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謂為主者要謙恭持法,使後輩有所取則也
侍郎尤公謂拙菴曰:昔妙喜中興臨濟之道於凋零之秋,而性尚謙虛,未甞馳騁見理,平生不趨權勢,不苟利養。嘗曰:萬事不可佚豫為,不可奢態持。蓋有利於時,而便於物者。有其過,而無其功者,若縱之奢佚,則不濟矣。不肖佩服斯言,遂為終身之戒。老師昨者遭遇主上留宿觀堂,實為佛法之幸,切冀不倦悲願,使進善之途開明,任眾之道益大,庶幾後生晚輩。不謀近習,各懷遠圖,豈不為叢林之利濟乎(然侍者記聞)。
侍郎尤公謂拙菴曰:昔妙喜中興臨濟之道於凋零之秋,而性尚謙虛,未甞馳騁見理,平生不趨權勢,不苟利養。嘗曰:萬事不可佚豫為,不可奢態持。蓋有利於時,而便於物者。有其過,而無其功者,若縱之奢佚,則不濟矣。不肖佩服斯言,遂為終身之戒。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舉昔言為戒。中興者,謂廢而復興也,如光武中興漢業。昔日玅喜和尚中興臨濟之道,于落末凋零之秋。而所稟之性,其崇尚者唯謙唯虛。雖是見道幽深,而未嘗馳騁自負。生平以來不肯趨承權勢之人,不苟且貪求利養。嘗言:世間萬事不可縱情悅意而為,須用勤勞而作之也。又不可以奢華驕態而持,須是節儉而用之也。世事散漫,原非一種。蓋有一般事業能利于時,而與物相便者。又有一種事務作之祇益其過,而無其功者。若使一皆以奢華佚悅而為,則于事必不濟矣。不肖佩服斯言,遂以為終身之戒。
老師昨者遭遇主上留宿觀堂,實為佛法之幸,切冀不倦悲願,使進善之途開明,任眾之道益大,庶幾後生晚輩。不謀近習,各懷遠圖,豈不為叢林之利濟乎(然侍者記聞)。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勸力行其道。老師昨者遭遇聖上殊恩,留宿于內觀堂,誠為佛法中之大幸事也。切冀莫倦悲心,勿忘慈願,使人間進善之路益見其開明,令衲僧任眾之道愈加其廣大,庶幾後生晚輩各知趨向,自然不謀小近之習,各懷遠大之求,豈不為叢林之利益,而遍濟群生耶?
△述妙喜和尚胸襟豁達為自己大戒,轉以勸行悲濟,為後人法式,真庖丁妙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