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禪林寶訓280.言人器能自有分定,不可強教也

280.言人器能自有分定,不可強教也

瞎堂遠和尚謂或菴曰:人之才器自有大小,誠不可教。故楮小者不可懷大,綆短者不可汲深。鴟鵂夜撮蚤察秋毫,晝出瞋目之不見丘山,蓋分定也。昔靜南堂傳東山之道,頴悟幽奧深切著明,逮應世住持,所至不振。圓悟先師歸蜀,同範和尚訪之大隨,見靜率略凡百弛廢。先師終不問,回至中路。範曰:靜與公為同參道友,無一言啟迪之何也?先師曰:應世臨眾要在法令為先,法令之行在其智能,能與不能以其素分,豈可教也。範頷之(虎丘記聞)


瞎堂遠和尚謂或菴曰:人之才器自有大小,誠不可教。故楮小者不可懷大,綆短者不可汲深。鴟鵂夜撮蚤察秋毫,晝出瞋目之不見丘山,蓋分定也。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人生本有分定。曰:人生之才力與夫器量,本有大小。賦性已定,豈可教之為大小耶?譬如楮之小者,決不可以包藏大物。楮,乃木之皮,蔡倫將此造紙。綆,取水之繩。繩之短者,豈能汲及其深,出莊子至樂篇。鴟鵂,怪鳥也。鳴之則雨,晝目無所見,夜則能察秋毫,亦出莊子秋水篇。今引以為譬,謂此鳥亦毛羽之屬,何故夜間極黑處,能撮蚤察秋毫。及白日之下,大張其目,即丘山在前亦不能見,此何故也?蓋生成之分定耳。


昔靜南堂傳東山之道,頴悟幽奧深切著明,逮應世住持,所至不振。圓悟先師歸蜀,同範和尚訪之大隨,見靜率略凡百弛廢。先師終不問,回至中路。範曰:靜與公為同參道友,無一言啟迪之何也?先師曰:應世臨眾要在法令為先,法令之行在其智能,能與不能以其素分,豈可教也。範頷之(虎丘記聞)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言既定難以強為,前舉事物作譬,此以人曉之。昔者彭州大隨南堂元靜禪師,閬州玉山大儒趙約仲之子,嗣五祖演禪師,傳東山之道法,可稱穎悟。其幽深奧妙之旨,深切而著明。東山曾印之曰:諸方關楗,無逃子掌握矣。及至出世住持,凡所到處,不能振起東山之道。圓悟先師歸蜀,同覺範和尚訪之大隨,見靜公凡于事大率忽略,而叢林大體百般規條盡皆弛廢。先師知其才器如此,一皆不問。回至中途,範問曰:靜與公為同參道友,昨見他百凡不整,竟無一言啟發開導之,何也?先師曰:大凡應世行道,臨眾領徒,全要在以法令為先。其法令之必行,在乎人之智識能力耳?其能與不能,乃人平素之分定。他非不知,乃不能行也。彼既不能行,我豈能教之哉!範聞而頷之。頷者,意有所領也。

高視闊步,大家氣象,而威嚴濟濟,人孰不知。其奈做不出,真果差一絲毫不得,學者宜自悚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