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聞所成地-2.內明處-2.4.佛教所應知處相-2.4.7.七法(11門)


2.4.7.七法(11)
已說六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七種。
1)圓滿解脫覺支差別---七覺支
謂有七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毘缽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
[]已經宣說六種佛法的情況是我們應該知道,以下,說七種法所組成的佛教。有七種法,能夠對於四聖諦,如實的覺悟、了知,達到圓滿地解脫一切苦。哪七法?七法有三法是屬於毗缽舍那。一、擇法,擇是觀察的智慧,法是第一義諦,擇法就是在五蘊上觀察第一義諦。二、精進,要長期的努力、專心的修學止觀,這樣來修學毗缽舍那。三、歡喜,就是對於這件事,心裡面很歡喜。奢摩他品,也有三類,一、安,有輕安樂。二、三摩地,心安住一境。三、捨,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第七個法就是念,通於毗缽舍那,也通於奢摩他。

2)補特伽羅根果等別---七補特伽羅
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解脫、見到。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
[]又由根不一樣,果也不一樣,得到的解脫也不一樣,由這三方面,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有七種聖人。初二種,入於苦法智忍之後,繼續向前進,就是向於道。因為道還沒有圓滿,繼續向前。就是見道十六剎那中,指前十五剎那說,第一剎那就見道,一剎那、一剎那向道前進中。依信、進、念、定、慧這五根遲鈍、敏捷的不同,安立有隨信行的聖人和隨法行的聖人,都是向著初果。第三、四種,十六剎那圓滿就是初果,在果道中,繼續努力修行的人,有兩種差別,就是前面所說的隨信行、隨法行這兩種,在果道中,叫做信解脫、見到。第五種,定的障礙已解脫,煩惱障還在,沒得解脫,就是指三果聖人。因為定的障礙解脫,也就是得九次第定,還不是阿羅漢,所以煩惱障沒有完全解脫,建立身證。什麼是身證?滅受想定,因為此時沒有心,所以不是心證,而是身體在證滅盡定,所以叫做身證。第六種,煩惱障是解脫,不是定障解脫,因為沒得滅盡定,定的障礙還有,所以建立慧解脫,就是由於智慧,三界的煩惱都解脫,得阿羅漢果,但是沒得滅盡定。第七種,定障、煩惱障都解脫的緣故,所以叫做俱分解脫。

3)由三因緣修定行別---七定具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八正道的前七種行就是三種因緣,能令修行的人,內心安住在滅諦而得定,此時,以滅諦作為心的唯一所緣境。哪三種因緣?就是趣入的因緣,安住的因緣,攝受的因緣。什麼是趣入因緣?若是世間人的正確思想,就是明白世間上決定有因果的道理。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若持戒能得到人天果報,若修學禪定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決定知道有施與、持戒、修定的因果道理,有現世,也有來生,有生死凡夫,還有聖人,就是世間的正見。這正見為依止,進一步知道,在家生活的空間很狹窄,因為被欲所困,而不是廣大無邊的自由的境界。在家生活的時候,欲使令你染污,不清淨。因為感覺到居家生活的苦惱,想要出離,引發出想要出家的正思惟。所以正見與正思惟,名為趣向、進入出家的因緣。什麼是安住因緣?既然出離煩惱的家,來到非家以後,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叫做令身安住的因緣。什麼是攝受因緣?在趣入因緣與安住因緣,及之後以止觀作為方便,令心作意於止觀,隨時安住於止觀行。這三種狀況中,所有的正精進,正念,名為攝受、積聚聖道的因緣。
《披尋記》五二八頁: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寐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4)世所未得聖財樂別---七種聖財
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謂與信俱行清淨之樂;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所生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無罪之樂。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惟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又,世間上的人歡喜求財富,為了得到生活、身心的安樂。雖然歡喜努力的積集很多的世間的財富,但是七種聖財的快樂沒得到。哪七種聖財呢?第一,信財,與信心同時活動的清淨之樂。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相信有賢聖之道,有佛菩薩的世界,出世間清淨莊嚴的苦集滅道。另一個,相信我能成就這樣的清淨。什麼是淨信?淨是信的一目標,相信有這個清淨,也能得此清淨,就叫做淨信。世間上就是苦和集,出世間就是滅道,我相信,因此,放棄世間的苦集,追求出世間的滅道,所以心情快樂。第二,戒的財富,持戒,不犯戒,內心快樂,將來一定是安樂的,不會到三惡道,一定在善趣裡面受果報,所以心情快樂。第三,慚,顧慮自己能得到妙好的果報,不做惡事。為了自己的生命安樂自在,不做惡事,將來不會後悔,這是一種快樂。第四,愧,顧慮若做錯誤事情,別人會說我壞話。怕別人誹毀我,不要做惡事,所以也沒有後悔,心情快樂。第五,聞,對於各式各樣的法門,法門裡面的道理,都能夠沒有顛倒解,同時就有快樂。第六,布施,別人有困難,拿出來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將來的時候,財富無所匱乏,那時候也很快樂。第七,慧,對於勝義諦,能如實覺悟,就是得聖道,那是最殊勝的涅槃樂。這麼多的樂是無量無邊的沒有過失的樂,而這種樂越受用它越多。信、戒、慚、愧、聞、捨、慧,都越受用越多,越學習越多,越修行它越多,財富越多,能從今世帶到後世。歡喜尋求積集世間的財富的人,七聖財都沒有得到。只是得到現在動產、不動產,無所缺乏,但是求財的時候,多數是有過失,造很多罪,因為財富這又生出來種種的妄想,這妄想又有很多的罪過。就這麼多的妄想的罪過裡面,有一點資財的樂。而這個資財的樂,又引起了很多的罪過。

5)魔惑品力障治差別---七力
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又,因為自己的煩惱來迷惑自己,這個煩惱品類的力量有七種。哪七種呢?一、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反倒是憎惡嫉恨。二、現前造作能往惡趣的有罪過的身口意行為。三、不顧念自己能得到如意的果報,反而做一些有障礙的事情。歡喜做這種對自己將來得惡果報的事情。四、自己做錯誤的事情,別人來誹謗我,不介意、不顧慮,反而做一些有障礙的事情。歡喜做這種別人誹謗我這些錯誤的事情。做這種事情,將來自己會得到惡果報,他不管。我做這種惡罪過的事情,別人會議論,會謗毀我,也不管。五、對於內心的善與不善法。有罪過的事情,或者是沒有罪過的事情。有罪的時候,得到的果報是劣;沒有罪,得的果報是殊勝。心與善心所在一起就是白,與染污心所在一起就是黑。對於更詳細、更廣泛的說明因緣果報的生起情況,不明白。對於什麼叫做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都不明白。六、慳吝是垢染,能敗壞內心,令心不清淨,只能積聚眾多的資具,而不肯布施。七,智慧狹小無力,愚癡逐漸地增廣。若能降伏自己內心這七種的煩惱,就是佛法中的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七種力量。

6)令法衰損及興盛別---七非妙法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又,第一義法就是涅槃,第一義法所消除的事情,有七種。這七種能令佛法由盛而衰,逐漸地滅亡。這七法歸屬於三種衰損。哪三種呢?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什麼是受用衰損?對於衣服、飲食、臥具這些事情,歡喜要求最好,不但是求好,還要多。求來以後,還要考究的受用,名為受用衰損。什麼是增上意樂衰損?對於戒定慧這些佛法,及道所得的果,就是涅槃、三明六通,這一切殊勝的功德果報。心對於道和道果,沒有信心,不明白,也就不希望修學聖道。內心有強大的意願,願意修學聖道,願意得涅槃,這叫做增上意樂。現在,對於道及道果,心不信解,沒有意樂,若是這樣,正法衰退、隱沒。什麼是方便衰損?歡喜欲要特別好一點、多一點,修學聖道的事情沒有興趣,沒有信心。表現出來的身口意,就是懈怠,提不起勁,棄捨一切修學聖道的事情,斷惡修善的事情不願意做。對於善知識所教誡教授的正法,記不住。對於五欲的事情,攀緣妄想,就是心亂。對於違背善品,不能得解脫的這些事情,堅執是對的,這叫做惡慧。所以努力的修學聖道的這種方便沒有,叫做衰損。哪七法?第一,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等。第二,對於道心不信解。第三,對於道果,心不信解。第四,懈怠。第五,失念。第六,心亂。第七,惡慧。受用衰損,是屬於貪不善根這一類的事情。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是屬於癡不善根品類。前面這兩種不善根相違,就是白品的七法,能令佛法興盛,而不會衰退。
kausīdyaṃ muṣitasmṛtitā vikṣiptacittatā dauṣprajñaṃ prayogavipattiḥ / tatra upabhogavipattir lobhākuśalamūlapakṣyā / āśayaprayogavipattiḥ punar mohākuśalamūlapakṣyā /etad viparyayeṇa śuklapakṣo veditavyaḥ //

7)令無退等涅槃品別---七妙法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又,第一義法就是涅槃品類的法,有七種,能令教法與證法這兩種正法,不會衰退,而能永久的住在世間。哪七法?一、因聞而成就的智慧,歡喜聽聞佛法,就會得到一種智慧。二、思所成慧,聽聞以後,專精思惟,智慧又進步,比聞慧更深刻。三、修所成慧,修禪定,在禪定裡面觀察,能斷煩惱,能得聖道。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依止就是指身體,身體若是敗壞,就不能修學聖道,所以要保護,不為惡緣來破壞。五、正求財法,合法、合理地求財與求法。六、無增上慢,不會有一些成就,就認為得聖道。七、對於可供養、不可供養的補特伽羅,能善巧地揀擇的這個人可以供養?這個人不可以供養?在這裡,由於聞所成慧的緣故,對於不明了的道理,能夠沒有錯誤地解了。由於思所成慧的緣故,對於未能夠決定,心裡面還有猶豫的地方,能夠善巧的專精思惟,斷除疑惑,令所聞的佛法更深刻的認識。由於修所成慧的緣故,在襌定裡面修毗缽舍那,就能斷除一切煩惱,因為心有力量。由於沒有其他的罪過的事情,來破壞身體,就有能力修學善法、斷除惡法。合乎戒律,如法的求財,求法也是如法,會很迅速的得到無漏的聖人智慧。因為沒有增上慢,對於凡夫的一點殊勝成就,不會生知足想。能善巧的揀擇觀察補特伽羅的緣故,對於有各種世間的智慧,有大福報的人等等,不應該親近這種人,也不要供養他。唯獨應該親近、供養少欲知足的人,有正知正見的人。
《披尋記》五三一頁: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等者:由此七種,唯以涅槃而為上首,是故名為第一義法涅槃品法。此中第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者:謂遠離自苦行邊,受諸飲食,存養壽命,身得安住,由是身無飢羸,有力有能,堪任修斷。又彼第五、正求財法者:謂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名正求財。於善說法猛利愛重,求欲多聞,無有厭足,名正求法。餘易可知。sapteme dharmāḥ paramārtha-nirvāṇa-pakṣyāḥ saddharmāparihāṇāya cirasthitikatāyai saṃvartante / śrutamayī prajñā cintāmayī bhāvanāmayī parjñā, āśrayasya viṣa(ma(...parihāraḥ, (samya...)gāmiṣadharmaparyeṣṭaḥ, nirabhimānatatā, (...satkārārheṣu satkaraṇāsatkaraṇāya pudgalapravicayaḥ... )/ tatra śrutam avyutpannasyārthasya vyutpattaye, cintā suniścitārthābhyūhanatāyai, bhāvanā kleśaprahāṇāya, āśrayasya viṣamaparihāraḥ prahāṇakṣama- karmaṇyatāyai, samyagāmiṣadharma-paryeṣaṇā kṣiprābhijñatāyai, nirabhimānatāvaramātrādhigamā (...saṃtuṣṭaye...) , pudgalavicayo jñātamahāpuṇyādīnām aspṛhaṇatāyai, alpecchatādīnāṃ ca spṛhaṇatāyai /

8)受生有情諸識住別---七識住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於彼處所受生有情,諸識現前相續而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由惡趣中極可厭故,不立識住;無想有情一向轉識不現行故,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不立識住。身異類故,名種種身;想異類故,名種種想。當知與此相違,名一種身、一種想。梵世已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於梵世中初受生時,彼諸梵眾,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爾時梵王亦作是念:是諸梵眾,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異類。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種身。光音天眾先後生者,由睹梵世猛焰燒然,爾時便有怖、不怖想,是故於彼有異類想。
[]又有七類的眾生,得到一個生命體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所受生的有情,識就會活動,相續歡喜在這裡安住。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世界中,扣除三惡趣,因為三惡道那地方很苦,眾生不願到那裡面住,所以不立識住。色界天第四禪的無想天,沒有想,前六識不住,所以不立識住。及非想非非想處,也不是識所樂住的地方。因為地獄、餓鬼、畜生的世界,有很多的苦惱,令那裡的眾生生厭惡心,所以不立識住。無想天的眾生,完全是轉識不活動,沒有識住,所以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天,又說是非想,又說是非非想,這件事不決定。想不決定,境界不明利,昧鈍,所以不立識住。第一類,身異想異。其餘眾生的世界,身體是不同類,所以稱為各式各樣的身體。內心的思想也是不一樣,所以稱為各式各樣的思想。欲界的人、天,就是屬於這一類。第二類,身一想一。若是與前面不同的地方,身體是相似的,思想也是相似的,那就是一種身、一種想,就是三禪天以上的人,四禪天不在內。因為身體是大光明的境界,唯有樂想,所以身也是相同的,想也是相同的。第三類,身異想一、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身體不一樣,有差別。所生的身形,有種種的色相,有差別。初開始在梵的世界得到一個生命,那些梵天的眾多天人,心裡面都這樣念:我們都是大梵天王生的。那時候,大梵天王也是這麼想:是諸梵眾都是我生出來的。這樣他們的思想都是相合的,沒有不同的思想,所以想是一。身形有種種色相差別,就是身異;但是思想是相合的,想一。這是在劫初,世界開始有人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若是以後,各有各的想法。第四類,身一想異。第二靜慮以上,很多的天,身體的光明都是一樣的光明普照,身體是無差別。光音天,有先生的、有後生的這個不同。看見梵世,就是初禪天。初禪天被猛火所燃燒的時候,光音天的人,就有恐怖想和不恐怖想的不同,先生在光音天的人,知道初禪天的猛火燒得很厲害,就在那裡滅,不會燒到二禪天,所以心裡面不恐怖。而初生到二禪天的人不知道,心裡面就害怕,所以就生恐怖想。所以那個地方,想法有不同。加起來就是四類,加上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這三層天,一共是七。
《披尋記》五三一頁: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等者:當知此說七種識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不立識住,如文可知,所餘一切處所,有色有情有四識住;無色有情有三識住,如是總成七種識住。有色有情有四識住者:謂有有情身異想異是第一識住。彼諸色身種種顯形狀貌異故,是名身異。又彼苦樂不苦不樂想差別故,是名想異。此如人及一分天是。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或有有情身異想一是第二識住,此如梵眾天是,唯劫初起身異想一,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異是第三識住,如第二靜慮諸天是,身一想異,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識住,如第三靜慮諸天是,身一、如前說;想一、謂唯有樂想,是名有色有情四種識住。無色有情有三種識住者:謂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下三無色應知。
saptemāni sattvānām upapattyāyatanāni yeṣu sattvānāṃ (...vijñānapravāhataḥ saṃmukhīkurvate...)/ apāyān asaṃjñisattvān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ṃ sthāpayitvā /nirvitpadasthānabhūtatvād apāyā na vijñānasthitiḥ, (...ekāntena tatra vijñānasya samudācārān nāsaṃjñisattvāḥ...)/ samudācārāsamudācārato 'naikāntikatvān na naivasaṃjñānāsamjñāyatanam / tatra (...kāyavisabhāgatā kāyanānātvaṃ saṃjñāvisabhāgatā saṃjñānānātvam...), etadviparyayād ekatvakāyatā, ekatvasaṃjñitā ca veditavyā / tatra brahmalokādhastād visabhāgakāya- vicitrarūpakāyātmabhāva-prasavā / brahmaloke punas tatprathamābhinirvṛttā ye teṣām evaṃ bhavati / "brahmṇā vayaṃ sṛṣṭāḥ" / brahmaṇo 'py evaṃ bhavati / "mayaite sṛṣṭā" itīyaṃ tesāṃ saṃjñāsabhāgatā /dvitīyadhyānād ūrdhvaṃ sarve 'rciḥsannibhakāyatvād ekatvakāyāḥ / ābhāsvare punar devanikāye pūrvapaścād upapannānāṃ (...bhayā-bhayasaṃjñā...)brahmalokadahārcirdarśanāt tesāṃ visabhāgasaṃjñā veditavyā /

9)遍攝煩惱粗重差別---七隨眠
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謂劣界,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又一切有情識的凡夫,有七種的麤重的差別,就是隨眠、種子的差別,可以普遍地含攝一切煩惱品的麤重。三界裡面最下劣的界,就是欲界,欲界是在無色界、色界之下。初二種,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在欲界生存的人,有這兩種麤重。第三種,有貪隨眠。中界,就是色界天;妙界,就是無色界。這兩界的眾生,只有貪品麤重,因為都有高深的禪定,所以沒有這個瞋的活動。第四到第七種,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劣、中、妙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有慢、無明、見、疑,這四品麤重。saptabhiḥ sattvānāṃ dauṣṭhulyaiḥ sarvakleśapakṣyadauṣṭhulya- saṃgraho veditavyaḥ, hīna-dhātuka-rāga-dveṣa-pakṣyaṃ madhya-praṇīta- dhātu-rāga-pakṣyam / hīna-madhya-praṇīta- dhātuka-mānāvidyā-dṛṣti- vicikitsā-pakṣyaṃ ca dauṣṭhulyam /

10)惡說善說有無失別---七種過失
又於外道惡說法律中,當知有七種過失。謂解過失、行過失、依止過失、思惟過失、功用過失、增上心過失、增上慧過失。彼諸外道,雖少於法聽聞受持,而常隨順四顛倒故,凡興言論,專為毀他免脫徵難,為勝利故,其所生解皆有過失。所受禁戒,邪範邪命所攝受故,不能令自得出離故,亦有過失。所事師友,唯能宣說顛倒道故,亦有過失。所有思惟,邪求出離損壞心故,亦有過失。所有功用,離方便故,亦有過失。彼增上心,忘念、愛、慢及與無明、疑上靜慮之所攝故,亦有過失。彼增上慧,六十二見所損壞故,亦有過失。與此相違,當知善說法律中,亦有七種無過失事。
[]又在外道的惡說法與律中,有七種過失,謂解的過失、行的過失、依止的過失、思惟的過失、功用的過失、增上心的過失、增上慧的過失,一共七種過失。第一,解過失。彼外道,雖然對於佛法,少少聽聞,心裡面也記住,但是常隨順常、樂、我、淨的四種錯誤思想,若是發表言論的時候,專門為毀謗他人,逃避別人的問難,為了名聞利養,所以所生起來的勝解都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二,行過失。所受的持牛戒、狗戒等禁戒,是以邪法為師範,以邪法為軌範。所持的戒不符合緣起,修禪定生天認為就是涅槃也違背緣起的,所以是屬於邪命。因為他的禁戒、修行方法、思想
行為,都是以邪知邪見來主導、攝受,不能使令他出離生死大苦,所以所受的戒與行都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三,以師長為依止的過失。所依止的師友、所侍奉的師友,只能宣說顛倒的道,此道不能到達涅槃,所以所依止的師友也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四,思惟過失。內心因為錯誤的思惟,將自己的出離心破壞。第五,功用過失。所有努力用功,遠離正確的方法,也是有過失。第六,增上心過失。彼修學禪定的時候,沒有佛法的正念。若是有禪定的時候,愛著禪定的境界,然後生高慢心,不知道禪定的境界,也是因緣法,是無我,無我所。雖成就禪定,還是有疑。上靜慮,就是得到色界天以上的禪。第七,增上慧過失。彼強大的智慧,為六十二見所破壞,也是有過失的一種智慧。若與前面七種相違反的七種事,就是佛陀說的法律中,也有七種無過失的事情。saptabhir ākārair itobāhyakānāṁ durākhyāto dharmavinayaḥ sadoṣo veditavyaḥ / vyutpattidoṣeṇa, cāritradoṣeṇa, sanniśrayadoṣeṇa, saṁkalpadoṣeṇa, vyavasāyadoṣeṇa, adhicittadoṣeṇa, adhiprajñādoṣeṇa / kiṁcāpītobāhyakaḥ śrutam udgṝhṇāti / tat punaś caturviparyāsānukūlatvād upārambheti /(...vādapratimokṣānuśaṁsakathā- pratyupa-sthāpanatvāc ca tatkṝtā vyutpattiḥ sadoṣā...) / (...śīlam ācārājīvavipatteḥ parigṝhītatvāt...) svayaṁ vānairyāṇikatvāt sadoṣam / mitraṁ viparītamārga(...deśikatvāt...) sadoṣaṃ / viveko mithyā- saṁkalpopahata-cittatvāt sadoṣaḥ / vyavasāyopāya-virahitatvāt sadoṣaḥ / adhicittaṁ muṣitasmṝtestṝṣṇāmānāvidyāvicikitso (...ttarādhyāyitvāt...) sadoṣam / adhiprajñāṁ dvāṣaṣṭibhir dṝṣṭigatair upahatatvāt sadoṣam /etadviparyayeṇa svākhyāte dharnavimaya etāny eva saptavastūni nirdoṣāṇi veditavyāni //

11)令犯諍事止息差別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餘如攝事分中當說。當知此中有七種違犯諍事。一、開悟現前犯諍事;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四、尋思犯諍事;五、決擇犯諍事;六、自悔犯諍事;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又,因違犯佛陀所制的戒,僧團有諍論的時候,就用這七種法,使令諍論平息,其餘的在攝事分中會解釋。當知此中,因違犯而有諍論,有七種。哪七種?第一,開悟現前犯諍事。第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第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第四,尋思犯諍事。第五,抉擇犯諍事。第六,自悔犯諍事。第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披尋記》五三三頁: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等者:此中七法,謂如七種違犯諍事能令除滅,應知。有諸同梵行者,舉餘同梵行者所犯眾罪,即於現前四目相對,而以其實,不以非實,是名開悟現前犯諍事。有諸苾芻,見餘苾芻犯罪時節,別於後時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見犯者記彼所犯,便舉是事,令其憶念,是名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復有苾芻由顛狂故,現行眾多非沙門法,不隨順法,彼由此事,應不成犯。復有一類無知苾芻,謂彼成犯非處舉發,是名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復有苾芻於眾僧中,舉苾芻罪,其能舉者起有犯想,其所舉者起無犯想,是名尋思犯諍事。有異住處眾多苾芻,於所犯罪互生疑諍,或言有犯,或言無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輕,是名決擇犯諍事。復有苾芻,既犯罪已,自惡作纏之所激發,遂成憂悴,是名自悔犯諍事。有多苾芻,互相舉罪,各為憍慢之所執持,不欲展轉相對發露,專事離散二部別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來對我眾發露悔滅,我等何為輒就彼眾發露悔滅?是名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此七諍事,隨應除滅。〈攝事分〉中一一別顯,應知。(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三頁)
sapteme bhikṣūṇām utpannasyādhikaraṇasya vyupaśamāya samvartante / śeṣaṁ tadyathā vastusaṁgrahaṇyām // tatremāni saptety adhikaraṇāni / saṁmukhāpattivyutpādanādhikaraṇam, (..atītasaṁmuṣitāpattivyutpāda- nādhikaraṇam...) asvatantrāpattivyutpādanādhikaraṇam, āpattivimarśādhi- karaṇam, ... (...pakṣāparapakṣavyavasthitayor anyo'nyam āpatticodanāpa- karṣaṇā adhikaraṇam...) //saptakair buddhavacane jñeyādhiṣṭhān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