刀杖等物隨一苦具,捶打有情,諸損、等損,害、等害,瞋恚所起能起苦事,總名害界。
復次,諸害及害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害界。
4)云何無欲界?
a.謂於欲界思惟過患,如是欲界是不善法,是下賤者信解、受持。佛及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類、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欲界。
b.復次,為斷欲界,於無欲界思惟功德。如是無欲界是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佛及弟子、賢貴善士,共所欣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增長智慧、不礙彼類、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欲界。
c.復次,思惟欲界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發勤精進,是名無欲界。
d.復次,為斷欲界,思惟彼滅是滅、是離。思惟彼道是道、是出。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欲界。
e.復次,若思惟捨心定及道捨心定相應、并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欲界。
f.復次,無欲及無欲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發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無欲界。
5)云何無恚界?
a.謂於恚界思惟過患,如是恚界是不善法,乃至不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恚界。
b.復次,為斷恚界,於無恚界思惟功德。如是無恚界是善法,乃至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恚界。
c.復次,思惟恚界如病、如癰,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發勤精進,是名無恚界。
d.復次,為斷恚界,思惟彼滅是滅、是離。思惟彼道是道、是出。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恚界。
e.復次,若思惟慈心定及道慈心定相應。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恚界。
f.復次,無恚及無恚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無恚界。
6)云何無害界?
a.謂於害界思惟過患。如是害界是不善法,乃至不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害界。
b.復次,為斷害界,於無害界思惟功德。如是不害界是善法,乃至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害界。
c.復次,思惟害界如病、如癰,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發勤精進,是名無害界。
d.復次,為斷害界,思惟彼滅是滅、是離。思惟彼道是道、是出。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害界。
e.復次,若思惟悲心定及道悲心定相應。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無害界。
f.復次,無害及無害相應受想行識,并所等起身業語業不相應行,總名無害界。
2.4.六界-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1)云何樂界?
謂順樂觸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界。
復次,脩第三靜慮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界。
2)云何苦界?
謂順苦觸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界。
3)云何喜界?
謂順喜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界。
復次,脩初二靜慮,順喜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界。
4)云何憂界?謂順憂觸所起心憂、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界。
5)云何捨界?謂順捨觸所起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捨界。
復次,脩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觸所起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捨界。
6)云何無明界?謂三界無知,是名無明界。
2.5.四界-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1)云何受界?謂六受身,即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名受界。
2)云何想界?謂六想身,即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是名想界。
3)云何行界?謂六思身,即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是名行界。
4)云何識界?謂六識身,即眼識乃至意識,是名識界。
2.6.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1)云何欲界?謂有諸法欲貪隨增,是名欲界。
復次,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是名欲界。
復次,下從無間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於中所有色、受、想、行、識,是名欲界。
2)云何色界?謂有諸法色貪隨增,是名色界。
復次,色界繫十四界、十處、五蘊,是名色界。
復次,下從梵眾天,上至色究竟天,於中所有色、受、想、行、識,是名色界。
3)云何無色界?謂有諸法無色貪隨增,是名無色界。
復次,無色界繫三界、二處、四蘊,是名無色界。
復次,如欲、色界處定建立,不相雜亂,非無色界有如是事。然依定生,勝劣差別,建立上下。下從空無邊處,上至非想非非想處,於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色界。
2.7.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
1)云何色界?謂欲、色界,總名色界。
2)云何無色界?謂四無色,是名無色界。
3)云何滅界?謂擇滅、非擇滅,是名滅界。
復次,諸有色法,總名色界。除擇滅、非擇滅,餘無色法,是名無色界。擇滅、非擇滅,是名滅界。
2.8.三界-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1)云何過去界?謂過去五蘊,是名過去界。
2)云何未來界?謂未來五蘊,是名未來界。
3)云何現在界?謂現在五蘊,是名現在界。
2.9.三界-劣界、中界、妙界
1)云何劣界?謂不善有覆無記法,是名劣界。
2)云何中界?謂有漏善及無覆無記法,是名中界。
3)云何妙界?謂無漏善法,是名妙界。
2.10.三界-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1)云何善界?謂善身、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界。
2)云何不善界?謂不善身、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是名不善界。
3)云何無記界?謂無記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及虛空、非擇滅,是名無記界。
2.11.三界-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1)云何學界?謂學五蘊,是名學界。
2)云何無學界?謂無學五蘊,是名無學界。
3)云何非學非無學界?謂有漏五蘊,及虛空、擇滅、非擇滅,是名非學非無學界。
2.12.二界-有漏界、無漏界
云何有漏界?謂有漏五蘊,是名有漏界。
云何無漏界?謂無漏五蘊,及虛空、擇滅、非擇滅,是名無漏界。
2.13.二界-有為界、無為界
云何有為界?謂五蘊,是名有為界。
云何無為界?謂虛空及二滅,是名無為界。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7T28575b
1.色界、非色界
1)云何色界法?若色是名色界。
2)云何非色界法?非色是名非色界。
2.可見界、不可見界
1)云何可見界?色入是名可見界。
2)云何不可見界,除色入餘法,是名不可見界。
3.有對界、無對界
云何有對界?十色入,是名有對界。
云何無對界?意入、法入,是名無對界。
4.聖界、非聖界
云何聖界?若法無漏,是名聖界。
云何非聖界?若法有漏,是名非聖界。
5.有漏界、無漏界
云何有漏界?若法有愛,是名有漏界。
云何無漏界?若法無愛,是名無漏界。
6.有愛界、無愛界
云何有愛界?若法有求,是名有愛界。
云何無愛界?若法無求,是名無愛界。
7.有求界、無求界
云何有求界?若法當取,是名有求界。
云何無求界?若法非當取,是名無求界。
8.當取界、非當取界
云何當取界?若法有取,是名當取界。
云何非當取界?若法無取,是名非當取界。
9.有取界、無取界
云何有取界?若法有勝,是名有取界。
云何無取界?若法無勝,是名無取界。
10.有勝界、無勝界
云何有勝界?若法有取,是名有勝界。
云何無勝界?若法無取,是名無勝界。
云何有勝界?若法界有餘界勝妙、過上,是名有勝界。
云何無勝界?若法界無餘界勝妙、過上,是名無勝界。
11.受界、非受界
云何受界?若法內,是名受界。
云何非受界?若法外,是名非受界。
12.內界、外界
云何內界?若法受,是名內界。
云何外界?若法非受,是名外界。
13.有報界、無報界
云何有報界?若法報法,是名有報界。
云何無報界?若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無報界。
14.心界、非心界
云何心界?意入是名心界。
云何非心界?除意入餘法,是名非心界。
15.心相應界、非心相應界
云何心相應界?若法心數,是名心相應界。
云何非心相應界?若法非心數,是名非心相應界。
16.心數界、非心數界
云何心數界?除心餘緣法,是名心數界。
云何非心數界?若法非緣及心,是名非心數界。
17.緣界、非緣界
云何緣界?若法取相及心,是名緣界。
云何非緣界?除心餘非心數法,是名非緣界。
18.共心界、非緣界
云何共心界?若法隨心轉,共心生,共住,共滅,是名共心界。
云何非共心界?若法不隨心轉,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共心界。
19.隨心轉界、不隨心轉界
云何隨心轉界?若法共心生,共住,共滅,是名隨心轉界。
云何不隨心轉界?若法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隨心轉界。
20.業界、非業界
云何業界?身業、口業、意業,是名業界。
云何非業界?除身業、口業、意業餘法,是名非業界。
21.業報界、非業報界
云何業報界?若法愛、若法善報,是名業報界。
云何非業報界?若法報、若非報非報法,是名非業報界。
22.業相應界、非業相應界、非業相應非非業相應界
云何業相應界?若法界思相應,是名業相應界。
云何非業相應界?若法非思相應,是名非業相應界。
云何非業相應非非業相應界?思是名非業相應非非業相應界。
23.共業界、不共業界
云何共業界?若法隨業轉,共業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業界。
云何不共業界?若法不隨業轉,不共業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共業界。
24.隨業轉界、不隨業轉界
云何隨業轉界?若法共業生,共住,共滅,是名隨業轉界。
云何不隨業轉界?若法不共業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不隨業轉界。
25.因界、非因界
云何因界?若法緣、若法非緣有報,若法非緣,除得果餘善報及四大,是名因界。云何非因界?若法非緣無報,不共業得果,是名非因界。
26.有因界、無因界
云何有因界?若法有緒,是名有因界。
云何無因界?若法無緒,是名無因界。
27.有緒界、無緒界
云何有緒界?若法有緣,是名有緒界。
云何無緒界?若法無緣,是名無緒界。
28.有緣界、無緣界
云何有緣界?若法有為,是名有緣界。
云何無緣界?若法無為,是名無緣界。
29.有為界、無為界
云何有為界?若法有緣,是名有為界。
云何無為界?若法無緣,是名無為界。
30.知界、非知界
云何知界?一切法知,如事知見,是名知界。
云何非知界?無非知界。復次,說一切法非知,如事知見,是名非知界。
31.識界、非識界
云何識界?一切法識,意識如事識,是名識界。
云何非識界?無非識界。復次,說一切法非識,意識如事識,是名非識界。
32.解界、非解界
云何解界?一切法解,如事知見,是名解界。
云何非解界?無非解界。復次,說一切法非解,如事知見,是名非解界。
33.了界、非了界
云何了界?一切法了,如事知見,是名了界。
云何非了界?無非了界。復次,說一切法非了,如事知見,是名非了界。
34.斷智知界、非斷智知界
云何斷智知界?若法不善,是名斷智知界。
云何非斷智知界?若法善、若無記,是名非斷智知界。
35.斷界、非斷界
云何斷界?若法不善,是名斷界。
云何非斷界?若法善、若無記,是名非斷界。
36.修界、非修界
云何修界?若法善,是名修界。
云何非修界?若法不善、無記,是名非修界。
37.證界、非證界
云何證界?一切法證,如事知見,是名證界。
云何非證界?無非證界。復次,說一切法非證,如事知見,是名非證界。
38.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
云何有餘涅槃界?如世尊說:云何彼是二涅槃界?何等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云何有餘涅槃?謂此比丘阿羅漢、諸漏盡、所作竟,捨於重擔,逮得己利,是盡有煩惱,正智得解諸陰界入,以宿業緣住故,以心受諸苦樂,有適意、不適意,是名有餘涅槃界。
云何無餘涅槃界?謂比丘五陰滅,未來五陰不復續生,是名無餘涅槃界。
39.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云何善界?若法修是名善界。
云何不善界?若法斷是名不善界。
云何無記界?若法受、若法非報非報法,是名無記界。
40.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云何學界?若法聖、非無學,是名學界。
云何無學界?若法聖、非學,是名無學界。
云何非學非無學界?若法非聖,是名非學非無學界。
41.報界、報法界、非報非報法界
云何報界?若法受、若法善報,是名報界。
云何報法界?若法有報,是名報法界。
云何非報非報法界?若法無記、非我分攝,是名非報非報法界。
42.見斷界、思惟斷界、非見斷非思惟斷界
云何見斷界?若法不善,非思惟斷,是名見斷界。
云何思惟斷界?若法不善,非見斷,是名思惟斷界。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界?若法善、無記,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界。
43.見斷因界、思惟斷因界、非見斷非思惟斷因界
云何見斷因界?若法見斷法報,是名見斷因界。
云何思惟斷因界,若法思惟斷,若法思惟斷法報,是名思惟斷因界。
云何非見斷非思惟斷因界?若法善、若法善法報、若法報非報非報法,是名非見斷非思惟斷因界。
44.卑界、中界、勝界
云何卑界?若法不善,是名卑界。
云何中界?若法無記,是名中界。
云何勝界?若法善,是名勝界。
云何卑界?若法不善、若無記,是名卑界。
云何中界?若法非聖善,是名中界。
云何勝界?若法聖無漏,是名勝界。
45.麁界、細界、微界
云何麁界?若法欲界繫、色界繫,是名麁界。
云何細界?若法空處繫、識處繫、不用處繫、若不繫,是名細界。
云何微界?若法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界。
復次,麁界若法欲界繫、若色界繫、若空處繫、若識處繫、若不用處繫,是名麁界。
復次,細界若法不繫,是名細界。
云何微界?若法非想非非想處繫,是名微界。
46.發界、出界、度界、勤界、持界、出界
云何發界?進若發、正發、生起、觸證,是名發界。
云何出界?進若廣進未度,是名出界。
云何度界?進若廣已度,是名度界。
云何勤界?力勤界,是名勤界。
云何持界?總持持界,是名持界。
云何出界?出出界,是名出界。
復次,勤界,謂勤、精進。何等精進?若身心發、出、度,用心不退轉,勤力正進,是名勤界。
復次,持界,謂念。何等念?如所聞、所習法,持彼法,正持,令住不忘,想念念續,是名持界。
復次,出界,捨一切漏盡、愛滅、涅槃,是名出界。
47.斷界、離欲界、滅界
云何斷界?若比丘樹間空處,如是觀身行惡惡報、今世報、後世報,捨身惡行,修身善行。如是觀口意行惡惡報、今世報、後世報,捨口意惡行,修口意善行,是名斷界。
云何離欲界?愛盡、離欲涅槃,是名離欲界。
云何滅界?愛盡、離滅涅槃,是名滅界。
48.欲界、色界、無色界
云何欲界?從阿鼻大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若色、受、想、行、識分,是名欲界。
云何色界?從梵天至阿迦尼吒天,若色、受、想、行、識分,是名色界。
云何無色界?從空處天至非想非非想處天,若受、想、行、識分,是名無色界。
49.色界、非色界、滅界
云何色界?若法色,是名色界。
云何非色界?除二滅餘非色法界,是名非色界。
云何滅界?二滅智緣滅、非智緣滅,是名滅界。
50. 三出界
云何三出界?如世尊說三出界。何等三出界?謂出欲至色,出色至無色,若所作、所集滅,是謂出。
何謂出欲至色?若緣欲生有漏、燋熱,彼色中無,是謂出欲至色。
何謂出色至無色?若緣色生有漏、燋熱,彼無色中無,是謂出色至無色。
何謂所作、所集滅?若緣行生有漏、燋熱,彼涅槃無,是謂所作所集滅,是謂出。是名三出界。
51. 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界
云何過去界?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界。
云何未來界?若法未生、未出,是名未來界。
云何現在界?若法未滅,是名現在界。
云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界?若法無為,是名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界。
52. 過去境界界、未來境界界、現在境界界、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界
云何過去境界界?思惟過去,若法生,是名過去境界界。
云何未來境界界?思惟未來,若法未生,是名未來境界界。
云何現在境界界?思惟現在法,若法生,是名現在境界界。
云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界?思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若法生,是名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境界界。
53. 欲界繫界、色界繫界、無色界繫界、不繫界
云何欲界繫界?若法欲漏有漏,是名欲界繫界。
云何色界繫界?若法色漏有漏,是名色界繫界。
云何無色界繫界?若法無色漏有漏,是名無色界繫界。
云何不繫界?若法界聖無漏,是名不繫界。
54. 色界、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云何色界?色陰是名色界。
云何受界?受陰是名受界。
云何想界?想陰是名想界。
云何行界?行陰是名行界。
云何識界?識陰是名識界。
55. 五出界
云何五出界?如世尊說五出界。何等五?
1)謂比丘念欲時,心不向欲,不清、不住、不解?念出、心出,心向清住解,心善至、善調、善修心。若於欲出、解、起,緣欲生有漏、燋熱,出、解、離,不受是痛,是名出欲界。
2)復次,比丘念瞋恚時,心不向瞋恚,不清、不住、不解。念不瞋、心不恚,心向清住解,心善至、善調、善修心。若於瞋恚出、解、起,緣瞋恚生有漏、燋熱,出、解、離,不受是痛,是名出瞋恚界。
3)復次,比丘念害、念害時,心不向害,不清、不住、不解。念不害、不害,心向清住解,心善至、善調、善修心。若於害出、解、起,緣害生有漏、燋熱,彼出、解、離,不受是痛,是名出害界。
4)復次,比丘念色時,心不向色,不清、不住、不解。念無色、無色,心向清住解,心善至、善調、善修心。於色出、解、起,緣色生有漏、燋熱,出、解、離,不受是痛,是名出色界。
5)復次,比丘念自身,心不向自身,不清、不住、不解。念自身滅、滅自身,心向清住解,心善至、善調、善修心。若於自身出、解、起,緣自身生有漏、燋熱,出、解、離,不受是痛,是名出自身界。是名五出界。
56. 六出界
云何六出界?如世尊說六出界。
1)如比丘向彼比丘如是說:比丘!我慈解心親近,多修學,作乘作物,謹慎、識、善進,我為瞋恚心所覆。彼比丘責此比丘: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不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慈解心親近,多修學已,作乘作物已,謹慎已,識已,善進已,若瞋恚覆心者,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瞋恚心,善慈解心若修、多學無量。
2)復次,比丘向彼比丘如是說:比丘!我悲解心親近,多修學,作乘作物,謹慎、識、善進,我故為害心所覆。彼比丘責此比丘: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非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悲解心親近,多修學已,作乘作物已,謹慎已,識已,善進已,為害覆心者,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害心,若悲解心若修,多學無量。
3)復次,比丘向彼比丘如是說:我喜解心親近,多修學,作乘作物,謹慎、識、善進,我故為不樂心所覆。彼比丘責此比丘: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非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喜解心親近已,多修學已,作乘作物已,謹慎已,識已,善進已,為不樂心所覆,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不樂心,若喜解心善修,多學無量。
4)復次,比丘向彼比丘如是說:我捨解心親近,多修學,作乘作物,謹慎、識、善進,我故為愛恚心所覆。彼比丘責此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非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捨解心親近已,多修多學已,作乘作物已,謹慎已,識已,善進已,若有愛恚覆心,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愛恚心,若捨解心善修,多學無量。
5)復次,比丘向彼如是說:我無想定心親近,多修學,作乘作物,謹慎、識、善進,我故有念想識。彼比丘責此比丘: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非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無想定心親近已,多修學已,作乘作物已,謹慎已,識已,善進已,若有念想識,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一切想,若無想定心善修,多學無量。
6)復次,比丘向彼比丘如是說:我滅我及我所故,有疑惑箭覆心。彼比丘責此比丘:比丘!莫如是說,莫謗世尊,謗世尊非善,世尊不如是說,比丘!此非悕望處,若滅我及我所故,如有疑惑箭覆心者,無有是處。世尊說:比丘出疑惑箭,若斷我慢。是名六出界。
57.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1)云何地界?二地界:內地界、外地界。
云何內地界?若此身內受堅,骨齒髮毛薄皮膚肌肉筋脈,脾腎肝肺心,胃、大腸、小腸、大腹、小腹。此身及餘內受堅,是名內地界。
云何外地界?若外非受堅,銅、鐵、鉛、錫、白鑞,金銀、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錢性寶貝、珠沙石草木枝葉莖節。及餘外非受堅,是名外地界。如是內地界、外地界,是名地界。
2)云何水界?二水界:內水界、外水界。
云何內水界?若此身內受,水涎癊膽汗肪髓腦脂[*]涕唾膿血小便,及餘此身內受水潤等,是名內水界。
云何外水界?若外水界非受,蘇油蜜、石蜜、黑石蜜,乳酪、酪漿、醪酒,甘蔗酒、蜜酒,及餘外水非受,是名外水界。如是內外、水界,是名水界。
3)云何火界?二火界:內火界、外火界。
云何內火界?若此身內受火熱,若熱能令熱,令身熱,令內燋。若服食飲等消,及餘此身內受火,是名內火界。
云何外火界?若外火非受熱,若火熱、日熱、珠熱,舍熱、牆熱、山熱,穀氣熱、草熱、木熱,牛糞熱及餘外火熱非受,是名外火界。如是內火界、外火界,是名火界。
4)云何風界?二風界:內風界、外風界。
云何內風界?若此身內受風,上風、下風,依節間風、攣躄風、骨節遊風、出息入息風,及餘內受風,是名內風界。
云何外風界?若外風非受,若東西風、南北風,雜塵風、不雜塵風,冷風、熱風,黑風、毘嵐風、動地風,及餘外風非受,是名外風界。如是內風、外風,是名風界。
5)云何空界?二空界:內空界、外空界。
云何內空界?若此身內受空,非四大所覆,若耳鼻孔口門,若食飲所由處,若食飲住處,若食飲出處及餘此身內受空,非四大所覆,是名內空界。
云何外空界?若外空非受,非四大所覆,若丘井瓶甕坎谷,及餘外空非受,非四大所覆,是名外空界。如是內空界、外空界,是名空界。
6)云何識界?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識界。
58. 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1)云何樂界?眼觸樂受,耳、鼻、舌、身觸樂受樂根,是名樂界。
2)云何苦界?眼觸苦受,耳、鼻、舌、身觸苦受苦根,是名苦界。
3)云何喜界?若心樂受喜根,是名喜界。
4)云何憂界?若心苦受憂根,是名憂界。
5)云何捨界?身心非苦非樂受,謂眼觸非苦非樂受,耳、鼻、舌、身觸非苦非樂受捨根,是名捨界。
6)云何無明界?癡不善根,是名無明界。
59. 欲界、恚界、害界、出界、不恚界、不害界
1)
a.云何欲界?欲欲界,是名欲界。
2)云何恚界?恚恚界,是名恚界。
3)云何害界?害害界,是名害界。
4)云何欲界?若欲欲、欲膩、欲愛、欲喜、欲支、欲定、欲肯、欲渴、欲燋、欲網,是名欲界。
5)云何恚界?若欺惱眾生,侵陵悕望,非斷命根,是名恚界。
6)云何害界?若欺害眾生,悕望侵陵,斷命根,是名害界。
7)云何欲界?五欲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眼識色[5]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耳鼻舌身識觸愛喜適意愛色欲染相續。若他欲他封邑他婦女他物令我得。若貪重貪究竟貪相應悕望愛欲染重欲染究竟欲染。及餘可貪法。若貪重貪究竟貪悕望愛欲染重欲染究竟欲染。是名欲界。
云何恚界。若少眾生。若多眾生。傷害此眾生。繫縛令得種種苦。若恚重恚究竟恚相應忿怒憎惡惱心[6]佷戾不慈不愍不利益。是名恚界。
云何害界?若惱眾生。以手拳瓦石刀仗。及餘諸惱。如是欺害眾生侵惱悕望斷命。是名害界。
4)云何出界?除慈悲餘善出法,是名出界。
5)云何不恚界?慈是名不恚界。
6)云何不害界?悲是名不害界。
60. 光界、淨界、色界、空處界、識處界、不用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
1)云何光界?色光、慧光。
云何色光?火光、日光、月光、珠光、星宿光、佛光、眾生光,及餘四大所造光明照明,是名色光。
云何慧光?三慧:思慧、聞慧、修慧,是名慧光。如是色光、慧光,是名光界。
2)云何淨界?淨解脫及餘淨色能淨色,適意見無厭,是名淨界。
3)云何色界?色入、色陰,是名色界。
4)云何空處界?二空處界,或有為空處界,或無為空處界。
云何有為空處界?空處定、空處生。
云何空處定?若比丘離一切色想,滅瞋恚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無邊空處。
云何空處生?若親近此定,多修學故,空處天四種我分攝受想行識,是名空處生。如是空處定、如是空處生,是名有為空處界。
云何無為空處界?若以智斷,空處界若斷,是名空處。
5-7)無為識處界、不用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亦如是。
61. 十八界
云何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十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