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聞所成地-2.內明處-2.4.佛教所應知處相-2.4.4.四法(39門)


2.4.4.四法(39)
已說三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四種。
1)念住差別---四念住
謂有四法,能攝一切所知及智。謂身及聞思修增上念住以為依止,緣身境慧。如身及緣身境慧,當知受、心、法,及緣受、心、法境慧亦爾。復有差別,謂四種縛。一、執取縛;二、領受縛;三、了別縛;四、執著縛。當知心於身,由執取縛所縛。於受,由內領受縛所縛。於色等境界相,由了別縛所縛。即於所說身等,由貪瞋等大小煩惱執著縛所縛。對治如是四種縛故,立四念住。
[]已經說過三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四種。就是有四法,能攝一切所應該知道的事及智。第一,身是所知境,及聞、思、修所成慧是以增上念住為依止,為住處。所謂增上念住,就是有強大的念不忘所緣,心就能安住。由念的力量,令所緣境顯現出來,而成就定,定為智慧的依止處,用聞思修的智慧觀察身體這個所緣境。如同身及緣身境慧,應當知道受、心、法及緣受、心、法為境的慧也如此。四念住還有不同的意思,有四種繫縛,所以要修四念住。哪四種繫縛?一、執取縛;二、領受縛;三、了別縛;四、執著縛。應當知道心對於身體,是由執取、愛著這種繫縛所縛。對於三種受,是由內心領受境界這種繫縛所縛。對於色等境界的所緣相,由能了別一切法這種繫縛所縛。就是對於所說身等一切法,是由貪瞋等根本煩惱、隨煩惱、執著這種繫縛所縛。因為對治這樣的四種縛的緣故,建立四念住。
《披尋記》四九九頁:
復有差別謂四種縛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顛倒,名四種縛。謂不淨計淨,是執取縛。於苦計樂,是領受縛。無常計常,是了別縛。無我計我,是執著縛。由為對治四顛倒故,立四念住;此說四縛,其義亦同。於所知境不隨所欲得如實知,是縛義故。

2)正勤差別---四正勤
又有四種,欲、勤為先,觀察過患及與對治以為依止,能斷現行諸不善法,及斷彼繫,能得善法,及能增長。
[]又有四種法,先要有出離的願望、精進不懈怠這兩個條件,觀察煩惱的過患及與對治以為依止。第一,能斷現行的種種不善法,就是已生的惡法令它不生。第二,斷彼不善法的種子,就是未生的惡法令它不生。第三,能得善法,就是未生的善法令它生起。第四,及能增長,已生的善法,令它增長廣大。譬如在靜坐的時候,生起現行的昏沈、掉舉不善法,要破除掉舉、昏沈諸不善法、一切煩惱的種子。內心不昏沈、不掉舉,能得止觀善法,及能令止觀增長。

3)神足差別---四神足
又有四種,為欲住心,為得勝定,修方便者,心住如意能生長門。一、樂出離欲;二、受持讀誦,悔過精進;三、能取賢善定相之心;四、住空閑處觀察諸法。
[]又,為了想要令心安住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為了想要得到殊勝的四禪八定,所以有四種修習方法,這四方法是能令內心安住、如意神通生長的門。第一,樂於從欲出離,就是有想要得定的意願。第二,受持、讀誦,是學習得定的方法,懺悔是破除得定的障礙。第三,心能取青瘀等賢善定相。第四,住在空閒寂靜的地方,觀察、思惟諸法的苦等諦。
cf.三摩呬多地:云何賢善定相?謂所思惟青瘀等相,為欲對治欲貪等故。何故此相說名賢善?諸煩惱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欲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緣,故名賢善。
三摩呬多地: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4)定心差別---四禪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又有四種,內心得定,內心住於一境,哪四種?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尋伺有兩種:一種是欲界眾生,有欲、恚、害尋伺。想要得禪定,就要修學另外的三種清淨的尋伺,出離、無恚、無害尋伺,有尋有伺就是有這三種尋伺。因為捨棄欲界的欲、恚、害尋伺,成就初禪,所以有喜,心安住在初禪。還有輕安樂、心一境性,初禪有這五支。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進一步,喝斥尋伺的過失,不寂靜,成就二禪。因為捨棄尋伺,所以是無尋無伺。成就二禪,捨棄尋伺,所以有喜,心安住在二禪。二禪具足四個支:無尋無伺就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進一步,不歡喜二禪裏面的喜,喜也是浮動,所以用捨、念、正知,來除破喜。 所以三禪有這五個:捨、念、正知、樂、心一境性。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進一步,不歡喜三禪裏面的樂,捨棄樂,憶念不忘無樂的狀況。為何稱為清淨?因為消除苦、樂、憂、喜,入、出息,尋、伺這八種,所以叫做清淨,超越一切的苦樂,心住一境。四禪具足四個支:捨、念、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

5)所知真實差別---四諦
又有四種所知真實。染污、清淨二品別故,建立四種,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能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一、染污品果真實;二、彼品因真實;三、清淨品果真實;四、彼品因真實。
[]又有四種所應該知道的真實道理,就是苦、集、滅、道這四諦。為何要建立四諦?因為苦、集是染污的二品,滅、道是清淨的二品;苦、集是世間,滅、道是出世間,所以建立四諦的不同。建立四諦有何目的?若是以聞思慧能了知四聖諦,以修慧善了知四聖諦,能斷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得初果。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得二、三、四果。哪四種?一、染污品類的果報,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果報真實是苦。二、彼苦惱的果報的因是見、愛煩惱,這是真實不虛。三、清淨品類的的果報,就是出世間滅諦,真實是清淨。四、彼清淨品的果報的因是三十七道品的聖道,這是真實不虛。

6)由想為先戲論縛別---四戲論縛
又有四種想為先戲論縛。一、於小欲中想為先,戲論縛;二、於大色中想為先,戲論縛;三、於無量空識無邊處想為先,戲論縛;四、於無所有處想為先,戲論縛。
[]戲論,就是不與聖道相應,所以思惟、語言都是沒有意義,都是戲論。有四種戲論,首先是內心取著種種像,才會有種種的思惟、種種的語言等戲論,來繫縛眾生。哪四種?一、在範圍狹小的欲界中,首先取種種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二、在範圍廣大的色界中,首先取種種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三、在無量空、識無邊處天中,首先取無量空、識為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四、在無所有處天中,首先以無所有為想,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

7)於恚害等能治差別---四無量
又有四法,於諸有情對治恚、害、不樂、欲貪。善修習時,能生大福,能趣離欲。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又有四種法,對於諸有情來說,能對治恚、害、不樂、欲貪,能消除這四種煩惱。若是諸有情能善巧地修習四無量的時候,能生起廣大的福德,能趣向離欲。哪四法?一、慈,在禪定裏面,或者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前三個定,對無苦無樂的眾生,希望他們快樂,以對治自己內心的恚。二、悲,就是對有苦惱的眾生,希望他們沒有苦惱,以對治自己內心的害。三、喜,就是對有樂的眾生,生歡喜心,以對治自己不樂、嫉妒心。四、捨,眾生若是有快樂的時候就生貪心,有苦惱的時候生瞋心,不苦不惱的時候就是愚癡。行者,在禪定裏面思惟,希望眾生捨棄貪、瞋、愚癡。

8)超過色界諸處差別---四無色界定
又有四法,超過色界,令成遠分。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又有四法,能超過色界,令成遠分。哪四法呢?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9)為斷四愛任持差別---四聖種
又有四種,為令解脫速得圓滿勤修行者,聖解脫欲勝任持法,為斷四愛增上力故。謂為衣服、飲食、臥具,少有所求。無作、無亂,時無虛度,勤修方便,心離散亂。樂斷煩惱,樂修正道。
[]又,為了令涅槃的解脫,能很迅速得到圓滿,而精勤地修行的人,有四種法,對於聖人解脫的希求,能夠維持不退。為了斷四種愛,這四法是有強大的力量。哪四法呢?前三種,對衣服、飲食、臥具略有所求的時候,不為衣服、飲食、臥具而採取行動,叫做無作。沒有求到衣服、飲食、臥具,心裏不煩惱;求到很好的衣服、飲食、臥具,心裏也不愛著,叫做無亂。不為衣服、飲食、臥具,空過光陰,要精進的修學聖道。心離散亂,心裏面不要去攀緣,以取得衣服、飲食、臥具。第四種,為斷有無有愛,而樂於斷除見、愛煩惱,樂於修習止觀正道。此稱為四種能生眾聖之種子,就是衣服、飲食、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對於所得衣、食、住喜悅、滿足,與斷煩惱、修聖道的欣悅,此四種能引生聖果,故稱為聖種。

10)修習道果煩惱差別
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諸煩惱斷。一、見所斷煩惱斷;二、修所斷下分結上中品斷;三、即此無餘斷;四、上分結無餘斷。
[]又,修習聖道,得聖果時,煩惱斷除,有四種差別。哪四種呢?一、見道的時候,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得初果,斷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二、修道所斷的煩惱,是欲界這一部分的結。下分結有五個,就是身見、戒取、疑、貪、瞋,這五下分結。見所斷煩惱,已斷身見、戒取、疑。貪、瞋這兩個煩惱分三品,有上品、中品、下品,而上品裏邊有上、中、下,中品裏有上、中、下,下品裏也有上、中、下,加起來就是九品,所以欲界還有九品的思惑。斷下分結上中品斷,就是上品、中品,各有上、中、下,所以有六品斷,就是二果。若六品未斷完,就是
二果向。三、就是此欲界還剩餘的的下品這三品,完全息滅,就是三果。四、色界、無色界這一部分的結,就是上分結,有五種: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斷五上分結,就是阿羅漢果。上面是依照四禪、四空定,斷五上分結。若是依照未到地定,斷五上分結,就是慧解脫阿羅漢。

11)證預流支清淨差別---四證淨
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如是三種,名心清淨。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
[]復有四種,是體證預流果的支分,能令觀行者,對於佛說的聖教,決定不可動搖。成就這四種證預流支的時候,一定是在人天趣中,不會退失人天趣。哪四種?一、對於佛這位偉大導師的功德境界,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二、如同對於佛的境界,有無動心淨。應該知道,對於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三、其餘為體證涅槃法,而修習能證悟涅槃的無我行這些同梵行者,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這樣三種名為心清淨。第四,這一種名為色清淨,因為屬於聖人所歡喜的戒,有色清淨的功德,就是持戒清淨的功德。前面的佛、法、僧,能令行者對於佛聖教無有動搖,信心非常的堅定。最後一種是戒,持戒清淨,所以就決定在人天裏面活動,而不會跑到三惡道,所以無有動搖。這四個是已經得須陀洹果有這四種差別、四種功德。

12)證預流支方便差別---四預流支
又有四種證預流支。一、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二、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三、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四、成辦所修。
[]又有四種,是體證預流果的支分,是在因地上說,有這樣的因就會得須陀洹果。哪四種?一、親近善知識。於講說佛法的軌範法師,及教授和尚,能夠稟承他的意旨去做事,能夠沒有違犯於他,沒有觸惱他,這是親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聽善知識對大眾說法及個別教授法的時候,不要顛倒他的意思。三、如理作意。對所聽聞的佛法,還要進一步專精思惟,能夠通達無礙、無疑。四、法隨法行。由止觀的努力修行,成辦所修行的目標。

13)攝一切智智類差別---四智
又有四智,攝一切智。一、唯無漏,於諸法中能現見智;二、一向無漏,於諸法中非現見智;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四、通有漏無漏,他心差別智。
[]又有四種智慧,能統攝一切的智慧。哪四種?一、唯獨是無漏,沒有煩惱,對於欲界的五蘊諸法中,能現見無我的智慧,就是法智。二、一向是無漏,對於色界、無色界的五蘊諸法中,不是現見的智慧,而是類智、比智。三、一向是有漏,因為世間人沒有修學戒定慧,所以一向都是有煩惱。或是用善法所引發出來的世俗智,或是惡法所引的世俗智;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這是無記性。四、通於聖人或者不是聖人,就是通達他人的心裏活動。

14)能盡諸漏真實智別---四諦
又有四種,於轉還品真實能取智,能盡諸漏。一、轉品果真實智;二、轉品因真實智;三、還品果真實智;四、還品因真實智。
[]又,在生死流轉這類,與還歸諸法寂滅相這類,真實的能認識轉品、還品的真實相的智慧有四種,這四種能滅除一切的煩惱。哪四種呢?一、轉品果真實智,對流轉生死的果這一類的情況,真實能夠明瞭,這是苦諦。二、轉品因真實智,對流轉生死的因,通達轉品因的真實智慧,這是集諦。三、還品果真實智,對離一切相的寂滅相。通達寂滅相的智慧,這是滅諦。四、還品因真實智,還歸寂滅是由修學戒定慧,才能夠達到寂滅相,對清淨的因,能真實的通達,這是道諦。

15)能斷煩惱正方便別---四正方便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一、相續殷重作用精進;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毘缽舍那。
[]又有四種方法,能使令相信佛法的人,為了斷除內心的煩惱,採取正確的行動。哪四種正確的方法呢?一、相續不間斷,殷重專一不虛偽,從內心發出精進。二、正知和正念。正知,就是能夠有智慧認識這是正確的修行,這是錯誤的。若身口意有點錯誤,趕快地調轉過來,這是正知。行念,就是心在活動的時候要能明記不忘,或是由正知的作用,不要忘掉,或是失掉正念,正知要警覺,把正念收回來。三、奢摩他,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不動,不散亂也不昏沈。譬如說用息為所緣境,或者以心為所緣境,或者是五蘊都可以作所緣境,或者以諸法寂滅相為所緣境等等。四、毗缽舍那,就是觀察諸法真實相。

16)通達法等所依差別---四居處
又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所依足跡。謂為得聖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缺諸煩惱及缺諸事,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如所得道轉更修習。
[]又,有四種法,能通達諸法寂滅相,能滅盡、能超越煩惱的境界。能通達法,就是見到真理,能盡上漏,就是斷惑,斷惑證真。這四種法就是通達法、盡上漏所依止的地方,是過去佛菩薩走過所留下的足跡,也是我們學習所根據的地方。哪四種法呢?第一,為了得到聖道,修學有漏的戒定慧。第二,已見到真理,得聖道之後,煩惱缺了,就是見煩惱、分別我執沒有。及缺諸事,諸事也不具足。諸事是什麼呢?三惡道的這些事沒有,不會再到三惡道,不會因為有罪業使令到三惡道。第三,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得初果以後,煩惱沒有完全斷,努力的修行,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到四果,把所有的煩惱都消滅。第四,如你所得的聖道,繼續地再修習、再修行。這四種在《顯揚聖教論》,叫做四居處,慧居處、諦居處、捨居處、寂靜居處。無漏智慧的依止處,要依止有漏慧,就是在凡夫的時候修學戒定慧。依止初果,可以達到圓滿的地方,所以叫做諦居處。捨居處,就是把所有的煩惱都棄捨。寂靜居處,究竟圓滿,內心不動搖。

17)展轉相應無色蘊別
又有四法,展轉相應,有行有緣和合而轉,同一緣轉。謂受、想、行、識。
[]又,有四法,是展轉相應,互相不衝突、和合。受、想、行、識這四種法,有各自的活動相貌、有共同的所緣境,互相和合而活動。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就是受、想、行、識這四法。

18)令樂聖教諸護差別---四種護
又有四護,能令已入佛聖教者愛樂聖教。一者、命護;二者、力護;三者、心煩惱護;四者、正方便護。
[]又有四種保護,能令已經相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法有歡喜心。哪四法呢?一、命護。二、力護。三、心煩惱護。四、正方便護。
《披尋記》五○三頁:
又有四護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種護: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名四所依。於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為當存養,如法受用,是名力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
[]又有四護等者:根據四種所依的事情成立四種護。四種所依是什麼呢?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這四種是我們生命存在所依賴的條件,是供給這個生命存在的日常需要生活的用品。什麼是命護?對於這個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以合法、不違犯佛法的戒律追求,不依不合道理的事情,不符合因果的方法,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就叫做命護,用清淨的思想行動來保護自己的生命。什麼是力護?為了生命的生存,如法受用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要適量合乎中道,就叫做力護,如法受用來保護自己的體力。什麼是心煩惱護?生起惡的尋思,應該盡速地消除,這叫做保護自己的心。什麼是正方便護?能夠堪忍種種苦,精進沒有懈怠,修行止觀,以止觀為方便來保護自己。

19)能得正見所依處別
又有四種,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由前三種,行時清淨;由後一種,住時清淨。謂守根門者,於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正智而行。住遠離者,心無染污、專注一緣。
[]又有四種,是能獲得正知正見、沒有錯誤行為的依止處。這四種法,前三種法是行時清淨,後一種,住時清淨。哪四種?第一,守護根門,根觸對諸外境界的時候,若是如意的境界,不要生貪心,不要順於這貪的境界;若是不如意的境界,不要生瞋心,不要違背於這瞋的境界。第二,為何能不順不違?因為守護根門的時候,不忘失法有強大的力量,所以能不順也不違。第三,正知而行,現在這一念心是清淨、是污染呢?要知道,若心不對,馬上要恢復清淨。第四,安住於遠離的時候,內心沒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煩惱的染污,專注於所緣不改變。

20)明及解脫能證行別
又由四行,當知能證明及解脫。由念、眼、慧,能證於明;又由身故,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又由於四種修行的不同,應當知道能體證三種明及兩種解脫。哪四行?由念、眼、慧的修行,就能夠成就三種明。又由於身體的緣故,有利根、有鈍根的不同,利根能證不動解脫的阿羅漢果,鈍根證時解脫阿羅漢果。時解脫,就是各種因緣都俱備的時候,才能得,就是根性鈍,要待緣。
《披尋記》五○四頁:
由念眼慧能證於明等者:宿住智通,是名為念;死生智通,是名為眼;漏盡智通,是名為慧。如其次第,能治前際、後際、中際愚故,是故說言能證於明。即三種中所謂三明,俱在無學身中起故。又諸無學住最後有餘依未盡,是名為身。由住於此能般涅槃,而有鈍根及利根別,是故說言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由念眼慧能證於明等者:對過去生命的情況,有智慧能夠明了就是宿命通,這就叫做念。得到色界四禪以後,憶念過去的事情,就能得到宿命通。死亡後,生到什麼地方去,天眼通能看見,是名為眼,在色界四禪裏面憶念光明,就得到天眼通,能知道未來的事情。以無我、我所的智慧,能夠消滅見、愛煩惱,這叫做慧。如前面的文所說的次第,先說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能夠對治對過去世的糊塗,對未來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眼等接觸到一切情況的時候,明了而不迷惑,能成就三明。六種通裏面這三種才說為明,因為這三明都是有神通的阿羅漢裏面發動起來,是修學所成就。阿羅漢的愛、見煩惱都消除,所以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這個身體,因壽命沒有到,還繼續生存,是名為身。由於安住於此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身體,所以能般涅槃。雖然阿羅漢能入涅槃,但是有鈍根、有利根的不同。若能證不動解脫的阿羅漢,就是利根的阿羅漢;若時解脫阿羅漢,就是鈍根。

21)諸造色生依止差別---四大
復有四法,能為廣大種種差別諸所造色生起依止。一者、堅性;二者、濕性;三者、煖性;四者、輕等動性。
[]復有四法,能作為廣大、種種不同的所造色生起的依止。這些物質是這四法所創造成,這個所造的物質的現起,要依止這四種法才能夠現起。哪四種?一、堅性,就是地大,有堅固的一種體性。二、濕性,就是水大。三、煖性,就是溫暖、熱。四、輕等動性,就是風,能動。

22)任持有情及攝益別---四食
又有四法,能持已生諸有情類,令得久住及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當廣分別。
[]又有四法,能夠保持已經出現的諸有情類,使令繼續的存在,及能攝取、增長那些心有所求的人,攝事分中當詳細分別。令得久住,這是現在。能攝益尋求有者,這是未來後有。哪四法?段食、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
《披尋記》五○五頁:
又有四法至當廣分別者:此說四食應知,謂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又令有情追求後有、愛樂後有,於其後有未能斷者能攝後有、遍攝後有、隨攝後有,名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別顯其相應知。(陵本九十四卷十七頁)
[]遍攝後有,就是說引業是普遍的,若是普遍的一切後有,完全是由引業才能創造的。隨攝後有,就是說滿業是順著引業成就將來的生命,使令引業得來的果報,再莊嚴一下,圓滿一下。

23)於生死中諸識住別---四識住
又有四種,於生死中,諸識流轉所依足跡。謂於諸色見已趣向,由貪愛故,取為所緣,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於諸色,於受、想、行,當知亦爾。
[]又有四種,在生死輪迴中,眼識等六識活動的時候,依於這四種,現出種種的行相、差別。就像人在泥土路走路的時候,走一步就有一個痕跡,同樣的,心一動就有痕跡,有行相。對於各式各樣的色,心一接觸,就趣向那裡,因為有貪愛的緣故,取色為所緣境界,取眼為所依境界,識和所依、所緣境界是同時在一起活動。如同在諸色是這樣,在受、想、行當知也如此。
《披尋記》五○五頁:
又有四種至當知亦爾者:當知此說色、受、想、行四種識住,如經中說:識隨色住,緣色為境,依色而住。此中三句如次配釋:由識隨色住,故於諸色見已趣向;由緣色為境,故彼貪愛取為所緣;由依色而住,故有內身外境諸麤重苦之所隨逐,是名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是於受、想、行亦有三別,故言亦爾。

24)有顧戀等諸愛差別---四愛
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悕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悕求愛。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悕求愛。如是略有四種悕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
[]又,若是諸苾芻顧戀、愛著現在這個生命體的生命為依止的緣故,對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出悕求衣服、悕求飲食、悕求臥具的愛。若是愛著將來的生命為依止的緣故,對後有,生希求愛。因為對涅槃不明白的緣故,希望死了以後,再不要有色受想行識。這樣就是略有四個愛,衣服希求愛,飲食希求愛,臥具希求愛,有無有的希求愛。
《披尋記》五○五頁:
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謂有一類愚於現在已得自體,於六觸處為緣生受便起味著,由味著故希求當來,如是類受此說有愛,應如是知。
愚於涅槃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若復以其苦受為緣生無有愛,厭離俱行,非理所引,厭離相應;依止此愛,不正方便,求無有時,即便發起出離惡見、定期惡見,及此二種所依惡見,此無有愛應如是知。
[]若是此人有很嚴重的痛苦的時候,由這個因緣生起:這個身體若沒有,這個苦就沒有。所以願意這個身體沒有。內心和厭離在一塊活動,但,這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引出來的厭離相應。有什麼不對呢?因為依止此無有愛,會有不合道理的行動,就想要自殺,希望這個身體不要有,將這個身體破壞。認為沒有身體的時候,就從這個苦惱的境界出離,這是一個惡見。決定要自殺破壞這個身體,這也是惡見。此二種所依惡見,就是無有愛,應如是知。

25)能令現行作不應作
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現行造作所不應作。謂隨順可愛事;違逆不可愛事;怖畏強敵其心顛倒;愚於現法及後法果。
[]又有四法,能令眾生顯現行動去造作不應該作的事情。哪四法呢?一、隨順於可愛的事情,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貪心去作事情。二、違逆於不可愛事,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瞋心去作事情。三、怖畏強大的敵人,也會作錯事情,因為用怖畏心去作事情。四、不明白現在的果報、現在的因緣,及將來的果報,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癡心去作事情。

26)能斷疑等記論差別---四種記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能斷所疑,能悟未悟,又能任持勝決擇力。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於不如理,應當置記。於此問中,云何名記?謂記彼問言:佛世尊於斯不記。
[]又,對於所提的問題,分別解釋回答,有四種不同回答,能斷除所疑惑的事情,能夠覺悟沒覺悟的道理,又能保持分析觀察諸法的智慧。哪四種?一、對於諸法實相這一方面問題,應該很肯定的解釋。二、對於諸有情業果異熟這一方面問題,應該分別的解釋、回答。有情的業力能得果,但是果報是不是會出現,應該分別的說。若是得初果,三惡道的業力就不動。若得三果,欲界的果報就停下。若得四果,三界的生死果報都停下。若沒得聖道的人,做善就有善報,做惡就有惡報。三、對於問題的
中心點,沒有說明白,應該反問,再加以回答,不要直接就回答。四、對於不合道理的問題,就不要回答。在這提問中,不回答,如何名為回答?就是回答他的問題,可以這樣回答:佛對於這個問題是不回答。
《披尋記》五○六頁:
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如有問者,問死生殊、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是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餘;是謂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是謂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是謂於不如理應當置記。如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如是於餘一切隨應當知,《俱舍論》中廣說其事。(《俱舍論》十九卷十七頁)
[]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譬如有人提問,死生的種種差別?我和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呢?回答這個問題有四種不同。若作這樣問:一切有情皆當死否?肯定的回答:一切有情皆定當死。這就是對於法實相,應該一向記。若作這樣問:一切死者皆當生
不?應該分別的解釋。有煩惱的人,死了以後,還要再生,沒有煩惱的人,就不生。這是對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這樣問:這個人是殊勝、是卑劣的呢?應該反問:你說人是勝、是劣,用誰去對比呢?若是說和天來對比的話,應該說人是不如天,人是劣。如果說是和三惡道來對比的話,應記人是殊勝。這是對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這樣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該不要回答。為什麼呢?如果此人在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個真實體性的我。如果這樣子執著,而問:我於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不要回答,因為沒有真實的我,怎麼能說那個我是一異呢?如石女的兒,是白色的呢?是黑色的呢?這樣的體性也不能回答。因為石女是不生孩子,所以根本沒有兒,怎麼能說兒是白是黑呢?這是對於不如理問,應當置記。如同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一切的問題隨其所應有這四種不同,在《俱舍論》中廣說其事。

27)惠捨清淨不清淨別---四種惠捨
又有四種惠捨,或清淨或不清淨。三種清淨,謂唯自身戒見具足,或復唯他戒見具足,或自及他戒見具足。一不清淨,謂自及他戒見二種俱不具足。其清淨者,當生善趣,資產豐饒。不清淨者,當生惡趣,資產無匱。
[]又有四種布施,有的是清淨,有的是不清淨。這四種中,有三種布施是清淨,一、就是自己本身持戒清淨、正知正見,這兩種功德都具足,但是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他沒有具足這二種功德。二、或者說你本身戒見都不具足,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戒見都具足。三、或者是自己,或者是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兩方面都是戒見具足。
四、不清淨,自己和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戒也不具足,見也不具足。本身戒清淨、見也清淨,能布施,將來會往生善趣,或者人間,或者是天上,資產特別的豐富。若是戒不清淨,見也不清淨,也能布施,將來會往生惡趣,也有很多的財富,不缺少。

28)能攝大眾方便差別---四攝
又有四種攝眾方便,能正攝化一切大眾。一、饒益方便;二、攝受方便;三、引導方便;四、修治方便。
[]又有四種引導眾生來到佛法的前方便,這四種方便能夠正確的引導眾生,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哪四種呢?一、饒益方便,就是布施,布施給他很多的利益。二、攝受方便,就是說可愛的語言,有三種:第一個是慰喻語,在你有苦難的時候,安慰你,叫慰喻語。第二個是慶悅語,在你有吉祥、榮耀的時候,慶賀你。第三種語言是勝益語,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道的語言,是最殊勝的利益,不是一般的利益所能及。三、引導方便,引導眾生在行為上改變,從不善處引導他到善處。四、修治方便,就是修學戒定慧,斷除一切煩惱。

29)業生有情依止差別---四生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於彼彼趣生依止門。一、由業及卵殼;二、由業及胎膜;三、由業及潤污;四、唯由業。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三惡道受生,得到生命體的方式是不一樣。哪四種?一、由於業及卵生。二、由於業及胎生。三、由於業及濕生。四、唯由業,就是化生,諸天及地獄唯獨是化生。

30)受生有情死緣差別--- 四死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一者、由自故死,謂於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由他故死,謂於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三、俱由故死,謂在欲界所餘有情。四、俱不由故死,謂色、無色界,有頂為後所有有情。
[]又各各地方受生的有情有四種死。哪四種?一、由自己傷害自己的緣故而死亡,就是戲忘天,此天眾因為耽著於戲樂,而忘失正念,所以從彼處退沒。另一種是意忿天,彼天人互相怒目相視,所以從彼處退沒。二、由其他的原因使令他死,在胚胎,第二個七是頞部曇、第三個是七閉尸、第四七是鍵南、第五個七是缽羅奢佉的階段,在母腹中的有情,自己沒有能力來傷害自己,由另外的力量使令他死亡。三、或者也有自、也有他,這兩種原因會死掉,就是除掉在母腹這一部分,其他的有情有能力自殺而死,也可為其他的力量傷害、死掉。四、也不是由自死,也不會有其他的力量使令他死,就是色界的有情、無色界的有情,有頂的非非想天,是最後的有情。

31)苦遲通等清淨差別---四清淨道
復有四清淨道。一、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二、功用根圓滿,非喜樂圓滿;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復有四種得清淨聖位的道路,哪四種?一、不是很努力的用功,來栽培自己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栽培得不圓滿,也沒有得到禪定的喜樂,僅有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喜樂,不是圓滿。所以這類人是鈍根人,又沒有得禪定,但是得聖道,所以稱為清淨。二、很努力的用功,來栽培自己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栽培得很圓滿,定的喜樂不是圓滿。三、定的喜樂圓滿,然而不是很努力栽培自己的善根,栽培得不圓滿。四、定的喜樂圓滿,努力栽培自己的善根,栽培得很圓滿。
《披尋記》五○八頁:
復有四清淨道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通行,名為四清淨道:一、苦遲通行,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二、苦速通行,由利根故,說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三、樂遲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故,說喜樂圓滿;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四、樂速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及利根故,說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32)背惡說等清淨道別---四清淨道
又有四清淨道。一、背惡說法及毘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毘奈耶;三、資糧道;四、清淨道。此中最初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第二,謂如有一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愛樂忍可。又能堪忍寒熱等苦。第三,謂淨尸羅、守根門等,諸善資糧所攝正法。第四,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
[]又有四種得清淨聖位的道路,哪四種?一、背棄不合道理的說法與戒律。二、親近合乎道理的說法與戒律。三、資糧道。四、清淨道。此中最初的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什麼意思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於這外道的知見、思想,及由知見所引發沒有功德的苦惱深切行為中,對這兩類的事情,內心不歡喜,也不接受、不同意。第二,譬如有一類人,對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內心歡喜,也能接受,又能堪忍寒熱等苦。蘊善巧,對於五蘊,通達是無我、無我所。界善巧,通達六界或者是十八界,是無我、無我所。處善巧,通達十二處是無我、無我所。緣起善巧,通達十二因緣是無我、無我所。處非處善巧,通達因果緣起的道理。第三,修學聖道前的準備階段,就是資糧。哪些?就是持戒清淨,守護根門、寐寤瑜伽,乃至飲食知量。這些好的,能做聖道前方便的這些資糧,屬於這一類的都是正法。第四,開始修行,修行什麼呢?就是修止、修觀。修止、修觀有什麼好處呢?能將所有的貪瞋癡煩惱斷除,斷除之後,現法樂住。

33)學增上心方便差別---四增上心方便
又有四種學增上心方便。謂未離欲者,為得不還果。或不還果,依未至定求現法樂住。又為令他斷諸惡法,及往善趣。又為自己斷諸煩惱,得勝決擇。
[]又有四種人學習增上心的方便。增上心,就是定,若是得到禪定,心的力量是特別大。方便在這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方法,一個是行動。有四種人學習色界四禪的方便。哪四種人呢?第一種人,已得初果、二果的聖人,有欲的煩惱,為了得不還果,修習色界四禪。第二種人,已經成就三果的聖人,依於所成就的未至定,希求現在的生命體,安樂而住於色界定,修習色界四禪。第三種人,修行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為了使令其他的人能夠斷惡修善,因為修禪定得神通,能令眾生生起信心。第四種人,修禪定,為了自己能夠息滅內心的貪心、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得到殊勝的智慧。因為得到色界四禪之後,依止這個定發出來的智慧,斷煩惱容易。

34)轉還所攝業相差別
又有二業四相差別,謂轉所攝業差別有三,還所攝業,總立一種。當知初業,一向能感不可愛果惡趣異熟。第二業,一向能感可愛樂果色無色界異熟。第三業,能感愛非愛果欲界天人異熟。第四業,能斷前三業。
[]又有二種業,合起來有四個相貌的不同。屬於轉動這種功能的業力差別有三種相貌。屬於還滅的無漏業有一種相貌。哪四種?第一種業,當知最初的業,就是一向決定能夠招感不可愛樂的果報,就是惡趣的果報。第二種業,一向決定能夠招感可愛樂的果報,就是色、無色界的果報。第三種業,能感可愛的與不可愛的果報,就是欲界的天或人的果報。罪業、不動業、福業這三種業,各得這三種果報。第四種業,修學戒定慧,能斷前三業,得到更殊勝的果報。

35)有情類增上勤務差別
又有四種諸有情類增上勤務。一、樂而非利益;二、利益而非樂;三、亦樂亦利益;四、非樂非利益。
[]又有四種事情,能令諸有情類,由於強大的願望,努力地去做事務。哪四種事情呢?一、樂而非利益,就是現在得到染污、五欲樂,其體不是善,所以不招後世利益。二、利益而非樂,於現在苦行持戒,所以非樂,能招後世利益。三、亦樂亦利益,就是與樂受相應,修行善法等。四、非樂非利益,就是與苦受相應,作殺生等。所說的利益,就是種種善行。所說的安樂,無損惱行,對於諸受,可愛樂的緣故。

36)枙及暴流諸門差別---四門
又有四門,起諸煩惱,能令有情與生等苦和合不離。一、染著諸欲門。二、染著色無色等至門。三、外道諸見門。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無智門。又修聖道,令此四門所生眾苦速得離繫。如能令有情與苦和合,能令順流取後有業,難可解說,當知亦爾。
[]又有四個門,從這四個方面,能生起很多的煩惱,能令有情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趣蘊苦,這麼多的苦惱和合不離。哪四種?一、染著諸欲門,染污、愛著各式各樣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這是一個門,能生出很多苦惱。二、染著於所得的色、無色界定,這是一個門,能生起諸煩惱。三、其他的宗教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思想,也會生出很多的煩惱。四、安住在此內法中,尚未得法眼,沒有如實智,所以引起很多的煩惱。又修學佛法的聖道,能令這四門所生眾苦都可以很迅速解除,沒有繫縛。這四軛能令有情與很多的苦惱合在一起,不得解脫。能令有情隨順四個暴流,做種種行動,得到後來的果報,難以解脫,當知也是這樣子。四暴流,就是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四軛,就是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暴流在煩惱上說,四軛是在苦果上說。

37)補特伽羅諸門差別
復有四種補特伽羅,當知遍攝一切補特伽羅。一者、異生;二者、未離欲有學;三者、已離欲有學;四者、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
[]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應當知道可以普遍的統攝一切眾生,哪四種呢?一、異生,就是這一類的眾生,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煩惱,會創造不同的業力,會得不同的果報。二、未離欲有學,就是得初果、二果的聖人,但還是有欲,繼續學習佛法。三、已離欲有學,就是三果聖人,把欲界的欲全部地息滅,但是聖道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地修行,所以是有學。四、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或者色受想行識裏面,單獨執著那一個是我;或者另外執著有個我,不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另外有個我,和色受想行識在一起,或者是不在一起。有這樣思想的人,就是薩迦耶見。但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的不同。所以超越薩迦耶見,就是斷除我見,聖道完全圓滿,不需要再學習。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住律儀,不能為他宣說正法;二、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三、俱能作;四、俱不能作。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住律儀,發心學習戒律,能安住在戒律上不違犯,不能為他宣說正法。二、自不住律儀,自己不能夠持戒圓滿,而能為他宣說正法。三、俱能作,能持戒清淨,又能為他宣說正法。四、俱不能作,不能持戒,又不能宣說
正法。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族姓卑下,現行白法;二、族姓尊高,現行惡法;三、族姓卑下,現行惡法;四、族姓尊高、現行白法。此中最初現法有苦,非於後法。第二、後法有苦,非於現法。第三、二世俱苦。第四、二世俱樂。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哪四種?一、族姓不是高貴,但是品德高尚,能做善法。二、族姓高貴,做很多的壞事。三、族姓卑下,沒有做好事。四、族姓尊高,做很多善法。在這裡,最初族姓卑下這個人,現在生活不是那麼自在,因為現在的行為非常好,將來是快樂。第二種族姓尊高,現在的生活沒有問題,因為現在做罪過的事情,將來是苦惱。第三種族姓卑下現行惡法,現在苦惱,將來也苦惱。第四種族姓尊高現行白法,現在快樂,將來也是快樂。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哪四種?一、用苦給自己吃,不把苦惱給別人,引起很多不可愛的苦惱事情,就是稟受外道自己苦惱自己的那種戒的人。二、給別人受苦,不給自己受苦,就是說隨那一個人,歡喜做惡事,或者是釣魚,或者是打獵,或者以殺生為職業的人,或者以偷盜為職業的人,或者是以淫為職業的,就是隨有一不律儀的這種人,就是給別人苦頭吃,他自己不受苦。三、自己也受苦,也給別人苦,因此而造成很多的罪過,就是國家最高的領導者,想要侵略其他的國家,自己很苦惱,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惱。以及祠祀主,祠堂裡面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供養鬼神,供養天神,殺害豬羊祭祠鬼神、天神,自己也是苦惱,而殺害的眾生也是苦惱。馬祠祀等,就在祠堂裡面殺馬。四、不給自己苦吃,也不給他人苦吃,這種行為能造成很多有意義的功德,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靜慮的人,及遠離一切惡事的人,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種種的功德。

38)語業過失功德差別---四種語失
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
[]又略說有四種語言的過失。哪四種呢?一、不實,就是說謊話。二、乖離,就是破壞別人的感情。三、毀德,就是謗毀別人的功德。四、無義,就是沒有真實的意義,引起人的放逸。與前面四種妄語相違反,就是不說謊話,不說離間語,不說粗惡語,不說雜穢語,說法語,就是四種語言都是有功德。

39)聖及非聖語言差別---四種非聖妄語
又略有四種非聖妄語,謂於見不見,顛倒而說。於聞不聞,於覺不覺,於知不知,當知亦爾。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諦語。
[]又略說有四種凡夫說的妄語。哪四種?一、凡夫說謊話的時候,看見,問他,卻說沒看見,沒有看見,問他,卻說看見,與事實相反地而說話。二、對於聽聞與沒有聽聞。三、於覺不覺。四、於知不知,當知也是如此。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識、舌識和身識的作用,知是意識的作用。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的真實語,見就說見,不見就說不見,聞不聞、覺不覺、知不知也是照真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