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雜阿含-784


一0四一(七八四)邪、正;s.45.21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邪、正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邪、有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
3.正見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4.正志
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5.正語
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6.正業
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淫。
7.正命
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
8.正方便
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9.正念
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10.正定
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11.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正見
[經文]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資料] 譯文對比

cs154
cs784
cs1039
cm.15
cm.20
咒說
咒說

善惡行

善惡業
善惡業
善趣、惡趣業報
善惡行果報
善惡行果報
善惡業報
善惡業報
此世他世
此世他世
此世
此世彼世
此世彼世
母父
父母,
父母
父母
父母
眾生
眾生生
眾生生


世間阿羅漢
阿羅漢
世阿羅漢
世有真人往至善處
世有真人往至善處
正到
善到

善去
善去
正趣
善向

善向
善向
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II.邪見(cs154,10.39) cf.T30,311a,316c邪見
[經文] 1.雜阿含154
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惡趣業報,無此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雜阿含1039, cf. A. 10. 176. Cunda 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中阿含15,思經;中阿含20,波羅牢經;;中阿含124,八難經
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4.長阿含27,沙門果經
無施、無與,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化、無眾生;世無沙門、婆羅門平等行者,亦無今世、後世,自身作證,布現他人。
5.增壹阿含,四意斷品第二十六(T2,636a);苦樂品第二十九(T2,655a)
無施、無受,亦無前人何所施物,亦無善惡之行,亦無今世、後世,亦無得道者,世無阿羅漢可承敬者,於今世、後世可作證者。
6.增壹阿含,聲聞品第二十八(T2,646c) 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及得阿羅漢者,亦復無有而取證者。
7.增壹阿含,邪聚品第三十五(T2,699c)
無施、無與、無有受者,亦復無有善惡果報,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者,於今世、後世自身作證而自遊化。
8.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之二(T2,725b)
無施、無受,亦無與者,亦無今世、後世眾生之類,亦無善惡之報。
9.
增壹阿含,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一(T2,747a)
無人、無施、亦無受者,亦無善惡之報,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得阿羅漢者,自身作證而自遊樂。
10.
增壹阿含,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T2,762a)
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世無阿羅漢等成就者。

III.無施、無說、無齋,無善行、無惡行、無善惡行果報,無此世、無有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無阿羅漢善到、善向,無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 1. 無施、無說、無齋
1) 瑜伽師地論,T30
a.又依世間諸靜慮故,見世施主一期受命,恒行布施,無有斷絕。從此命終,生下賤家,貧窮匱乏。彼作是思:定無施與、愛養、祠祀。(T30,0311a)
b.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T30,0316c)
c.無施,無愛,亦無祠祀,是名謗因。(T30,0621b)
2)成實論T32, 0317b
無施、無祠、無燒,無善、無惡,無善惡業報,無今世無後世,無父母,無眾生受生,世間無阿羅漢、正行、正至,自明了證此世後世,知:我生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從此身已更無餘身者。
施,名為利他故與。祠,名以韋陀語言因天故祠。燒,名於天祠中燒蘇等物。以布施現果不可得故,謂無布施。又有經書說:無布施。比知亦不決定,世間有好布施者而更貧窮。有慳貪者而得富貴,以是等因故說無施。無祠、無燒亦如是。若火燒物為灰,是中有何等果?

2.無善行、無惡行,無善惡行果報
1)a.復見有人一期壽中,恒行妙行,或行惡行,見彼命終,墮於惡趣,生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於天上樂世界中。彼作是思:定無妙行及與惡行,亦無妙行、惡行二業果異熟。(T30,0311a)
b.又顯非撥戒、修所生善,能治所治故。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T30,0316c)
c.謂無施與乃至無妙行、惡行,是名謗因。謂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是名謗果。(T30, 317a,603c)
d.無有妙行,亦無惡行,是名謗用。無有妙行惡行諸業果及異熟,是名謗果。(T30,0621b)
2)成實論
善,名能得愛果三種善業。惡,名得不愛果三種惡業。善惡業報名今世善惡名等及天身等後世報。無善惡,無善惡業報者言:若神是常,則無善惡。若神無常,則無後世。無後世故,則無善惡,無善惡業報。

3.無此世、無他世
1)a.復 見有一剎帝利種,命終之後,生婆羅門、吠舍、戍陀羅諸種姓中。或婆羅門命終之後,生剎帝利、吠舍、戍陀羅諸種姓中。吠舍、戍陀羅等,亦復如是。彼作是思: 定無此世剎帝利等,從彼世間剎帝利等種姓中來。亦無彼世剎帝利等,從此世間剎帝利等種姓中去。又復觀見諸離欲者生於下地。(T30,0311b)
b.又顯非撥流轉依處緣故,說如是言:無有此世,無有他世。(T30,0316c)
c.謂無此世間,乃至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所以者何?諸士夫用是此中作用義。此士夫用復有四種:一往來用,二持胎藏用,三置種子用,四後有業用。(T30,317a,603c)
2)(T30,0311b)---生、後所受故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及後所受業?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若俱有者,汝先所說:「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無有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間,無彼世間。」不應道理。
若言:「無有後所受者」。諸有造作淨與不淨種種行業,彼命終已,於彼生時,頓受一切淨與不淨業果異熟。不應道理。
3)成實論
今世名現在,後世名未來。無今世者,分析諸法終歸都無。無後世者,隨以死後不作因緣故,謂無後世。

4無父母
1)a.又見母命終已,生而為女,女命終已,還作其母。父終為子,子還作父。彼見父母不決定已,作如是思:世間畢定無父、無母。(T30,0311b)
b.又顯非撥彼所託緣故,及非撥彼種子緣故。說如是言:無母、無父。(T30,0316c)
2)(T30,0311b-c)---非不決定故
又汝何所欲?凡從彼胎藏,及從彼種子而生者。彼等於此為是父母?為非父母耶?
若言:「是父母者。」汝言:「無父、無母。」不應道理。
若言:「彼非父母者。」從彼胎藏及彼種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應道理。若時為父母,是時非男女。若時為男女,是時非父母,無不定過。
3)成實論
父母名能生。無父母者,亦以分分析之令盡。又說:如因糞生虫,糞非虫父母。又頭等身分,非即父母身分。又諸法念念滅故,以何為父母耶?

5.無眾生生
1)a.或復見人身壞命終,或生無想,或生無色,或入涅槃,求彼生處不能得見。彼作是念:決定無有化生眾生,以彼處所不可知故。(T30,0311b)
b.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T30,0316c)
2)(T30,0311c)---有生處故
又汝何所欲?為有彼處受生眾生天眼不見?為無有耶?
若言「有者」,汝言「無有化生眾生。」不應道理。
若言:「無者」。是則撥無離想欲者,離色欲者,離三界欲者。不應道理。
3)成實論
眾生受生,名從今世至後世。無眾生受生者,眾生法無故今世尚無,況能受身?又思惟言:是眾生為是身耶?為非身耶?若是身者,眼見此身,埋則為土,燒則成灰,虫食為糞,故無受生。非身則有二種:若心、若離心。若是心者,心法生滅念念不住,況至後身。若離心,則不計我,於他心中尚不計我,況無心處,是故無受生者。

6.無阿羅漢善到、善向,無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a.或於自身起阿羅漢增上慢已,臨命終時,遂見生相。彼作是念:世間必無真阿羅漢,如是廣說。(T30,0311b)
b.又 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故。說如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乃至廣說。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因時,名此世間。 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為自然。通慧者,謂第六。已證者,謂由見道。具足者,謂由修道。顯示者,自所知故。為他說故,我生已盡等。(T30,0316c)
c. 謂世間無阿羅漢等,名謗善事。(T30,603c)
d.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亦無世間真阿羅漢諸漏永盡,乃至廣說,如是一切名壞實事。(T30,0621b)
2)(T30,0311c)---有增上慢故
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性而於彼起增上慢?為無有耶?
若言:「有者」。汝言:「世間必定無有真阿羅漢」。不應道理。
若言:「無者」。若有發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此乃應是真阿羅漢,亦不中理。
3)成實論
阿羅漢名盡煩惱者。無阿羅漢者,是人見一切人飢則求食,寒則求溫,熱則求涼。毀害則瞋,敬養則喜,故無有能盡煩惱者。又經書或說:無阿羅漢。隨逐此經故生是見。

7. cf. [無我]/【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錯誤的無我觀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bda/bda3-1.htm  根據佛教的說法,有下列三種錯誤的無我觀(或內含「無我」的觀念):無作見(Akiriyaditthi行為無效論)、無因見 (Ahetukaditthi)、空無見(Natthikaditthi虛無主義論)。在佛世時,能和佛教相抗衡的哲學觀是六師外道 (Annatitthiyas),這些宗教師提出和佛教不同的教義,他們的教義充滿極端的無我觀,其中有些觀點非常地精深微妙,致使一些如國王的高層人 士,把它們誤認為是佛教的觀點,而因此接受,即使到了今天,這些觀點也仍然可以和佛法抗衡。
1)富蘭那迦葉──任何人不論在行善或作惡,都沒有「自我」存在
  六師外道中的富蘭那迦葉(Puranakassapa),持有如下的看法:
  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業;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殺、盜,也沒有邪淫;而且也沒有因為造作這些行為所犯下的罪業。即使有人殺死所有的動物,將牠們的屍體 切成碎片,將這些碎肉堆滿整個閻浮大地(印度大陸),也只是有這種行為,而完全沒有罪惡;即使有人行祭祀,或布施世界上所有的苦行者及婆羅門,也只有這個 動作,而沒有任何功德;即使有人在神聖的恆河左岸或右岸做了以上的行為,也不會有一般人所相信的功德或罪業。
  這派的觀點認為除了行為或顯現的事相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舉例來說,屠殺動物只是拿一把刀刺穿牠,而使牠受傷或死亡的行為而已,較嚴重的後果,也只 是把肉拿來當作食物,但這樣做仍然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業。這是「無作見」(行為無效論),它否認有功德和罪業。時至今日,仍然有人持有這種觀點,例如有些 科學家只從物質層面看待事物,而認為宗教已經過時。他們大概不知道,這樣的觀點於佛陀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並一直與佛法抗衡。這種觀點主張「無我」,和佛教 一樣否定「自我」,它堅持所有事物完全只是一個物體、一個自然的個體,在任何人身上都沒有所謂的「自我」在行善或作惡。和佛法比起來,這是一種極端的觀 點,因為它否定仍然執持「自我」者所具有的功德和罪業,這種觀點只是在表面上去除「自我」,然而,仍然有相當多的人接受這種觀點,這使得富蘭那迦葉成為著 名的大師。
2)[末迦利瞿舍羅──生命自然運行,沒有力量能染污或淨化它]
  末迦利瞿舍羅(Makkhaligosala)持有以下的觀點,並以之教導他的信徒:
  生命只是完全自然的一團東西,它根據自己的特性自然運行,當它必須在某一種狀態時,就會不斷地停在該狀態中,直到停止或不留痕跡地自動消失為止。人既 不能使它成為行善或作惡的「自我」,也無法改變它,更無須擔憂如何加速淨化自己,以停止輪迴或獲得解脫,即使真的這麼做了,其結果也會和什麼都沒做一樣。 這就好比一團紗球,一個人握住線一端的結,當此人握著這個結,將紗球丟出去時,紗球將會一面滾動一面解開,愈滾愈小,最後當紗球滾完時,它就會自己停下 來,所以沒有必要去使它停下來。生命也是如此,它在生死輪迴中滾動,同時自己會解開,漸漸變得純淨或完全自動解脫,沒有人可以加快或延緩這個過程,因此沒 有原因或力量能夠污染或淨化它。所謂「好的行為是淨化的因,壞的行為則是染污的因」,其實這兩者都只是騙人的幌子罷了!
  這個觀點對某些人而言,恰好投其所好,因為他們無須做任何事情,只要順其自然地發展就行了。這是一種完全否定自己和自己能力的哲學,它與佛教不同之處 在於佛法教我們清淨、不清淨是有其因緣的,假如我們造作了任何的因緣,就會根據這因緣而加速變得不清淨或清淨,結果也將影響造作這因緣的身心,也就是影響 我們自己。雖然在出世間的層次上,佛法說世事皆是「無我」,但佛教並不否定污穢和德行的存在,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緣。
  末迦利瞿舍羅的觀點符合現代科學的演化論,例如所有有機物自然演化,並依序改變成較高級的生物,演化論與此理論的差別是在於演化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創 造因緣或力量,來阻礙、延緩、促進或加速它的進化。我們相信佛法的涅槃是所有的人最後都要到達的究竟目的,但有個例外──我們承認可以創造因緣,使我們在 此生或當下就證得涅槃;我們也承認,如果不去創造因緣,證得涅槃的時間就會延後,我們可能因此必須留在較低的境界相當長的時間。這意思是說佛教接受因緣的 力量,且並不認為因緣不能被改變,而這正是末迦利瞿舍羅完全否定的觀點,這個非佛教的觀點被歸類為「無因見」,意指沒有因果的觀念。換句話說,即使就世俗 的層次而言,也沒有做好因、做壞緣的「自我」。
3)[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沒有任何事物存在]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a)否定一切事物的原理(這種觀點相當於今日的虛無主義),也就是:
  完全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人們受惑於稱呼這個或那個東西是什麼和什麼,例如他們說有父親、母親、老師、專家、尊重、慈善、此世界、他世界、天神、苦行者和婆羅門等,他們各有不同的地位,必須如何又如何地互相對待。事實上,這只是虛妄的幻相,人只是元素的集合體,當分解時,所有的元素將分離並回歸成原來的自然狀態,當人死時,他的下場只是被火化成灰燼,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到任何地方去的「自我」。像祭祀這種善行,只是將祭品燒成灰燼,既沒有功德,也沒有受益人,完完全全沒有任何事物存在。慈善是懦夫所設的,而且他們宣稱這將帶來善果,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只是一種空談罷了!世間既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沒有惡棍,也沒有智者,只有元素的集合體,當人死時,就完完全全地銷聲匿跡。
   這種觀點否定一切事物,並宣稱不論今世或來生都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的,甚至這個世界本身也不存在,只有元素反覆地結合和分離。這種學說使得它的信仰者覺 得輕鬆,因為他們既不必去惹麻煩,也不必在任何控制下約束自己,讓事物自然發展,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都無須感到憂傷或喜悅。這種觀點和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教仍然接受事物的存在,當人仍有執著和煩惱時,這些事物都存在,人也必須端正自己的行為,以免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麻煩。身心是各種造作的作者和承受者,一 直到身心完全消失,這些業與業報才跟著相關的人消失,這意指佛教並不否定一般凡夫及傳統上視為當然的事相,世人可持有自己的觀點,並且根據自己的所知或所學去做事,這些都是凡俗的境界,為了達到超凡的境界就必須超越它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的觀點被稱為「空無見」,意指這種觀點認為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所有我們賦予名字的事物都不存在。這種否定任何事物的「無我觀」,最能 滿足想要為所欲為的人,假如這不會使人變得懶惰,就會讓人做出任何他想做的髒事,因為這種觀點認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這種觀點也可被稱作「斷滅見」 (ucchedaditthi),或虛無主義觀。
4)[波拘陀迦旃延──行為只是元素正向和反向的移換]
  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所提出的學說如下:
  所謂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風、樂、苦和生命力等七種成份的組合體,每一種成份都不能再分離成較小的元素,它自己就是穩定的,沒有人能使它感到痛苦, 或以任何方式改變它,它既聽不見也不能聆聽,既不能愛也不會生氣,也不能做任何事。因此,即使有人砍下另一人的腦袋,或將別人的身體切成大大小小的肉塊, 也不算對人做了任何事,因為沒有人能再切割元素,只能在這些原子間穿透或通過,就如同當刀子切過水一般,只是組成水元素的原子分離,讓刀子通過而已;沒有 人能養育、壓抑、殺害或支持任何人,只有這些元素間正向和反向的移換而已。
  這種觀點和佛教不同,雖然兩者都同樣說到元素的論題。佛教接受人們以此為基礎而互相對待的道德行為,只要執著還存在,佛教就不認為行為只是元素間的穿 進穿出而已。即使當一個人已經不再執著,仍然會覺得那些被規範為是善或惡的行為,就是善或惡的行為,他自己不會執取這些行為,而把它們當作是人、動物、作 者、受者,或會受這些因素影響者的善惡行為。這就好像製造一部汽車時,我們清楚地了解到,汽車只是用各種不同元素所組合起來的,我們不太在意它將帶來的利 益,我們根據情況使用它,但我們心裡不會因太執著它,以致於愚昧地誤將它當作是這個或那個,想像它可能會活起來,甚至因愛戀或關愛它而受苦。
  這種觀點滿足了那些喜歡殺害別人的人,舉例來說,盜匪們互相教導說「殺戮無罪」,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被殺,只是元素被移動到不同的地方而已,這使他們比平時更勇於作惡,印度有些武士團體甚至從古到今都具有這個觀念。
5)[散若耶毘羅提子──任何事物都不能被定義]
  散若耶毘羅提子(Sanjaya Velatthaputta)所講的學說具有下列的原則:
  任何事物既不能被定義,也不能以任何名字來稱呼,因為它不是任何東西。由以下的問答可以得到證明:
  「人死後是否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不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有時重生,有時不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既不重生也非不重生?」
  「不!」
  「人死後是否有時不重生,有時也非不重生?」
  「不!」
  這些例子是用來表示任何東西均不能加以定義。
  這個觀點稱為「不確定論」(Vikkhepaladdhi),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很可能也不很清楚要如何定義這種學說。佛教中有些人或團體也有類似的 不確定論,譬如他們說涅槃可以是有「自我」和「無我」的,或說涅槃既不是有「自我」也不是「無我」的,根本不是任何東西。假如我們要利用這種觀點作為從痛 苦中解脫的有效哲學,就必須了解它的意義,即無須在意任何東西,所有的事物都是不確定的,不能被當作任何事物,每一件事物都必須拋棄,不必恐懼或擔心,這 樣人的心靈才能從一切事物中解脫出來。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相反地,佛教則接受既有的習俗和各種思想、理論的原貌。
  根據佛教中普遍的看法,以上所談論到的學說都被認為是外道。巴利經典的註解家認為他們的觀點嚴重錯誤,巴利經典的《沙門果經》 (Samannaphala Sutta)(這是佛教本身的經典),也有提到尼乾陀若提子,雖然他的學說除了主張有「自我」存在外,其他的教義和佛教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也被註解家歸類為錯誤的觀點。
6)[尼乾陀若提子──消除罪業以證得永恆的「自我」]
  尼乾陀若提(Nigathanataputta)的觀點,就如在巴利經典的《沙門果經》中所記載的,內容如下:
  想要成為解脫繫縛的人,就必須努力以便最終達到四個重要的階位,即以防範罪業的「法」來防範罪業,踐行能夠導致解脫罪業的「法」,以消除罪業的「法」 來消除罪業,經由消除罪業的「法」而達到莊嚴崇高生命的頂點。當他做到這些以後,他就被認為證得「自我」,修行圓滿,獲得永恆和不朽。
  從一開始到現在,這個觀點就和佛教互相抗衡,假如我們讀有關歷史的書籍,或以中立、無偏見的歷史觀來看,而且不只看論釋的佛教書籍,我們將會發現這個 學說的信徒和佛教一樣多,甚至更多。佛陀時代,類似國王的高層人士對這兩種宗教學說同樣尊崇,儘管我們自己的論釋,有故意且過度輕視其他宗教學說的傾向, 但某些地方卻指出這個異端學說,在某些城鎮比佛教擁有更多的弟子和信徒。

II.正方便
[經文] 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cf.cs785: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
[論說] 1.T30,760b
1)欲者,若於是處樂作樂得。
2)精進者,發起加行其心勇悍。
3)策勵者,既勇悍已於彼加行正勤修習。
4)剛決者,發精進已終無懈廢不壞不退。
5)超越者,殷重精進。
6)威勢者,謂過夜分或前一更被服鎧甲當發精進。
7)奮發者,如所被服發勤精進,或更進威猛勇悍。
8)發勤精進,深見彼果所有勝利,故名勇銳。
9)於勤修時,堪能忍受寒等淋瀝,故名勇悍。
10)由善了知前後差別,於其勝上差別證中,深生信順所有精進,名難制伏。
11)於少下劣差別所證進修善中,無怯劣故名無喜足。
12)勵心者,謂於精進所有障處一切煩惱及隨煩惱諸魔事中,頻頻覺察令心靜息。
13)常恒者,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
2.T30,762b
1)欲者,謂為斷除不正作意諸過失故。
2)精進者,謂為斷除緩策勤諸過失故。
3)策勤者,謂為斷除惛沈、掉舉二隨煩惱諸過失故。
4)勇悍者,不自輕蔑故。
5)勇銳者,能抗外敵故。
6)不可制伏者,於少下劣不生喜足故。

III.正念
[經文] 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論說] 1)不懈怠者是正精進。不妄念者是正念。不亂心者是正定。T25640c
2)是中發心有所造作是名精進。繫念緣中是名正念。攝心一處是名正定。T25,677c
3)T26,440c
云何為念?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乃至廣說是名為念。成就最勝常委念支者,謂八支聖道說名常委,此念是彼一支所攝,謂正念支。是故說為成就最勝常委念支。久作久說皆能憶念者,謂由此念於曾更事,不忘不失令心明記,是故記為久作久說皆能憶念。


IV.正定
[經文] 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論說] T30,450c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1)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2)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麁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5)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6)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7)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8)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9)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V.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中,T17657b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八聖道?佛言: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1)云何正見?於所見境,有取、有與、有善惡行、有善惡行所招之果、有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所作之業,乃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見,通達明了,淨修梵行,永斷惑障,所作已辦,到於彼岸,是名正見。
2)云何正思惟?謂以智慧,分別揀擇,令身語意三業無失,離諸過咎,是名正思惟。
3)云何正語?謂能永斷妄言、綺語、惡罵、兩舌,是名正語。
4)云何正業?謂諸有情永離殺生、偷盜、染欲,是名正業。
5)云何正命?謂受世間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為資養,非邪命故,是名正命。
6)云何正精進?謂能勇猛破煩惱魔,常修善行,無有懈怠,是名正精進。
7)云何正念?謂憶過去所修善法,念念攝持,而無錯謬,是名正念。
8)云何正定?謂心能安住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寂然不動,是名正定。

VI.八支聖道的相互關係(T30,444c)
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答:諸聖有學已見迹者,由八支攝行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1.正見
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見。
2.正思惟
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
3.正語
若心趣入諸所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
4.正業
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覩、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鉢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甞,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
5.正命
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若遠離攝正語、業、命,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先已獲得。
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
答:以諸聖者、賢善、正至,長時愛樂、欣慕、悅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故獲得時名聖所愛。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終不故思害眾生命,終不故思不與而取,終不故思行欲邪行,終不非法求衣服等。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於修道時,乃至所有語業、身業、養命事轉,亦得名為正語、業、命。
6.正精進
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名正精進。
7.正念及與正定
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如是一切八支聖道,總立二種:謂無所作及住所作。
無所作者:謂正語、正業、正命。
住所作者,復有二種: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毘鉢舍那。正念、正定是奢摩他。如是清淨正語、業、命為所依止,於時時間修習止觀,能斷諸結,無餘永斷,能得最上阿羅漢果。長時相續名為修道,多時串習斷煩惱故。率爾智生名為見道,暫時智起即能永斷諸煩惱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於修道中方始建立。

VII.八支聖道就是三學(T30,355a)
有八支聖道所攝,令諸苾芻究竟斷結,三種修法。謂修戒、修定、修慧。正語、正業、正命,名為修戒。正念、正定,名為修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名為修慧。

VIII.八支聖道與障(T30,657b)
問:若成就業障,亦成就習氣障耶?設成就習氣障,亦成就業障耶?
答:應作四句。
1.或有成就業障,非習氣障。謂如有一於現法中,於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於前生中,於此種類惡、不善業,不作、不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
2.或有成就習氣障,非業障。謂與此相違。
3.或有俱成就。謂於現法中,於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於前生中,於此種類惡、不善業,亦作、亦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
4.或有俱不成就。謂與此相違。

IX.八支聖道與十業(T30,804b)
於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先造作惡、不善業,亦令增長。於當來世令其雜染。若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不雜染。
云何於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云何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1.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a.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謂如有一,於諸不善身、語、意業纏所發起,能誓遠離,然於能起不正作意,相應無明,猶故發起。
b.又於諸善身、語、意業,受學隨轉。由此因緣,於現法中,於諸煩惱邪欲尋求,所作眾苦,無有差別。彼唯即於此誓受遠離,便生喜足,於現法中,不起聖道,不證涅槃。彼雖如是防護而住,於現法中,暫時不作惡、不善業。然為煩惱、隨眠、纏縛,既終沒已,後有續生,隨所受身,依先業緣,廣起雜染。
2.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a.若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有此差別。謂此依彼誓受遠離,不造新業,故業雖熟,暫觸異熟,尋能變吐。彼唯於此誓受遠離不生喜足,於現法中能起聖道,亦能證得彼果涅槃。
b.彼於爾時乃至有識身相續住,恒受先業所感諸受,於現法中彼有識身乃至壽量未滅盡位,常相續住。壽量若盡,捨有識身,於後命根更不成就。由是因緣,識與一切諸受俱滅後不相續。彼如影受與其識樹皆滅盡故,遍於一切不可施設。
c.彼於爾時由二因緣,先所作業於當來世不能為染。一由煩惱為其助伴令雜染者,無餘斷故。二由依此諸行相續成熟,雜染無餘滅故。
彼於爾時諸有情所,善友意樂相續轉故,名無怨心。
於彼所緣,瞋恚斷故,名無恚心。
於業異熟深見過患增上緣力誓遠離故,名無染心。
已具獲得能對治彼諸聖道故,名無顛倒善解脫心。
彼由如是能具證得六種恒住。若有於彼多所住者,於現法中,雖有種種諸惡、不善業緣間雜,由此遠離一向成善,由是因緣。當知此與先防護住有其差別。


X.中阿含189,聖道經,cf. M. 117T30,339c-340b
1.
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
1.1.邪見
云何邪見?謂此見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自作證成就遊,是謂邪見。
1.2.正見
云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正見。
1.3.正見+正方便+正念
是為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2.
若見邪志是邪志者,是謂正志;若見正志是正志者,亦謂正志。
2.1.邪志
云何邪志?欲念、恚念、害念,是謂邪志。
2.2.正志
云何正志?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正志。
2.3.正見+正方便+正念
是為見邪志是邪志者,是謂正志;見正志是正志者,亦謂正志。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志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3.
若見邪語是邪語者,是謂正語;若見正語是正語者,亦謂正語。
3.1.邪語
云何邪語?妄言、兩舌、麁言、綺語,是謂邪語。
3.2.正語
云何正語,離妄言、兩舌、麁言、綺語,是謂正語。
3.3.正見+正方便+正念
是為見邪語是邪語者,是謂正語;見正語是正語者,亦謂正語。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語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4.
若見邪業是邪業者,是謂正業;若見正業是正業者,亦謂正業。
4.1.邪業
云何邪業?殺生、不與取、邪淫,是謂邪業。
4.2.正業
云何正業?離殺、不與取、邪淫,是謂正業。
4.3.正見+正方便+正念
是為見邪業是邪業者,是謂正業;見正業是正業者,亦謂正業。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業成就正業,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業,成就正業,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業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5.
若見邪命是邪命者,是謂正命;若見正命是正命者,亦謂正命。
5.1.邪命
云何邪命?若有求無滿意,以若干種畜生之咒,邪命存命。彼不如法求衣被,以非法也;不如法求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以非法也,是謂邪命。
5.2.正命
云何正命?若不求無滿意,不以若干種畜生之咒,不邪命存命。彼如法求衣被,則以法也;如法求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則以法也,是謂正命。
5.3.正見+正方便+正念
是為見邪命是邪命者,是謂正命;見正命是正命者,亦謂正命。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命,成就正命,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命,成就正命,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命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6.正方便
云何正方便?比丘者,已生惡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惡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已生善法為住不忘不退,轉增廣布,修習滿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是謂正方便。
7.正念
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
8.正定
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