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言道人須體本正末,嚴持大法也
自得曰:大智禪師特剏清規,扶救末法比丘不正之弊。由是前賢遵承,拳拳奉行。有教化、有條理、有始終。紹興之末,叢林尚有老成者,能守典刑,不敢斯須而去左右。近年以求失其宗緒,綱不綱,紀不紀。雖有綱紀安得而正諸。故曰:舉一綱,則眾目張。弛一機,則萬事墮。殆乎綱紀不振,叢林不興。惟古人體本以正末,但憂法度之不嚴,不憂學者之失所,其所正在於公。今諸方主者,以私混公,以末正本,上者苟利不以道,下者賊利不以義。上下謬亂,賓主混淆,安得衲子向正而叢林之興乎(與尤侍郎書)。
自得曰:大智禪師特剏清規,扶救末法比丘不正之弊。由是前賢遵承,拳拳奉行。有教化、有條理、有始終。紹興之末,叢林尚有老成者,能守典刑,不敢斯須而去左右。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前賢奉教。曰:大智禪師特特要刱建規矩者,何故?原為扶正末法比丘不正之積弊也。因此先哲遵依承戴,拳拳奉行。于是法門中有教化,上行下效有條理。條,整也。理,治也。始條理,終條理。出孟子。紹興之末,乃宋高宗晚年。叢林尚有老成之人能持先聖典刑,不敢頃刻而捨離于左右也。
近年以求失其宗緒,綱不綱,紀不紀。雖有綱紀安得而正諸。故曰:舉一綱,則眾目張。弛一機,則萬事墮。殆乎綱紀不振,叢林不興。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顯今人失宗。近年以來漸漸消落,失其綱宗壞其紀緒。主法者綱不成綱,眾理之紀不成紀。雖則綱紀仍存,安得有如百丈者再起而正諸乎?所以在主者,舉一綱則眾目自然恢張。若主人弛一機。弛,廢也。則萬機俱成隳壞,危乎!綱紀不能振起,禮法隨亦喪亡,叢林安得而興也。
惟古人體本以正末,但憂法度之不嚴,不憂學者之失所,其所正在於公。今諸方主者,以私混公,以末正本,上者苟利不以道,下者賊利不以義。上下謬亂,賓主混淆,安得衲子向正而叢林之興乎(與尤侍郎書)。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古今差別。惟聖人體究其根本而正其枝末,但憂主人法制禁令不自嚴密,而不必憂學者不得其所守。然其所以正之者,果何在?在于公平正直而已。然今日諸方主法者,全是以私心混公正,假公事濟私情,本末俱成顛倒。在上者,苟求利養而不以道德為心。在下者,賊竊利欲而不知仁義為本。上下俱成謬亂,賓主總是混淆,如是住持安得衲子向正,而致叢林之興盛耶?
△言愈平,意愈厲,如波瀾浩瀚勢不可遏。得力處只在秉公持正,弘道濟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