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五法(20門)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
1)雜染清淨行聚差別---五種行聚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此五相違,當知即是離欲貪品麤重,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解]已經說過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對種種的欲有貪愛這類煩惱的種子,久遠以來隨逐此五種行聚,不管流轉到那裡,都隨著不離,且欲貪的現行、種子,是屬於不清淨的一類。哪五種有為法的積聚?一、色,就是所依的五根、所緣的五境,本身是行聚。二、受,就是能領受納得苦、樂、憂、喜、捨,本身是行聚。三、想是認識境界的相貌,能分別、能言說,由內心的分別,發出言說。這能分別、能言說是有時分與地位的差別。且能拿到諸法相貌,如這個是心法,這個是色法,心是屬於什麼,色法又屬於什麼,各式各樣的相貌,這都是想的自性行聚。四、行是採取行動,能發出行動的作用,這是行的自性行聚。五、識是能了別一切境界的相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一聚一聚,這是識的自性行聚。與這五蘊相違反,應當知道就是捨離欲貪品類的種子,回到諸法寂滅相,不管是無分別智,或者有分別的智慧,都是清淨所攝的自性行聚。
2)受用欲者所愛境別---五欲樂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諸背欲者,恒正觀察,謂色、聲、香、味、觸。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
[解]又,受用五欲樂的人,所愛的境界有五種。歡喜欲的人,常追求欲,有就要受用,已經有了還不足,還要繼續追求。但是,棄捨欲的人能夠常常正確的觀察欲是苦,所以能放下欲。哪五種呢?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是所追求的境界。當知此色聲香味觸中,依照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的五欲事,有四種愛樂事。哪四種?就是未來所愛樂的事,即是所追求。過去所愛樂的事,即是所尋思。現在所愛樂的事,即是所染著。但是,現在所愛樂事,有兩種,一、所愛樂事,就是色聲香味觸。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從色聲香味觸,引發出來的所愛的樂受。
3)愛非愛業異熟差別---五趣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愛、非愛業果異熟自體。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解]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到的受,就是果報,但是受有差別,有愛業果異熟、有非愛業果異熟果報的自體。哪五種?就是天、人,是屬於可愛業果異熟。地獄、傍生、鬼趣,是不愛業果異熟。
4)失利養等因行差別---五慳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若從彼得、若所得物、若所為得、若如是得,於此諸處心生吝惜。
[解]又有五種因行,會失掉世間的財富與生活所需,同時也會背捨出世間的涅槃。哪五種?一、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就是此人在這個地方,受用利養,得到財富。二、若從彼得,若是從那個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養。三、若所得物,隨你所獲得的利養。四、若所為得,因為什麼能得到利養呢?有這樣的一個原因,你就能得到這個利養。五、若如是得,就是通達佛法的勝義,而能得到這個利養。對這五個地方,心裏面吝惜,不歡喜別人得到,就是失去利養的因行。
《披尋記》五一三頁: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此中五種,如次應知。彼云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即此所說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彼云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彼云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彼云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彼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密而不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彼論又云: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因行。又云: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
5)毀戒聞等諸法差別---五蓋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解]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先破壞自己清淨的戒,又破壞多聞,之後毀壞止觀善軛的努力修行,因為要有戒才能修止,多聞才能修觀,止觀的基礎已破壞,止觀也就沒有。哪五種蓋?第一,貪欲蓋,對於五欲,內心生起愛染。
第二,瞋恚蓋,對於能覺悟你、能激發你、能令你生起憶念的教授、教誡善知識所,內心生起瞋恚。若尚未稟受戒法,此二蓋令其不能稟受,雖然先前已稟受戒法,得到戒法,之後,此二蓋令其棄捨戒,或者令其戒法穿洞、破損。第三,惛沈睡眠蓋,耽著惛睡。第四,掉舉惡作蓋,掉舉能令心,恒不寂靜,惡作能生染污追悔。第五,疑蓋,對三寶常懷疑惑。惛沈睡眠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佛法不能領受。掉舉惡作的時候,雖然當初能領受佛法,但是很快就忘掉。疑惑生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忘失,但是不能決定。
6)二種下分諸結差別---五下分結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恚。
[解]又,下的這一部分,有兩種不同。一、見道是修道下分,見道是在修道以下,見道是低,修道是更高,所以,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二、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在三界來說,欲界是色界無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以上。約這兩種下分來說明這五種屬於下分的煩惱。依最初,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結,會障礙見道。若依第二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來說,色、無色界沒有這二種結,欲界的貪欲、瞋恚。初果是斷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斷除這三種見,進一步將貪欲、瞋恚斷,就得三果,所以三果聖人是斷五下分結。
7)二種上分諸結差別---五上分結
又有二種上分,謂色界、及無色界。依此二種上分,說五上分結。或有無差別結,謂色貪、無色貪。或有有差別結,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
[解]又有二種上分,就是色界、及無色界,在欲界以上。依此色界、無色界這二種上分,說這五種煩惱。或是說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無差別。什麼無差別呢?對色界四禪的愛著心,對無色界的四空定的愛著心,這兩種貪都是貪,所以是無差別。或是說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有差別。什麼有差別呢?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對於在欲之上的靜慮有愛著心、高慢心、無明。有貪愛心,內心就掉動,因為煩惱的特相就是不寂靜,所以一有煩惱就是不寂靜。成就這樣的靜慮,就高舉。成就靜慮,卻不明白一切都是無我。
8)障諸善根不信敬別---五種不信敬
又為五種不信敬所執持者,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謂於大師所說正法、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同梵行所無有信敬。
[解]又,凡夫這個心被五種不信敬所執持的人,心剛強、不調柔,所以不信敬是不能生長諸善法的根本。哪五種?一、對於大導師佛陀所宣說的正法,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二、增上戒,對於佛為我們制定的戒,也沒有信敬心。三、增上心學,對於禪定也沒有信敬心。四、增上慧學,對於慧學也沒有恭敬心。五、同梵行,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這三種師長,和自己是一樣,都是修梵行,也是沒有信敬心。什麼是正覺發者?覺悟、發起你的清淨心的人,就是和尚、親教師。正教授者,教授止觀的事情。正教誡者,教導惡法不可以做,善法可以做,什麼是應作、不應作。
《披尋記》五一五頁:
又有五種不信敬所執持等者:此中五種,略則為三:一、正法,二、三學,三、同梵行所。於第三中復開為三,故成為五。言正法者:謂契經等十二分教,此即大師所說根本法教。言三學者:謂戒定慧;由所趣義及最勝義,名為增上,此即大師所說究竟方便。同梵行中復開為三:善作憶念,善能諫舉,是名正覺發者。時時宣說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無倒言論,是名正教授者。於所應作及不應作為令現行不現行故,能以正法以毗奈耶平等教誨是名正教誡者。此即同梵行所受用財法增上方便。於此五種若不信敬,心為憍慢之所執持,故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9)為斷煩惱精進障別---五種障礙
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一者、耽著等至及生;二者、耽著利養恭敬;三者、放逸;四者、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
[解]又,為斷煩惱,精進修學聖道的障礙,有五種。哪五種障礙呢?一、耽著等至及生,愛著已成就的四禪八定,及愛著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二、耽著利養恭敬,沒有得禪定的人,愛著名聞利養,愛著別人的恭敬。三、放逸,對於惡法不能防護,對於善法不能用功修行,就叫做放逸。四者、惡慧,不如理的分別,有所執著就是惡慧。五、其心下劣,認為自己不及格去修學聖道,或者增上慢,沒有得到聖果,認為已得。
《披尋記》五一五頁:
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等者:此中耽著等至及生,謂色界無色界愛。耽著利養恭敬,謂欲界愛。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是名放逸。非理分別,是名惡慧。自輕懱故,名心下劣。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
10)於怨敵所邪正行別---五種邪行
復有不能堪忍補特伽羅,於他怨敵所,起五種邪行。謂不堪忍者,於他怨敵,先起瞋心,怨嫌意樂。於彼親友,樂欲破壞。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壞自所受清淨尸羅。由身語意多行惡行。由此五種惡邪行故,能感後世還來此中二種等流過患。一種現法等流過患,一種後法異熟過患。謂此生中多諸怨敵;親友乖離;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恒現在前;臨命終時,多生憂悔;命終已後,顛墜惡趣。與此相違能堪忍者,於他怨敵,發起五種正行。由此所感勝利差別,如應當知。
[解]復有一類人,不能容忍不如意的事情,對於他怨恨、敵對的地方,生起五種不合道理的行為。第一,不堪忍的人,對於他的怨敵,首先生起憤怒的心情,之後,內心樂於此怨恨、憎惡。第二,對於彼怨敵的親友,想要破壞,令其彼此成為怨家。第三,內心常常想要令那個人,發動生起憂愁、苦惱,所以做一切不利益彼怨敵的事情,或者是希望彼人做很多的壞事,令他心生憂苦。第四,破壞自己所受的清淨戒法。第五,由破壞自己的戒,所以自己的身語意三業,做很多的惡事。由於這五種罪惡的不合道理的行為,能招感將來的生命的時候,還來人間的話,有二種等流的過患,一種是現在有等流的過患,一種是將來的生命體,在果報上的過患。哪些是現在的等流過患?一、在這生中,有很多的敵人,因為與他有怨恨,這是一個等流。二、親友乖離,於彼親友樂欲破壞,所以你與親友也是乖離。三、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恒現在前。就是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所以別人也會令我發起種種的憂苦的不可愛事,恒現在前。四、臨命終時,多生憂悔。就是壞自所受清淨尸羅,所以臨命終的時候心裏就後悔。五、命終已後,顛墜惡趣。就是由身語意多行惡行,所以命終已後,顛墜到三惡道。與這相違,而能堪忍的人,對他的怨敵,發起五種合乎道理的行為。第一,不要先生起瞋心,不要生瞋心來怨恨他。第二,於彼親友樂欲和合,不要說離間語。第三,常欲令彼發生喜樂,希望他心裏快樂,廣作一切饒益的事情。第四,不破壞自己所受的尸羅。第五,身語意不行惡行,多行善行。由此所感的勝利,隨其所應,應該知道。
11)能生憂苦喜樂差別
又有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憂苦。一、親屬滅亡;二、所有財寶非理喪失;三、疾病緣身。此三能生現法憂苦。四、毀犯尸羅;五、毀謗一切諸惡邪見。此二能生後法憂苦。與此相違五法,當知能生現法、後法所有喜樂。
[解]又有五種法,能生現法的一切憂苦,能生後法的一切憂苦。哪五種?一、親愛的人滅亡,是一個憂苦的事情。二、所有財寶不合道理的失掉。三、有很多的病纏繞著身體,也是苦惱的事情。這三種能生起現在的憂苦。四、毀犯尸羅,也是憂苦的事情。五、諸惡邪見就是能毀謗一切正見正法的事情,也是能生憂苦。這二種能令將來的生命受苦。與此相違的五種法,親屬不滅亡,財寶沒有損失,沒有疾病,不犯尸羅,不毀謗人。當知能生現法後法所有的喜樂。
12)無學超度邪惡行別
又阿羅漢,雖現追求供身財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
[解]又阿羅漢,雖現前追求資養生命存在的財物,也是時時地受用衣、食、住,但是阿羅漢能夠超越三種邪惡的追求,也沒有兩種邪惡的受用。哪三種邪追求呢?雖然為了生命的存在,不會用殺生的手段、偷盜的手段、妄語的手段,追求財物。也不會畜妻與妾這二種邪受用。
13)修諸善等斷支差別
又修斷者成就五法,隨其所欲,於諸善品方便修行,亦能速證究竟通慧。一者、於所修斷,猛利樂欲,如教奉行;二者、於自所有如實發露;三者、身力康強;四者、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五者、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解]又修善斷惡的人,成就五件事,就能夠隨順他的善法欲,對於各式各樣善的品類,能夠善巧方便的修行成功,也能迅速地體證究竟圓滿的無漏通慧。哪五種法呢?一、對於所修的善法、所斷的煩惱,有猛利的樂欲,如佛所教出家修道。二、對於自己所受的戒,若有錯誤的地方,能真實的發露懺悔,這樣子能遠離一切過失。三、身體健康。四、一直的用功修行,沒有間斷,在修行的努力中,他的心非常的勇猛、銳利。五、成就、通達止相、舉相、捨相這三相,這個時候應該修止就修止,應該修舉、修捨,就修舉、修捨,有這種智慧。
《披尋記》五一七頁:
又修斷者成就五法等者:此中善品,謂定力攝心心所法。於衰損事或興盛事深心厭患,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名於修斷猛利樂欲。如善通達修瑜伽師之所教誨,取五種相極善作意,如理受持,是名於所修斷如教奉行。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一頁)於自所受,若有毀犯,至誠發露,如法悔除,是名於自所有、如實發露。知量而食,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是名身力康強。於佛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是名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於時時間思惟止舉捨相而非一向,是名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14)解脫所治取相差別---五取相
又有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謂於諸法中,有三種愚,以為依止,起三顛倒。三種愚者: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三顛倒者: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謂於諸行,取無常相;亦取苦相;於諸法中,取無我相;於飲食中,取惡逆相;於其命根,取中夭相。
[解]又有五種事,能圓滿的解脫厭離所對治的法。所對治的就是修學止觀所消除的煩惱,這個煩惱也是所厭離,也是所解脫。哪五種?前三種,對於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有三種的無知。以這三種愚作為依止,會生起三種錯誤的事情。哪三種愚?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哪三顛倒?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不明白時節是無常,執著是常,所以於無常,計常顛倒。不明白苦、樂、捨這個分位的不同,所以於苦計樂顛倒。不明白這色受想行識是因緣生法、可破壞、無常,執著有一個有主宰的我,所以於無我計我顛倒。第四,希求得到財富。第五,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為消除這五種所消除的事情,生起五種取相,哪五種呢?一、觀察諸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法,自性不可得,所以沒有常恒住的事情。二、因為無常,所以就是苦,無常就是痛苦的一個原因。所以觀受是苦的時候,由無而有是苦苦,由有而無是壞苦;由無而有,由有而無就是行苦,就是諸行無常故,所以都是苦。三、有為法是無常,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四、在飲食中,取它的過失。五、於其命根,取中間會斷壞。
15)心解脫門定智修別
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證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
[解]又,有五種法,用這五種法,來修定、修智這兩種殊勝的德行。定、智是是證悟、成就自心的解脫逐漸生長之門。什麼是定勝行?一、因為聽聞依止四聖諦的聖言,沒有錯誤的,明白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二、如同前面,因為聽人家講解一樣,因為廣大的音聲,讀四聖諦的經典,能夠背誦經典,也能夠正解法義。
三、因為為他人去開闡、去詳細地解釋四聖諦的妙義,對法義能深刻地了解。四、在空閒處,很認真、確實,思惟所理解的法義,能正解法義,當知也是如此。什麼是智勝行?在奢摩他裡面來修無倒的思惟,不顛倒的觀察無常、觀察苦、觀察無我、觀察不淨。有什麼好處呢?對最強烈、最強力的散亂就是貪欲心。用智慧能把這個貪欲心消滅。
16)觀行意樂及方便別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無間殷重,修習正知而行,奢摩他、毘缽舍那,名方便具足。
[解]又,修止觀的修行人,有五種不同,這五種可分為兩類:一個是意樂,一個是
方便。什麼是意樂具足?有兩種,一、對於涅槃,涅槃就是諸法寂滅相,起猛利信解。二、菩提,所成就的清淨無染無分別的智慧,成就這個智慧,不生不滅的寂滅相才出現。因菩提而成就涅槃,因涅槃而成就菩提,這兩者是不能分開。對於涅槃、菩提,生起非常勇猛、非常銳利的信解,相信自己能得涅槃,能夠成就菩提,有信就有欲,而對於這二者的願望是非常勇猛、銳利,所以名為意樂具足。什麼是方便具足?一、不間斷,專一、詳細地、深刻地,修習正知而行。什麼是正知?就是時常看著自己的一念心,不要有貪、不要有瞋,不要有癡,不要有種種煩惱,使令它清淨,叫正知。有正知一定有正念,令清淨境界明了現前,叫做念。前面有願,有涅槃菩提的信解,是信。無間殷重,就是精進。正知就是正念。二、奢摩他。三、毗缽舍那。正念和正知是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前方便。有正念正知的訓練,然後修奢摩他,心很容易定。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這三種是得聖道的前方便。
17)領受身心諸受相別---五受
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又由成就如前所說意樂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轉故,令觀行者,堪能速證聖諦現觀,亦善安住諸勝善品。
[解]又有五種事情,使令諸有情領受可愛業的果報,領受不可愛的業果報。不可愛的是煩惱,可愛也是煩惱,因為使令心裏面不寂靜,擾亂身心不寂靜,具足、含攝很多的苦。哪五法呢?謂苦、樂、憂、喜、捨。苦和憂是領納不可愛果報的兩法,喜和樂是領納可愛果報的兩法,捨是通於苦樂的。又由於成就如前所說的意樂具足,方便具足,這兩種法悉皆具足,意樂不失掉,方便也不失掉故,使令修觀行的人,有能力,很迅速的證悟聖諦現觀。也能善安住信、進、念、定、慧等殊勝的善品,而不退失。
18)不還聖者生相差別---五不還果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
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解]又三果聖人遠離欲界的煩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還沒能盡,這樣的有學還要在生死裡流轉,有五種生命相貌的差別。哪五種?一、在中有的時候,由於止觀的力量,把剩餘的煩惱滅,就能究竟地得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二、在初靜慮天,或梵眾天,或是梵輔天,初開始得到初禪天的生命,初受生沒有多久,將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斷,得有餘涅槃,壽命已盡,入無餘涅槃。三、在初靜慮受生以後,不需要很多的努力,聖道的力量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四、要多用功力,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五、在初禪天死後,生到二禪天;二禪死後,又生到三禪;三禪死後,生到四禪,到色究竟天,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或者是由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色究竟天,還沒得涅槃;又生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想處天,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
《披尋記》五一九頁:
又有五種離欲界等者:此說五不還果生相差別。由彼已斷五下分結,是故說言離欲界欲。未斷五上分結,是故說言未盡餘結。有學位攝,是故名學生。上二界未證無生,說之為生。何等為五?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六卷五頁)如文次第,配釋應知。
19)雜修不還生地差別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
[解]又,不還聖者,在色界第四靜慮裡面,修無漏的作意,之後,現出愛見慢的煩惱的作意,然後再現出無漏的作意。最初是多念,逐漸地減少念念的修行,減少到一念的無漏作意現前,再有漏作意也是一念現前,再是一念無漏作意現前,這樣的無漏有漏作意夾雜而修,如此雜修靜慮有三個目的,第一,為往生到淨居天。第二,為享受第四靜慮的現法樂,所以常常入在第四靜慮。第三,害怕退轉。若是這樣雜修靜慮死掉以後,受生到什麼地方?生到那裡有什麼情形?一、下品靜慮果生地,就是無煩天。二、中品靜慮果生地,就是無熱天。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就是善現天。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就是善見天。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就是色究竟天。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一、下品,謂雜修第四靜慮者,初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後復漸減,至三心現前。二、中品,即六心現前。三、上品,即九心現前。四、上勝品,即十二心現前。五、上極品,即十五心現前。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可次第感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五淨居。
20)定斷煩惱觀察差別---五種觀察作意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
[解]又,修觀行的人,觀察作意能令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永斷究竟決定,有五種的不同。哪五種觀察作意?一、雖然深厚地,憶念過去,分別未來,思惟現在欲的相貌,但是內心對於種種欲,不能趣入,自然地就能棄捨這些欲。對於遠離欲的相貌,就是初禪。對於初禪的境界很自然地這麼一想,心就自然地入於初禪,這樣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二、如同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的欲,能離欲相,同樣對於恚、無恚的相貌。三、害、無害相。四、色界四禪,生到色界四禪的相貌,和無色界四空定,或者生到無色界天的這種境界。五、涅槃相,也是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