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教人當知所習,宜崇乎禮也
密菴傑和尚曰:叢林興衰在於禮法,學者美惡在乎俗習。使古之人巢居穴處,澗飲木食,行之於今時,則不可也。使今之人豐衣文采,飯粱囓肥,行之於古時,亦不可也。安有他哉,習不習故。夫人朝夕見者為常,必謂天下事正宜如此。一旦驅之,就彼去此,非獨生疑而不信,將恐亦不從矣。用是觀之,人情安於所習,駭其未見,是其常情,又何足怪(與施司諫書)。
《禪林寶訓筆說》:慶元府天童密菴咸傑禪師,福州鄭氏子,嗣應菴華禪師,南嶽下十七世。曰:大凡叢林之興衰,果何所致也。無他,在于禮法之有無而已。若使主人端正,法令肅齊,上下之情通,而叢林自見其興。苟若返此,必然衰矣。學者之美惡亦非別法,在于風俗之所習。若平時習之于善,則為美。習之于不良,則為惡。彼古之人以巢為居,依穴而處,澗而飲,木而食,皆一時所習,各以為安。若使今人行之,則斷斷乎不能為也。以今人之豐衣文采,飯粱囓肥,必欲使古人亦如是作,更不可也。此豈別有一道,使古今之人大相逕庭之如是耶?非也。總只在人之習與不習之故耳。夫人從朝至暮所見所聞,以為常事,便謂天下之事本當要如是作為,乃是箇當然之事。設若一旦有人驅遣他,卻此豐衣文采,就彼之草衣木食,非獨生疑而不信,將恐必不從其所遣也。用是觀之,人情安于平時所習,驚駭其未見未聞者蓋常情耳,又何足為之怪。
△學者于靜深午夜中,清心返照看我之所習是何等光境?得何等受用?久之,自然寒生骨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