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七(三二三)六內入處,cf.cs304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內入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內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總說諸受
[論說] 1.由五種相,當知安立諸受差別:一、自性故,二、所依故,三、所緣故,四、助伴故,五、隨轉故。
1.1.自性故者,謂有三受: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
1.2.所依故者,謂有六種,即眼、耳、鼻、舌、身與意。
1.3.所緣故者,謂色等六所緣境界。
1.4.助伴故者,謂想、思或餘善、不善、無記心法與此相應。
1.5.隨轉故者,謂此相應心,由依彼故,三受隨轉,彼為諸受同生同滅所依止處。T30,800c
2.如是五相安立諸受,當知復有八種差別:一、內處差別cs323,二、外處差別cs324,三、六識身差別cs325,四、六觸身差別cs326,五、六受身差別cs327,六、六想身差別cs328,七、六思身差別cs329,八、六愛身差別cs330。
2.1.當知此中,由三和合義,立前三差別。
2.2.由受因緣義,立第四差別。
2.3.由三和合觸果義,立第五差別。
2.4.由分別受隨言說義,立第六差別。所以者何?受諸受時,作如是想,我今領受此苦、此樂,此非苦樂,亦復為他隨起言說。
2.5.由業、煩惱二雜染義,當知建立第七、第八兩種差別。所以者何?由於彼受若合、若離,起思造作;如如發起思所造作,如是如是生愛求願。T30,800c
四三八(三二四)六外入處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外入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外入處。云何為六?謂色是外入處,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是名六外入處。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九(三二五)六識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識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識身。云何為六?謂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是名六識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0(三二六)六觸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觸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身。云何為六觸身?謂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是名六觸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一(三二七)六受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受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受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六受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二(三二八)六想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想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六想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三(三二九)六思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思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思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六思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四(三三0)六愛身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愛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愛身。云何為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是名六愛身。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五(三三一)六顧念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顧念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顧念。云何為六?謂色顧念,聲顧念,香顧念,味顧念,觸顧念,法顧念,是名六顧念。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六顧念
[論說] 諸出家者,棄捨所學增上力故,當知安立顧戀境界。又出家者,毀犯尸羅增上力故,當知安立未出家者,棄背趣入心株覆事,遠離慚愧故,一向愛味故。若堅執取所緣境界,當知彼名最極愛味。由是因緣,於修上品諸善業中,為心株杌,是不調柔、無堪能義。T30,825c
四四六(三三二)六覆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六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覆。云何為六?謂色有漏,是取,心覆藏;聲、香、味、觸、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3.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六覆
[論說] 又即由此增上力故,行諸惡行,內懷隱匿,所造眾惡,故生其覆。如是一切,略攝為一,說名於境最極愛味、心株覆事。T30,825c
[參考]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T29,69b:
yāni rūpāṇi sāsravāṇi sopādānīyāni cetaḥkhilamrakṣavastu iti vistaraḥ/
[真] 經言:有流色者,若色有取、心堅覆藏所依,廣說如經。
[玄] 如說有漏、有取諸色,心栽覆事。
II.有漏
[參考]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T28,189c:
漏是何義?答曰:留住義是漏義,浸漬義是漏義,流出義是漏義,持義是漏義,在內義是漏義,醉義是漏義,放逸義是漏義。
1)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眾生留住欲色無色界耶?答曰:漏也。
2)浸漬義是漏義者,如於糟中浸漬種子,其牙便生。如是眾生以業種子,浸漬煩惱糟中,便生未來有牙。
3)流出義是漏義者,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如是眾生於六入門,流出諸漏。
4)持義是漏義者,如人為他人所持,則不能隨意遊行四方。如是眾生為煩惱所持,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能自出。
5)在內義是漏義者,如人鬼在身內故,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不應取而取,不應觸而觸。眾生亦爾,煩惱鬼在內,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不應觸而觸。
6)醉義是漏義者,如人飲根、莖、枝、葉、花、果等酒,則便醉亂,無所覺知。眾生亦爾,飲煩惱酒,便無所知。
7)放逸義亦如是。是故,留住義是漏義,乃至放逸義是漏義。
8)聲論者說曰:漏名阿羅婆。阿亦言分齊,羅婆亦言漏。如說:天雨分齊,至婆吒梨城。布施分齊,至旃陀羅。如是有漏分齊,至於有頂。
III.取
[參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八,T27,247c:
1.何故名取?
答:
1)以三事故說名為取:一執持故、二收採故、三選擇故。
2)又以二事故名為取:一能熾然業、二行相猛利。
能熾然業者,取令五趣有情業火恒熾然故。
行相猛利者,諸取行相極勇捷故。
2.問取是何義?
答:
1)薪義是取義。如緣薪故,火得熾然。有情亦爾,煩惱為緣,業得熾盛。
2)復次,纏裹義是取義。如蠶作繭,自纏自裹,乃至於中而自取死。有情亦爾,起諸煩惱,自纏自裹,而於其中傷失慧命,展轉乃至墮諸惡趣。
3)復次,傷害義是取義。如利毒刺,數刺其身,身便損壞。有情亦爾,煩惱毒刺,數刺法身,法身便壞。
IV.心栽
[解說] cetaḥkhila ,此中的 khila 梵文辭典的解說如下:荒地或位於已開墾的田地中的未開墾的土地,不毛之地。巴利辭典解說如下:荒蕪的農地,譬喻為心的荒蕪,心的障礙,有五種心栽:疑佛、法、僧、戒、教化。也有三種心栽:貪、瞋、癡。
[參考] 1.俱舍論記,卷第十三,T41,207a:
如說有漏、有取諸色是能起彼心栽覆事。栽謂栽櫱,覆謂覆障。栽、覆二種是惑異名。與心為栽,能覆於心。有取諸色是心栽,覆所緣事故名心栽覆事。
2.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T63,905c:
1)心栽覆事,玄應音義云:心栽,子來切。栽,植也,今時名草木植曰栽。
2)唯識樞要上末十四紙云:聲論中,瑜伽第十五云:處所根栽施設建立者,如樹根栽,樹之根本,故聲根本名曰根栽,即是字也。辨出聲處所名爲所本聲明也。
3)今謂,准如上文。栽覆,謂栽根覆土,即生本之義。此中意謂,諸色能爲心境,心依境生,諸色是心之生本,故云:心栽覆事。
3.成實論,卷第十,T32,321b: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二,T26,417a:
云何於大師所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大師所心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