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禪林寶訓286.見遁跡自持,果熟香飄,無心道大也

286.見遁跡自持,果熟香飄,無心道大也

給事吳公謂簡堂曰:古人灰心泯智於千巖萬壑之間,澗飲木食,若絕意於功名,而一旦奉紫泥之詔,韜光匿跡於負樁賤役之下。初無念於榮達,而卒當傳燈之列,故得之於無心,則其道大,其德宏。計之於有求,則其名卑,其志狹。惟師度量凝遠,繼踵古人,乃能棲遲於筦山一十七年,遂成叢林良器。今之衲子,內無所守,外逐紛華,少遠謀,無大體,故不能扶助宗教,所以不逮師遠矣(高侍者記聞)


給事吳公謂簡堂曰:古人灰心泯智於千巖萬壑之間,澗飲木食,若絕意於功名,而一旦奉紫泥之詔,韜光匿跡於負樁賤役之下。初無念於榮達,而卒當傳燈之列,故得之於無心,則其道大,其德宏。計之於有求,則其名卑,其志狹。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古人無心而道自顯。吳公謂簡堂和尚曰:古之學者死灰其心,泯滅其智,深藏于千巖萬壑之間。從溪澗而飲,以草木為食,何嘗有意于功名利養,及至道成德備,聲名遠播。一旦奉天子紫泥之詔。

紫泥者,天子六璽,皆以武都紫泥以封函匣,使鬼神不敢視也。武都,即今階州,其山水皆赤,故將以為印色。

猶然韜光匿跡,或在負舂賤役之下。本無心於榮達,而後竟當傳燈之列。非有冀望,非是希求,要皆得之于無心,故其道益大,其德愈宏。若使作計以求,則其所得之名返卑,所存之旨轉狹矣。


惟師度量凝遠,繼踵古人,乃能棲遲於筦山一十七年,遂成叢林良器。今之衲子,內無所守,外逐紛華,少遠謀,無大體,故不能扶助宗教,所以不逮師遠矣(高侍者記聞)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證簡師深蓄而德自彰。惟師之度量凝遠,乃可繼續慧命,接踵古人。也遲止息于筦山一十七年,甘守名分,遂成法門之良器。邇來衲子觀其內無實德,而外逐紛華,競爭名利,少有法門遠計,全無教化大體,所以不能扶助宗教。以此輩較之,誠不及師遠矣。

替古人爭豪強,為今人添憎習,誠有忿然不平之感。此正舉其名而指其實,使人知世有所尊、所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