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雜阿含-265

四八(二六五)泡沫,s22.95 pheṇapiṇḍūpama suttaṃ

五陰譬喻經,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T2,501)

佛說水沫所漂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T2,501)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阿毘陀處恆河側。


2.聚沫-諸所有色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3.水泡-諸所有受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4.野馬流動-諸所有想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5.大芭蕉樹-諸所有行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6.幻師-諸所有識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7.重宣此義而說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8.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參考] 類似經句:

1.菩薩本生鬘論:有情無實四大假合,無能比譬虛幻難說,聚沫、浮泡、陽焰、谷響、刻木、懸絲、鏡像、水月。T3,381b

2.普曜經:2.1.是欲無常,不可久保,如是別離,猶如川流,逝而不返。不可久保是誑惑業,猶如空拳欺於嬰孩。羸弱無固,猶如泥坏。不可恃怙,如空中電,須臾已滅。又此境界無有真實,愚冥之士以此為安,而見侵欺。如水上泡,適起便滅,處在顛倒。亦如聚沫幻化臥夢,五樂無足,猶海吞流,渴飲鹹水,增其疾患。欲之無常,惟智能覺,愚人不解,猶盲投谷。T3,506a

2.2.明士達之,色如聚沫,痛痒如泡,思想如芭蕉,行亦如夢,識喻如幻,三界如化,一切無常不可久保。T3,533a

3.方廣大莊嚴經:

3.1.貪欲皆無常,虛假猶如夢,如幻如陽炎,如電如聚沫。貪欲無厭足,如渴飲鹹水,若得出世智,乃可為知足。天女共相娛,譬如集戲場,同會城邑中,暫聚便離散。有為非常伴,亦非親善友,唯除離垢行,無有恒隨逐。T3,545b

3.2.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是無常、苦、空、無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無有堅,想如所夢為虛妄見,識如幻化從顛倒起,三界不實一切無常。T3,613a

4.佛本行經:汝諦覺是,色如聚沫,覺意如泡,相如光炎,行如芭蕉,識法如幻。諸根無力,形體相因,猶如華合,覺世無常。譬如野馬,吾我無有,亦無堅要,合會有離。T4,63a

5.大智度論:

5.1.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T25,103b

5.2.佛言:菩薩住禪波羅蜜,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泡,觀想如野馬,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作是觀時,見五眾無堅固相,作是念:割我者誰?截我者誰?誰受?誰想?誰行?誰識?誰罵者?誰受罵者?誰生瞋恚?是為菩薩住禪波羅蜜取羼提波羅蜜。T25,627a

6.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色是我所,彼若聚沫因緣合會,無數物成就漸漸集聚,所持不牢性劣弱,不得久住。饒諸怨家,親近怨家,作如是色愛著,色欲因緣合會,更樂色、味、香根。如是無數物色之根本,處母胞胎,處胎長大,年壽時過。當於爾時漸漸前進,集聚一處,有男女傷,知有眾生處所,眾生不牢固形,牢固相應因緣性弱,造作諸行。化若干種怨家集聚,必當壞敗。有力怨家常被繫縛,必當壞敗。自性住親近怨家,故曰色如聚沫

痛如水泡者,彼如水中泡潤雨與風合成,如是吾我痛者。諸根境界與識等生,故曰痛如水泡。

想如野馬者,彼如野馬。盛夏炎暑無有雲蔽,亦無風塵。無有漿水便起水想,如是作吾我想者,皆是幻惑眾生悉是顛倒。故曰想如野馬。

行如芭蕉者,彼如芭蕉樹極峻高大,皮皮相纏中無有實,如是吾我者不得久住,作若干種行,然無有實皆不牢固。故曰:行如芭蕉。

識法如幻者,彼如幻師,無眾生謂有眾生想,吾我識如是。故曰識如幻法。T28, 767c

7.瑜伽師地論:

7.1.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曰親之所說。T30, 363b

7.2.又當了知,同於幻、夢、光、影、谷響、水月、影像及變化等。猶如聚沫、猶如水泡、猶如陽焰、猶如芭蕉、如狂、如醉、如害、如怨、如飲尿友喻、如假子喻毒蛇篋,是空、無願,遠離、無取、虛偽、不堅。如是等類差別無量。T30, 706b

7.3.當知於所知事,有七種如實通達智行:一、已得智,二、未得智,三、無顛倒智,四、是處非有知非有智,五、是處所餘知不空智,六、苦不淨智,七、速滅壞智。

又由十五種相覺了諸行,能速斷滅一切行愚。何等十五?謂水界所生故,無我似我而顯現故,不住隨欲而造作故,覺了諸色猶如聚沫。三和合生相似法故,如雲、地、雨和合方便,覺了諸受喻若浮泡。於所知境,能顯,能燒,能使迷亂相似法故,覺了諸想同於陽焰。薩迦耶見根本斷故,多品自體因差別故,剎那量後時無暫停相似法故,覺了諸行譬芭蕉柱。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故,覺了諸識方於幻事。T30,781c

8.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如佛所說: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以何義故,色如聚沫乃至識如幻化?以無我故,離淨故,少味故,不堅故,不實故。T31, 667a

9.成實論:水沫經中佛說:若人見水聚沫,諦觀察之,知非真實。比丘亦爾,若正觀色陰,即知虛誑、無牢、無堅、敗壞之相。觀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亦復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義。所以者何?眼見水沫,消時還無,泡等亦爾。故知諸陰非真實有。T32, 333b

10.大乘密嚴經,卷1:善男子!色無覺知、無有思慮,生已必滅,同於草木、瓦石之類,微塵集成,如水聚沫。受以二法和合而生,猶如浮泡、瓶、衣等。想亦二和合因緣所生,如熱時焰,譬如盛熱地氣蒸涌,照以日光,如水波浪。諸鳥獸等為渴所逼,遠而見之,生真水解,想亦如是,無有體性,虛妄不實。分別智者如有性見各別體相名字可得,定者審觀,猶如兔角、石女兒等,但有假名,初無實義,如夢中色,唯想妄見,寤即非有。無明夢中,見男女等種種之色,成於正覺即無所見。譬如芭蕉皮葉既除,中無有實,行亦如是,離於身境即無體性。識如幻事,虛偽不實,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以草木等物,幻作於人及諸象、馬種種形體,具足莊嚴,愚幻貪求,非明智者。識亦如是,依餘而住,而異分別,謂能、所取二種而生。若自了知,即皆轉滅,是故無體同於幻事。T16, 724b


II.觀色如聚沫

[經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解說] bhagavā etadavoca: seyyathāpi bhikkhave, ayaṃ gaṃgānadī mahantaṃ pheṇapiṇḍaṃ āvaheyya. (s22.95) 世尊說此:諸比丘!譬如此恒河引起大聚沫。

tam enaṃ cakkhumā puriso passeyya nijjhāyeyya yoniso upaparikkheyya, (s22.95) 明目士夫觀察、審慮、如理觀察。

tassa taṃ passato nijjhāyato yoniso upaparikkhato rittakaññeva khāyeyya kucchakaññeva khāyeyya, asārakaññeva khāyeyya. kiṃ hi siyā bhikkhave, pheṇapiṇḍe sāro? (s22.95) 觀察、審慮、如理觀察時,見到僅僅是虛、偽、無實。彼聚沫中如何堅實?

[論說] 1.水界所生故,無我似我而顯現故,不住隨欲而造作故,覺了諸色猶如聚沫。T30,781c

2.色如聚沫者,速增減故,水界生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捼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物,是故說言不可揉捼。又實非聚似聚顯現,能發起一有情解故。T30,768c

3.觀察者,此說於慧。言審慮者,說三摩地。如理觀察者,此說二法無顛倒轉。T30,768c

4.實無有而顯現者,謂於此中實無樂故。者,空無我故。者,不淨故。不堅者,無常故。此則顯示無四顛倒。T30,768c

[參考] 1.嗚呼大悲師,演說正妙法,此身如聚沫,於義無有實。向者美女色,今將何所在,生死極可捨,愚人而貪著。T2,164b

2.阿毘曇八犍度論,卷30:知身如聚沫者,如彼沫聚無力羸、虛空不堅,五盛陰如是,無力羸、虛空不堅,故曰知身如聚沫也。T26, 916c


III.觀受如水泡

[經文]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saradasamaye thullaphusitake deve vassante udake udakabubbuḷaṃ1uppajjati ceva nirujjhati ca. (s22.95)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

kiṃ hi siyā bhikkhave, udakabubbuḷe sāro? (s22.95) 彼水泡中如何堅實?

[論說] 1.三和合生相似法故,如雲、地、雨和合方便,覺了諸受喻若浮泡。T30,781c

2.受喻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謂諸根彼生依故。言如雲者,謂諸境界。言如雨者,所謂諸識。如雨擊者,所謂諸觸。如浮泡者,所謂諸受速疾,起謝不堅住故。T30,768c


IV.觀想如野馬

[經文]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gimhānaṃ pacchime māse ṭhite majjhantike kāle marīcikā phandati. (s22.95)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

[論說] 1.於所知境,能顯,能燒,能使迷亂相似法故,覺了諸想同於陽焰。T30,781c

2.想同陽焰者,颷動性故,無量種相變易生故,令於所緣發顛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相成差別故。T30,768c

3.阿毘曇八犍度論,卷30:覺法如野馬,如野馬者。從日光出,不久彈指頃不住,本無忽有,設有便盡。五盛陰如是斯,須彈指頃不住,本無忽有,設有便盡。故曰:覺法如野馬也。T26, 916c


V.觀行如芭蕉

[經文]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puriso sāratthiko sāragavesī sārapariyesanaṃ caramāno tiṇhaṃ kuṭhāriṃ ādāya vanaṃ paviseyya, (s22.95)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

so tattha passeyya mahantaṃ kadalikkhandhaṃ ujuṃ navaṃ akukkukajātaṃ tamenaṃ mūle chindeyya, mūle chetvā agge chindeyya, agge chetvā pattavaṭṭiṃ vinibbhujeyya, so tattha pattavaṭṭiṃ vinibbhujanto pheggumpi nādhigaccheyya. (s22.95)見大芭蕉樹,[*]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

[論說] 1.薩迦耶見根本斷故,多品自體因差別故,剎那量後時無暫停相似法故,覺了諸行譬芭蕉柱。T30,781c

2. 云何行類芭蕉?如明眼人者,謂聖弟子。言利刃者,謂妙慧刀。言入林者,謂於五趣舉意,攀緣種種自性眾苦差別同樹法故。為取端直芭蕉柱者,謂為作者、受者、我見。截其根者,謂斷我見。齣折葉者,委細簡擇,唯有種種思等諸行差別法故。彼於其中都無所獲者,謂彼經時無堅住故,何況堅實者?何況有餘常、恒、實、我、作者、受者,而可得見。T30,768c


VI.觀識如幻

[經文]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māyākāro vā māyākārantevāsī vā catummahāpathe māyāṃ vidaṃseyya, (s22.95)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論說] 1.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故,覺了諸識方於幻事。T30,781c

2.云何識如幻事?言幻士者,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道者,住四識住。造作四種幻化事者,謂象、馬等。如象身等雖現可見,而無真實象身等事。如是應知: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識住,雖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見,然無真實我性可得。又識於內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像。T30,768c


VII.世尊說偈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解說] idam avoca bhagavā. idaṃ vatvā sugato athāparaṃ etadavoca satthā: (s22.95)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 pheṇapiṇḍūpamaṃ rūpaṃ vedanā bubbuḷupamā marīcikūpamā saññā saṃkhārā kadalūpamā, māyūpamañca viññāṇaṃdesitādiccabandhunā.(s22.95)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增壹阿含:是時,尊者多耆奢便說此偈: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最勝所說。思惟此已,盡觀諸行,皆悉空寂,無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說,當滅三法,見色不淨。此身如是,幻偽不真,此名害法,五陰不牢。已解不真,今還上跡。T2, 0701b

2. yathā yathā nijjhāyati yoniso upaparikkhati, rittakaṃ tucchakaṃ hoti. yo naṃ passati yoniso. (s22.95)如如思惟,如理觀察,無實不堅固,彼如理見此。

3. yo imaṃ kāyaṃ ārabbha bhūripaññena desitaṃ,pahānaṃ tiṇṇaṃ dhammānaṃ rūpaṃ passatha chaḍḍitaṃ. (s22.95)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4. āyu usmā ca viññāṇaṃ yadā kāyaṃ jahantimaṃ apaviddho tadā seti parabhattaṃ acetanaṃ. (s22.95)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5. etādisāyaṃ santāno māyāyaṃ bālalāpinī, vadhako eso akkhāto sāro ettha na vijjati. (s22.95)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6. evaṃ khandhe avekkheyya bhikkhu āraddhavīriyo, divā vā yadi vā rattiṃ sampajāno paṭissato. (s22.95)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jaheyya sabbasaṃyogaṃ kareyya saraṇattano, careyyādittasīsova patthayaṃ accutaṃ padanti. (s22.95)應斷一切結,為己歸依處,猶如燃頭想,應希不動境。


VIII.八種觀

[經文] 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參考] 1.cs.104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cs.110諸比丘!於色當觀無我。受、想、行、識當觀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3.cs.291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端政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彼愛則離。愛離故,億波提離。億波提離故,則苦離。苦離故,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離。

4.cs.864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5.cs.1175於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見,得見清淨。

6.大智度論,卷11:佛弟子八種觀: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入體、惱患。是八種觀入四聖諦中,為十六行之四。T25, 138a

7.大智度論,卷54:觀色無常、苦、空、無我,如先說。觀五眾,能生諸惱,故言如病。有人聞五眾如病,謂為輕微故,言如癰疽。有人以癰疽雖難愈猶或可差,故言如箭鏑入體,不可得出。有人以箭鏑在體,雖沈深難拔,良方妙術,猶可令出,故言常痛惱。如人著衰,常有不吉。五眾亦如是,若人隨逐則無安隱。以有衰故,常懷憂怖。是五眾如與師子、虎、狼共住,常懷憂畏。是五眾無常、虛誑等過,故常不安隱。問曰:五眾但有此十五種惡,更有餘事?

答曰:略說則十五,廣說則無量、無邊。如雜阿含中呵五眾有百種罪過。

問曰:何以常說無常、苦、空、無我,或時說八事如病、如癰疽等。餘七事少有說處?答曰:人有上、中、下。為利根故說四,即入苦諦。中根者說四,則不能生厭心。說如病、如癰等八事,則生厭心。鈍根人聞是八事猶不生厭,更為說痛惱等七事,然後乃厭。利根易度故,常多說四事。鈍根人時有可度者故,希說餘事。上八事名為聖行,餘七事凡夫、聖人共行。初四入十六聖行故。T25, 443c

8.瑜伽師地論,卷68:正見差別略有十一:謂如病見、如癰見、乃至無我見、結見、離繫見、能離結見。於四種行如其次第有四種見:謂於諸煩惱纏俱行行中,於煩惱隨眠俱行行中,於愛味俱行行中,於過患俱行行中。次第觀為如病、如癰、如箭、如障。若於諸行觀為生滅,名無常見。觀為三苦之所隨逐,名為苦見。觀彼遠離餘我我所,名為空見。觀彼諸行體性非我及我所相,名無我見。如是八種,是緣苦諦正見。若於集諦觀為因、集、生、緣,名為結見,由彼集諦於苦諦中起雜染結故。若於滅諦觀滅、靜、妙、離,名離繫見,由彼滅諦一切煩惱及依離繫所顯故。若於道諦觀道、如、行、出,名能離結見。由彼道諦究竟能離結縛所顯故。

問:若先起無常、苦、空、無我見,後方起如病、如癰、如箭、如障見。何緣此中先說如病等見?

答:此中,依已得道補特伽羅說彼為先。何以故?已得聖道諸有學者,由增上意樂,於諸取蘊,觀為如病乃至如障。如是觀已,為斷餘結。復起上位清淨無常見乃至無我見。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常等見:一是如病等見,所依不清淨見。以此為先,此為引導,為欲獲得所未得故。二是如病等見,能依清淨見。已得如病等見,復令增長,及為得心善解脫故。如是十一正見中,空行、無我行見,名為空行。餘行見,名無願行。一行見,名無相行,謂於滅諦離繫行見。

復次,於修道中,一切出世間道緣四諦為境,當知皆能對治三界一切煩惱。何以故?由諸有學已見迹者,先由法智、類智,於現、不現一切行中起現觀已,後於修道攝一切行,總為一團、一分、一聚,以無常等行次第觀察。而不分別此是欲行、此是色行、此無色行、此是現見、此非現見。是故當知,於修道中諸出世道所攝聖道,能總對治下地上地一切煩惱。

復次,彼諸聖者,於修道中由出世道而昇進時,多分以無相行,數數作意思惟無相。何以故?由此作意,最能引發現法樂住,斷煩惱故。T30, 674c

9.瑜伽師地論,卷86:於諸行中如理修者,有四勝進,謂勝進想略有三種:一未得為得,二未會為會,三未證為證。若為獲得現法樂住,名第四勝進。最初能得先所未得預流果故,當知是名未得為得。即此為依,復能契會上學果故,當知是名未會為會。即此為依,復能證得阿羅漢果,於諸惑斷能作證故,當知是名未證為證。若已證得阿羅漢果,更無未得為得乃至未證為證故,正勤修習但為現法樂住。正勤修習,又依自義有三勝進想:謂於諸行中厭背想、過患想、實義想。厭背想者,復有四行:謂於諸行思惟如病、如癰、如箭、惱害。如病者,謂如有一因界錯亂所生病苦,修厭背想。如癰者,謂如有一因於先業所生癰苦,修厭背想。如箭者,謂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厭背想。惱害者,謂於親財等匱乏中因自邪計所生諸苦,修厭背想。如是名為修觀行者於諸行中修厭背想。過患想者,復有二行:謂於諸行思惟無常,及思惟苦。實義想者,亦有二行:謂於諸行思惟空性及無我性。此中先於過患想及實義想正修習已,然後方能住厭背想。當知此中先說其果,後說其因。T30, 779b

10.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修云何?略說有四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生惡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種修差別相,隨其所應,依四正斷說。

為得故修,名為得修。由此修力得所未得諸善法故。

習即是修,名為習修。由此修力數習已,得諸善法故。

為除故修,名除去修。由此修力,除去現行位諸不善法故。

修習對治,名對治修。對治未來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

又道生時能安立自習氣,是名得修。從此種類展轉增盛,相續生故。

又即此道現前修習,是名習修。由即此道現前行故。

又即此道現在前時能捨自障,是名除去修。由此能滅自所對治麁重障故。

又即此道既捨自障,又令彼未來住不生法中,是名對治修。由已得轉依,於未來世安置彼障令住不生法故。

又由具四種對治故,名對治修,謂厭壞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

厭壞對治者,於有漏諸行見多過患,謂以如病、如癰等行,厭壞五取蘊故。

斷對治者,謂方便及無間道。由彼能斷諸煩惱故。

持對治者,謂解脫道。由彼任持斷得故。

遠分對治者,謂此後諸道。由彼令先所斷煩惱轉遠離故。如是四種對治差別。是前對治修差別義。T31, 738a


IX.異譯本對讀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阿毘陀處恆河側。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靡勝國。

[]聞如是,一時婆迦婆在阿迎闍(波斯匿王所造觀也)恒水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2.聚沫-諸所有色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 度河津,見中大沫聚隨水流,即告比丘言: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隨水流。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非有、虛無、不實,速消歸盡。所以者何?沫無強故。

[] 時有大聚沫為水所漂。世尊見已,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此沫聚為恒水所漂不?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世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見已,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水聚沫何可依怙?


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 如是,比丘!一切所色,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此,當熟省、視觀,其不有、虛無、不實,但病、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色之性無有強。

[] 如是諸所有色,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見已,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空無所有亦不堅固。此色陰有何堅固?


3.水泡-諸所有受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 譬如,比丘!天雨渧水一泡適起,一泡即滅。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非有、虛無、不實、速消歸盡。所以者何?泡無強故。

[] 譬如,夏雨有泡現,或有生者,或有滅者。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見已,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猶如此水沫有何堅固?


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 如是,比丘!一切所痛,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知,當熟省、視觀,其不有、虛無、不實,但病、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痛之性無有強。

[] 如是此身中痛,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痛陰中有何堅固?


4.野馬流動-諸所有想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 譬如,比丘!季夏盛熱日中之炎。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非有、虛無、不實、速消歸盡。所以者何?炎無強故。

[] 譬若夏後日日正中,無有雲曀,野馬熾盛。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則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野馬有何堅固?


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 如是,比丘!一切所想,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是,當熟省、視觀,其不有、虛無、不實,但婬、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想之性無有強。

[] 如是諸所有想,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想陰中有何堅固?


5.大芭蕉樹-諸所有行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液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 譬如,比丘!求良材,擔斧,入林,見大芭蕉鴻直不曲,因斷其本,斬其末,劈其葉,理分分[-+]而解之。中了無心,何有牢固?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非有、虛無、不實、速消歸盡。所以者何?彼芭蕉無強故。

[] 譬如,有人從城郭村落出,求堅固彼器,便往大叢樹中。若見芭蕉樹,生茂盛好,人見者歡喜,獨生無枝葉。若斷其根,作三四段,在處皮處皮剝却,欲求實不可得,況欲得堅固?彼有目士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芭蕉樹有何堅固?


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 如是,比丘!一切所行,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此,當熟省、視知,其不有、虛無、不實,但婬、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行之性無有強。

[] 如是諸所有行,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行陰中有何堅固?


6.幻師-諸所有識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 譬如,比丘!幻師與幻弟子於四衢道大人眾中,現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馬、車乘步從。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非有、虛無、不實、無形化盡。所以者何?幻無強故。

[] 譬如,黠慧幻師及幻師弟子在眾人前,自現幻術。若有目士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幻術有何堅固?


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 如是,比丘!一切所識,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此,當熟省、視觀,其不有、虛無、不實,但婬、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識之性無有強。

[] 如是諸所有識,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識陰有何堅固?


7.重宣此義而說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 於是佛說偈言:

沫聚喻於色,痛如水中泡,想譬熱時炎,行為若芭蕉,夫幻喻如識,諸佛說若此。

[]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色如彼聚沫,痛如彼水泡,想如夏野馬,行如芭蕉樹,識如彼幻術,最勝之所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 當為觀是要,熟省而思惟,空虛之為審,不覩其有常。

[] 若能諦觀察,思惟而分別,空亦無所有,若能作是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 欲見陰當爾,真智說皆然,三事斷絕時,知身無所直。

[] 諦察此身中,大智之所說,當滅此三法,能捨除去色。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 命氣溫燸識,捨身而轉逝,當其死臥地,猶草無所知。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 觀其狀如是,但幻而愚貪,心心為無安,亦無有牢強。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知五陰如此,比丘宜精勤,是以當晝夜,自覺念正智,受行寂滅道,行除最安樂。

[] 此行亦如是,幻師不真術。


8.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如是,比丘聞皆歡喜。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X.帕奧禪師,轉正法輪p.112

如何實際地修行呢?我想依據《泡沫譬喻經》(Phenapindupama Sutta)來解釋觀照十一種五取蘊為無常、苦、無我的方法。請聽經文:

一時世尊住在恆河岸邊的阿毗陀處(Ayojjha)。當世尊第一次來到阿毗陀處時,那裡的居士供養一座僧寺給世尊及僧團居住。

當世尊居住在那裡時,有一天傍晚他從所住的香舍出來,坐在恆河岸邊。他見到一大團泡沫順著河水流過來,心裡想:「我要講述關於五蘊的開示。」於是他對圍坐在他身邊的眾比丘說:

「諸比丘,假設恆河上漂著一大團泡沫,一個視力良好的人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那團泡沫對此人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一團泡沫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同樣地,諸比丘,無論是那一種色:過去的、未來的或現在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比丘都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色對比丘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色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

佛陀說這個譬喻的用意何在呢?

我們必須考慮以下的幾個要點:

1、 首先,他用泡沫空虛、沒有實體的本質來比喻色法空洞、沒有實體的本質。如果你修成四界分別觀,就會親自見到我們所執著的這個身體事實上是沒有實體與實質的。身體只是由極端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集團而已;這種微粒稱為色聚。而色聚又是由剎那生滅的究竟色法所組成的。就像當我們試著要握住泡沫時,泡沫會立刻破滅,同樣地,我們身體裡的這些色聚一生起後就立刻解體、消逝。新生起的色聚取代了舊的,然後同樣地立刻消逝。正如我們不可能隨自己的意願而塑造泡沫,同樣地,構成我們身體的色法也不是我們意志所能控制的,沒有恆常的實質或自我存在。事實上色是無常、苦、無我的。

2、 當佛陀見到泡沫順流而下時,他知道泡沫隨時都可能破碎,而且何時破碎是難以預料的。同樣地,深思之後我們知道身體終有一天會瓦解、粉碎,而且我們無法控制使它何時發生。正如隨著河水漂流的泡沫一般,我們都隨著自己的業而在生死輪迴中漂流,不知何時生命會結束。既然我們對此事絲毫不能作主,我們又豈能認定色是常或我呢?

色取蘊並不是無因而自然產生的;它們生起之因緣如下:

1、 眼淨色、耳淨色、命根色等業生色依靠五種過去因(無明、愛、取、行、業)而生起。

2、 心生色依靠受、想、行、識這四種名蘊而生起;而四種名蘊又是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

3、 時節生色由火界所產生,而火界是色蘊當中的一項。

4、 食生色由食素所產生,食素也是色蘊當中的一項。

佛陀就是如此解釋色取蘊。佛陀接著開示如下:

「諸比丘,假設在雨季最後一個月下雨的時候,大顆的雨滴直線落下,水面上有水泡生起與破裂。一個視力良好的人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水泡對此人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水泡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同樣地,諸比丘,無論是那一種受:過去的、未來的或現在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比丘都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受對比丘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受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

佛陀以這個譬喻來表達什麼呢?

受的特相是領受與體驗目標(所緣)。受可分為樂受、苦受及捨受這三種。正如水泡是脆弱的、無法掌握的、一生即滅的,同樣地,受也是瞬間生滅的、無法被認定為恆常與穩定的。正如水泡在水面上生起,不久即滅,受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一彈指之間就有一萬億個受生滅過去。正如水泡依靠因緣而生起,同樣地,受依靠過去與現在的因緣而生起。受賴以生起的過去因緣是什麼呢?那就是無明、愛、取、行與業。受的現在因緣是什麼呢?那就是依處、目標與接觸。受不能獨立生起,必須依靠依處、接觸目標而與相應的名法同時生起。其餘的名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同樣的道理,都不能獨立生起,必須依靠過去與現在的因緣才能生起。

這是佛陀對受取蘊的解釋。

佛陀接著開示說:

「諸比丘,假設在熱季最後一個月裡的正午時分,有閃動搖晃的海市蜃樓產生。一個視力良好的人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那海市蜃樓對此人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海市蜃樓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同樣地,諸比丘,無論是那一種想:過去的、未來的或現在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比丘都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想對比丘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想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

佛陀藉著這個譬喻來表達什麼呢?

想的特相是標誌及認識目標(所緣),以便再次遇到相同的目標時能夠認得它。想就像海市蜃樓一般,因為它是無法達到的、無法掌握的。它只是一種心所,沒有真正的實體,依靠因緣條件而變異,對一個人而言是一種情況,對另一個人而言又是另一種情況。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無我及不淨的;但是凡夫受到無明的影響,把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及所知的目標(所緣)都標誌為常、樂、我、淨。這稱為「顛倒想」。正如海市蜃樓蒙騙大眾,同樣地,想使人們相信不淨、苦、無常的事物是美麗、快樂、恆常的。

這是佛陀對想取蘊的解釋。

佛陀繼續開示說:

「諸比丘,假設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帶著一把鋒利的斧頭進入森林中。他見到一大棵芭蕉樹,挺直、新綠、還沒有長出果蕾。他從樹幹的基部將芭蕉樹砍倒,砍掉頂端的樹葉,然後一層層地剝開樹幹。當他逐層地剝開樹幹時,他甚至無法發現軟木材,更不用說心材。一個視力良好的人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那棵芭蕉樹對此人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芭蕉樹幹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同樣地,諸比丘,無論是那一種行:過去的、未來的或現在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比丘都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行對比丘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行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

佛陀藉著這個譬喻來說明什麼呢?

正如芭蕉樹幹是許多層鞘的組合體,每一層都有它自己的特相;同樣地,行蘊是許多心所的組合體,每一個心所都有自己的特相與作用。

心所有五十二種,它們與心同時生起,同時壞滅,依靠同樣的依處,緣取同樣的目標,藉著執行各自特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認知目標。在它們當中,受是受取蘊,想是想取蘊,其餘的五十種心所是行取蘊。有些心所同在一個心識剎那中生起,但並非所有的心所都是如此。舉安般初禪而言,安般初禪裡的禪心是色界善心,在每一個心識剎那中有三十四個名法存在。其中的受是樂受,是受蘊;想是對安般禪相的印象,是想蘊;識是認知安般禪相,是識蘊;其餘的三十一個心所是行蘊。行蘊當中的思是決定善、不善名法產生果報強弱的最顯著因素,意即:若造業時思愈強,所結成的果報就愈強。此外,行蘊中還包括一般的心所,如一境性與作意;善心所,如信、精進與無貪;不善心所,如愚痴、貪欲、瞋恨、邪見等。由於禪心是善心,因此當中沒有不善心所存在。上述這些名法都在同一個心識剎那中生起,然後就消逝無蹤,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它們依靠過去因緣與現在因緣而生起,而非無端端地生起,因此它們完全沒有恆常的自我或主宰的本質。

這是佛陀對行取蘊的解釋。

佛陀繼續開示說:

「諸比丘,假設一個魔術師或魔術師的學徒在十字路口表演魔術。一個視力良好的人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那魔術對此人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魔術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同樣地,諸比丘,無論是那一種識:過去的、未來的或現在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比丘都視察它、深思它、仔細地研究它,於是識對比丘而言是空的、虛的、沒有實體的,因為識當中那裡能有什麼實體存在呢?」

佛陀舉出這個譬喻的含意是什麼呢?

識的特相是認知目標(所緣)。如果從識會欺騙人、使人生起邪見的角度來看,識就像魔術一樣。例如,它帶給人如此的錯誤印象:來來去去、站立坐臥的那個人一直擁有同樣的身心。然而,事實上在那些行動當中身心剎那剎那間都在變化,並不是同樣的。看時是看時的身心,聽時是聽時的身心,思考時是思考時的身心,各不相同。這些心識的生起不是意志所能主宰的。我們無法決定:「我要看,我要聽」等,因為識依靠過去因緣與現在因緣而生起。

例如,當顏色同時撞擊眼門(眼淨色)與意門(有分心)時,眼識就在眼門心路過程中生起而執行看的作用;眼識生起的過去因是無明、愛、取、行、業;現在因是顏色、眼根(眼淨色)、接觸、光明與作意。這些只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現象而已,沒有一個「我」在操縱看的過程。即使我們決心不使識生起,而刻意地毀壞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心中還是會有目標出現,因而意識還是會生起。如此,就像其他種取蘊一樣,識取蘊也是因緣所生的,沒有恆常的自我存在。

我想舉例說明:假設有一個人,他親愛的兒子走失了。由於過度的思念,他會如此想:「哦!我可憐的兒子已經死了,好痛苦啊!我的心日夜都充滿愁、悲、憂、惱,如此已經過了好幾個月。我將不可能再快樂起來。」

又有這樣的人,具有豐富的物理學常識,並且以自己的知識為傲。當他與一般人談論物理學之後,就如此說:「哦!我的心力是多麼強啊!不像別人的心那樣無能。我比別人擁有更豐富的知識與領會。」

為什麼人們會那樣想呢?因為他們相信心是恆常的,不了解心是依靠過去與現在的因緣而生滅的。

現在,如果有人告訴上述那個悲傷的人說他已經中了一百萬元的彩券,他是否還會如此想:「我的心充滿愁、悲、憂、惱,我將不可能再快樂起來。」?我想不會的,因為悲傷與快樂都不是恆常的,只會隨著因緣而生滅。

再者,如果上述那個以學識為傲的人與博通哲學的智者談論哲學時,他是否還會如此說:「哦!我的心力是多麼強啊!不像別人的心那樣無能。我比別人擁有更豐富的知識與領會。」?我想不會的,因為當因緣條件改變時,心識就隨著改變。

佛陀以五種譬喻分別地解釋五蘊,有系統地顯示五取蘊當中的每一取蘊都是空虛的、沒有實體的、沒有本然的自我。既然眾生純粹只是由五取蘊所構成,別無他物,那麼眾生中那裡能有實質或恆常的自我存在呢?這是佛陀在《泡沫譬喻經》中所開示,觀照十一種五蘊為無常、苦、無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