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雜阿含-272

五五(二七二)無相;s22.80 piṇḍolya suttaṃ; cm.140 = 5-7

cf. 1.cm.140中阿含大品至邊經 (T1,647a)

2.小部‧如是語經(It. 91. jīvita ◎淨命自活)

唐‧玄奘譯本事經卷四(大十七‧六八二上)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中阿含]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2.世尊責諸比丘

爾時、眾中有少諍事,世尊責諸比丘故,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出,攝舉衣鉢,洗足,入安陀林,坐一樹下,獨靜思惟。作是念:眾中有少諍事,我責諸比丘。然彼眾中,多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我已長夜於諸比丘生哀愍心,今當復還攝取彼眾,以哀愍故。


3.大梵天

時大梵王知佛心念,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住於佛前,而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責諸比丘,以少諍事故。於彼眾中,多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世尊長夜哀愍攝受眾僧,善哉世尊!願今當還攝諸比丘!爾時,世尊心已垂愍梵天故,默然而許。時大梵天知佛世尊默然已許,為佛作禮,右繞三匝,忽然不現。

4.表現微相

爾時世尊,大梵天王還去未久,即還祇樹給孤獨園。敷尼師檀,斂身正坐,表現微相,令諸比丘敢來奉見。時諸比丘來詣佛所,懷慚愧色,前禮佛足,卻坐一面。


5.為求勝義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出家之人,卑下活命,剃髮持鉢,家家乞食,如被禁咒。所以然者,為求勝義故,為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究竟苦邊故。諸善男子!汝不為王、賊所使,非負債人,不為恐怖,不為失命而出家,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比丘白佛:實爾,世尊!佛告比丘:汝等比丘為如是勝義而出家,云何於中,猶復有一愚癡凡夫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諸根迷亂!

[中阿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生活中下極至邊,謂行乞食。世間大諱,謂為禿頭手擎鉢行,彼族姓子為義故受。所以者何?以厭患生老病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或得此淳具足大苦陰邊。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學道耶?

時,諸比丘白曰:如是。世尊復告諸比丘曰:彼愚癡人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


6.從闇而入闇

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復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還復取惡。我說此譬,凡愚比丘亦復如是。

[中阿含] 猶人以墨浣墨所汙,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濁除濁,以廁除廁,但增其穢,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謂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


7.焚尸火燼

又復譬如焚尸火燼,捐棄塚間,不為樵伐之所採拾。我說此譬,愚癡凡夫比丘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諸根散亂,亦復如是。

[中阿含] 猶無事處燒人殘木,彼火燼者,非無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謂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愚癡失欲樂,復失沙門義,俱忘失二邊,猶燒殘火燼。猶如無事處,燒人殘火燼,無事、村不用,人著欲亦然,猶燒殘火燼,俱忘失二邊。


8.三覺由想而起

比丘!有三不善覺法,何等為三?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無量種種,貪想、恚想、害想,諸不善覺從此而生。


9.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

比丘!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善男子、善女人信樂出家,修習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已,住甘露門,乃至究竟甘露、涅槃。


10.三見

我不說此甘露涅槃,依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


11.無所取者自覺涅槃

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世間頗有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思惟已,都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若取受、想、行、識,則有罪過。作是知已,於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2.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中阿含]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師所作事

[論說]大師於諸聲聞,略有五種師所作事:一者、正折伏,二者、正攝受,三者、正訶責,四者、正說雜染,五者、正說清淨。T30,783c


II.諍事、驅擯、入於聚落乞食、獨靜思惟

[經文] 爾時、眾中有少諍事,世尊責諸比丘故,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出,攝舉衣鉢,洗足,入安陀林,坐一樹下,獨靜思惟。

[論說] 1.諍事

由二因緣,於諸諍事違越聲聞,覆相記別彼所諍事:

一、擾亂增廣故,二、與律相應故。T30, 784a

2.驅擯

由七因緣,大師驅擯諸聲聞眾:

一者、見一切種皆行邪行故,

二者、見彼多分故,

三者、由彼眾首上座、阿遮利耶、鄔波陀耶方便故,

四者、不堪共住故,

五者、被驅擯故,

六者、避現前過故,

七者、令不生起未來過故。T30, 784a

3.入於聚落乞食

由十因緣,如來入於聚落乞食:

一者、當顯杜多功德故。

二者、為欲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

三者、為欲以同事行攝彼一分故。

四者、為與未來眾生作大照明故,乃至令彼暫起觸證故。

五者、為欲引彼麤弊勝解諸外道故。

六者、為彼承聲起謗,故現妙色寂靜威儀,令其驚歎,心生歸向故。

七者、為彼處中眾生,以其少功而樹多福故。

八者、為令壞信、放逸,深生恥愧,雖用小功而獲大福故;如為放逸者,懈怠者亦然。

九者、為彼盲、聾、癲狂、心亂眾生,種種災害,皆令靜息故。

十者、為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隨從如來至所入家,深生羨仰,勤加賓衛,不為惱害故。T30, 784a

4.寂靜天住

由八因緣,如來入於寂靜天住:

一者、為引樂雜住者,令入遠離故。

二者、為欲以同事行,攝遠離者故。

三者、自受現法樂住故。

四者、為與大族諸天示同集會故。

五者、為以佛眼觀察十方世界,現大神化,隨其所應,作饒益事故。

六者、為令諸聲聞眾,於見如來深生渴仰故。

七者、為顯諸大聲聞,於所略說善能悟入故。

八者、勸捨樂著戲論制作言詞故。T30, 784a


III.攝受

[經文] 我已長夜於諸比丘生哀愍心,今當復還攝取彼眾,以哀愍故。

[論說] 由五種相,大師攝受諸聲聞眾:

一、以法故,

二、以財故,

三、與依止故,

四、初攝受故,

五、擯攝受故。T30, 784b


IV.梵天往如來所

[經文] 時大梵王知佛心念,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住於佛前

[論說] 由七因緣,釋、梵天等往如來所:

一、為供養如來故。

二、為聽聞正法故。

三、為決所生疑故。

四、為順他而為翼從故。

五、為愍他欲為饒益故。

六、由愛重如來聖教故。

七、知如來起世俗心,欲令赴會故。T30, 784b


V.年少比丘、悔心

[經文] 於彼眾中,多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

[論說] 1.由五種相,當知一切初新者性:一、由晚出家故。二、由幼出家故。三、由少出家故。四、由勞策出家故。五、由受具出家故。T30, 784b

2.由三種相,生起惡作:一、違越所學增上故;二、誓受法律增上故;三、棄捨居家增上故。T30, 784b


VI. 表現微相、懷慚愧色

[經文] 敷尼師檀,斂身正坐,表現微相,令諸比丘敢來奉見。時諸比丘來詣佛所,懷慚愧色,前禮佛足,卻坐一面。

[論說] 1.如來將欲為諸聲聞宣說正法,現四種相:

一者、從極下坐安詳而起,昇極高座,儼然而坐。

二者、安住隨順說法威儀。

三者,發謦欬音,示將說法。

四者、面目顧視,如龍象王。T30, 784b

2. 犯戒聲聞,當於三處安住慚羞往大師所:

一者、深知己犯,為增上處。

二者、師事失儀,為增上處。

三者、由事乖則,當以方便,謂順威儀往大師所,為增上處。T30, 784b


VII.正呵責

[經文] 出家之人,卑下活命,剃髮持鉢,家家乞食,如被禁咒。所以然者,為求勝義故,為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究竟苦邊故。諸善男子!汝不為王、賊所使,非負債人,不為恐怖,不為失命而出家,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論說] 1.由三種相,應正呵責犯戒聲聞:

一曰、汝期鄙劣活命;

二曰、汝意樂不清淨,

三曰、汝以活命意樂行非法行。T30, 784b

2.由四種相,能令彼人雖入聖教而行邪行:

一、由微劣不淨意樂故;

二、由伺求聖教瑕隙,為正法賊故;

三、由專為飲食、衣服活命因緣故;

四、由怖畏王、賊、債主所加迫切故。

若行如是諸邪行者,便於二事有所稽留:

一者、失壞在家自義稽留,二者、失壞出家自義稽留。T30, 784c

[參考] 1.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或時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非為自調伏,非為自寂靜,非為自涅槃,非為沙門性,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當知如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假相出家,非不樂學補特伽羅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由此異門由此意趣義顯於彼,本非出家。唯有任持出家相狀墮出家數,是名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T30,398b

2.云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狂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迫,或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T30,403c


VIII.邪行

[經文]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為如是勝義而出家,云何於中,猶復有一愚癡凡夫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諸根迷亂!

[論說] 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六相,當知遍攝一切邪行:一者、現行過失故;二者、意樂過失故;三者、加行過失故;四者、智慧過失故;五者、尋思過失故;六者、依止過失故。

1.現行過失者,謂由纏故纏故憎,既懷猛利貪、瞋等故,遂無羞恥;無羞恥故,住惡不捨。

2.意樂過失者,謂於染者邊,此貪意樂最為下劣。如是於憎者邊,此瞋意樂最為下劣。

3.加行過失者,謂或有不發精進,或有精進慢緩

4.智慧過失者,謂或於聞、思所成慧中,忘失正念,多住愚癡;於修所成,心不寂定

5.尋思過失者,謂於隨順居家所有惡不善覺,多分尋思,於正法律其心錯亂

6.依止過失者,謂彼依止於其往昔不修集因;由不修集因故,成就自性微褊小信,成就自性修住小戒,成就自性住守小念,成就自性俱生小慧。 T30, 784c

[參考] 末法時生諸聲聞相云何可知?謂諸聲聞於當來世法末時生,多分愛重利養、恭敬,違背妙法,諸貪、恚、癡及不正法並皆增盛,為慳嫉等諸隨煩惱纏擾其心,處慳、家慳、利慳、恭慳、譽慳、法慳無不具足,諂誑、矯詐恒現在前。廣說乃至為活命故,而求出家,非為涅槃。多諸掉動,高舉輕躁,強口傲誕,懈怠失念,心不靜定,多諸迷亂,根性闇劣,多諸煩惱...T30, 670a


IX.從闇而入闇

[經文] 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復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還復取惡。我說此譬,凡愚比丘亦復如是。

[參考] cs.1146(詳解):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X.三不善覺法

[經文] 比丘!有三不善覺法,何等為三?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無量種種,貪想、恚想、害想,諸不善覺從此而生。

[論說]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4T27, 227a:有別心所,說名為。非瞋、非無明、非隨眠,自性是瞋所引,是瞋等流,隨瞋後起,名煩惱垢。

2.如是邪行,有二因緣:謂於三事不正尋思,及彼前行諸不正想。其三事者,如前應知。於彼發起諸不正想,隨取相好,自斯已後,於其隨法,多隨尋思,多隨伺察。T30, 784c

3.成實論,卷14T32352b:欲覺者謂依欲生覺,於五欲中見有利樂。是名欲覺。為衰惱眾生是名瞋覺、惱覺。行者不應念此三覺,所以者何?念此三覺則得重罪。又先已說貪等過患,以此過患故不應念。問曰:何故不說癡等覺耶?答曰:是三惡覺次第而生,餘煩惱不如是。行者或念五欲故生貪覺,不得所貪故生瞋恚,瞋成名惱,是故不說癡等。又癡所成果所謂貪、恚,若從貪、恚生不善業,此三覺名不善業因。如經中說:如有土封,夜則煙出,晝則火然。煙則是覺,火名為業。


XI.三不善覺、想

[經文] 比丘!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善男子、善女人信樂出家,修習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已,住甘露門,乃至究竟甘露、涅槃。

[論說] 1.為斷如是邪行因緣,當知亦有二種對治:T30, 784c

一者、為斷不正尋思,以無顛倒、數數二行,於諸念住善住其心

二者、為斷諸不正想,修習無相心三摩地

此修對治,要由於彼修對治中猛利樂欲,方得成辦,非彼樂欲不猛利者。

2.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向阿羅漢,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無相心三摩地時,如天帝幢。於其一切動發、憍舉、戲論,營為生願俱行所有貪愛,不能傾動。T30, 382b

3.此猛利欲,由二緣生:謂此對治有大果故,不共一切諸外道故。有大果者,謂修習時便能剋證無相心定,及住二界妙甘露門,所謂斷界及無欲界,若有餘依及無餘依。安住此者,近二涅槃,未於今時一切皆得。T30,785a

4.言不共者,謂無相定唯內法有,諸外道無。何以故?由彼外道,若有所得即便增益,不如量觀;若無所得,即妄分別。由我見故愚於諸行,或唯於身,或唯無色,或總於二生我執著。以執我故,謂我當無,使於涅槃心不欣樂,尚未能入,況乎安住,唯增驚怖,其心退還。住內法者,與彼相違。於般涅槃心無退轉,了唯苦滅,見唯靜德。若諸有學,唯祈內滅,非為生道,更從他求教授教誡。若諸無學,唯欣內滅,終不更求盡諸煩惱;唯有先因所生諸行,任運歸滅而般涅槃。T30,785a

[參考] 1.cs.1214:爾時、尊者阿難陀,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以尊者婆耆舍為伴。時尊者婆耆舍見女人有上妙色,見已貪欲心起。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得不利,得苦非得樂,我今見年少女人有妙絕之色,貪欲心生。今為生厭離故,而說偈言:貪欲所覆故,熾然燒我心。今尊者阿難,為我滅貪火,慈心哀愍故,方便為我說!尊者阿難說偈答言:以彼顛倒想,熾然燒其心,遠離於淨想,長養貪欲者,當修不淨觀,常一心正受。速滅貪欲火,莫令燒其心,諦觀察諸行,苦空非有我。繫念正觀身,多修習厭離,修習於無相,滅除憍慢使,得慢無間等,究竟於苦邊。

2.cs567: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XII.三不善覺、想

[經文] 我不說此甘露涅槃,依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

[論說] 成實論,卷10T32, 317a:身即是神名為斷見,身異神異是名常見。


XIII.三三摩地

1.三三摩地者,

[參考] 1.長阿含經

1.1.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T01, 50b

1.2.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T01, 53a

1.3.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T01, 59c

2.大集法門經

2.1.有三三摩地,是佛所說,謂空解脫三摩地、無願解脫三摩地、無相解脫三摩地。T01, 228a

2.2.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無相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無相心對治,我於取相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無相心解脫觀故,所有取相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無相心現前,是故取相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無相心出離因故。T01, 232b

3.中阿含經,T01, 519b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定為華鬘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2.云何空三摩地?T30, 337a-b

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當知空性略有四種:

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

四者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參考] 1.cs567: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2.cs80: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3.cm190

a.空無象、馬、牛、羊、財物、穀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

b.莫念村想、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

c.莫念人想,莫念無事想,當數念一地想。

d.莫念無事想,莫念地想,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

e.莫念地想,莫念無量空處想,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

f.莫念無量空處想,莫念無量識處想,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

g.莫念無量識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

h.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

4.cm191

a.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慼、啼哭、憂苦、懊惱。以是故我此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b.當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

c.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彼比丘當念外空。

d.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當念內外空。

e.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彼比丘當念不移動。

f. 若比丘觀時,則知念不移動,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若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已,當以內空成就遊。


3.云何無願心三摩地?T30, 337b

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4.云何無相心三摩地?T30, 337b

4.1.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諍,心住一緣。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云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

4.2.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

4.2.1.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

4.2.2.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4.3.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

4.3.1.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復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

4.3.2.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

又復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

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於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

[參考] 1.cs556-558:若無相心三昧,不踊、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是智果、智功德。

2.cs559:比丘無想心三昧不踊、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3.cs502:若有比丘不念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具足住,是名聖住。

4.cs559: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5.cs567: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6.cm211

7.1.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想定?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生無想定。

7.2.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住無想定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

7.3.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從無想定起?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云何為三?一者念一切想,二者不念無想界,三者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是謂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


5.定義。T30, 337c

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何故此中先說空性,餘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參考] 1.cs80: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2.cs80: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

2.1.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2.2.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2.3.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2.4.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

a.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

b.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

c.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XIV.其他資料---三法度論,卷1T25, 19a

1.云何定?

答:定者,空、無願、無想。空、無願、無想是三種定。事空,故曰空。

2.問:多有空?空村、空舍如是比,此中,說何等空?

答:空者,我行我作俱不見。我行我作俱不見者,是謂空。

3.問:何得不見我行我作?如世尊說:我爾時名隨藍梵志。復如所說:比丘!我手著虛空。

答:非如是。我行我作是假號。但於五陰中計我,是我行,世尊不行此。若於境界計著我許,是名我作,是世尊亦無。如聖法印經說:空者,觀世間空。如是比彼,亦我、我所有俱得成,以故無咎,是謂空。

4.問:云何無願?

答:無願者,過去、未來、現在不樂立。無願者不立義,是入此三中過去、未來、現在,是一切有為。如說處經所說:彼若作是意我及涅槃。彼不攝是三。此不應爾。所以者何?一無二義故。涅槃者,離世一向無緣。彼中無意我者,離三世更無此不可說。是以三中,不樂立,是謂無願。

5.問:無想云何?

答:無想者,事作俱想,離事作俱想。離是無想,如所說。離一切有為、一切者事及作。可作是事,能造是作。如由無明,福、無福、不動作行。彼緣相續有生識是事,無明及行是作。如是一切有為,若離彼是說無想。復次,如聖法印經所說:無想者不見其色相。如是一切彼中亦說。此三事作俱離。彼一切是三義。但說異。如言河無水不見水。是一義而說異。空、無願、無想亦如是,是謂定。


XV.其他資料---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4-105T27, 538a19-545a

1.種類

有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

然三摩地或應說一,謂心所中大地法內名三摩地。又五根中名定根,五力中名定力,七覺支中名定覺支,八道支中名正定。

或應說二,謂有漏、無漏三摩地,或繫縛、解脫,或繫、不繫三摩地。

或應說三,謂此所說。

或應說四,謂三界繫及不繫。

或應說五,謂三界繫及學、無學。廣說乃至,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有無量三摩地。


2.何故建立三種三摩地

問:若爾,世尊何故增一減無量等,建立三種三摩地耶?

答:由三緣故唯建立三:一對治故;二期心故;三所緣故。

2.1.對治—空三摩地—空-->我所。非我-->

對治故者,謂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問: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見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對治何等行相耶?

答:

a.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

b.復次,以非我行相對治五我見行相,以空行相對治十五我所見行相。如對治我見、我所見行相。如是對治己見己所見行相,是我屬我行相,是己屬己行相。應知亦爾。c.復次,以非我行相對治我愛,以空行相對治我所愛。如對治我愛我所愛,如是對治己愛己所愛。我癡、我所癡,己癡、己所癡等應知亦爾。

d.復次,以非我行相對治執蘊是我行相,以空行相對治執蘊中有我行相。如對治執蘊是我,執蘊中有我行相。如是對治執處是我,執處中有我。執界是我,執界中有我。若總、若別,行相應知亦爾。

2.2.期心---無願三摩地-不願三有法

期心故者,謂無願三摩地。諸修行者期心不願三有法故。

問:彼於聖道亦不願耶?

答:雖於聖道非全不願,而彼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五蘊聖道,是蘊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三世聖道,墮世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眾苦聖道,與苦展轉相續故亦不願。

問:若爾,何故修聖道耶?

答:為趣涅槃故修聖道。

謂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證?思已,定知必由聖道。故雖不願,而要修之,如越瀑流要憑船筏。

2.3.所緣---無相三摩地-不願三有法

所緣故者,謂無相三摩地。

此定所緣離十相故,謂離色、聲、香、味、觸及女、男、三有為相。

復次,蘊名為相,此定所緣離諸蘊相故名無相。

復次,世名為相,前後名相,上中下等名相,此定所緣離世等相故名無相。


3.差別建立

3.1.對治差別建立

有作是說:三三摩地皆由對治差別建立。

謂空三摩地,近對治有身見。

無願三摩地,近對治戒禁取。

無相三摩地,近對治疑。由此為先對治一切。

3.2.行相差別建立

a.復有說者:三三摩地皆依行相差別建立。

謂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

無願三摩地,有苦非常,及集道各四行相。

無相三摩地,有滅四行相。故三摩地唯建立三。

b.施設論中初作是說:空三摩地是空,非無願、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非空、無相。

無相三摩地是無相,非空、無願。所以者何?由此三種行相別故。

c.即彼論中,次作是說:

空三摩地是空亦無願,非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亦空,非無相。

無相三摩地唯是無相,非空、無願。

問:何故空、無願展轉相,亦而無相獨立耶?

答:依初得時有同異故。

謂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亦修無願。

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亦修空故。

空、無願展轉相亦初得。無相修自非餘。

復次,依初對治有同異故。

謂空、無願初對治時,俱能對治見苦所斷煩惱等故。

無相初對治時,獨能對治見滅所斷煩惱等故。

d.即彼論中復作是說:

空三摩地是空亦無願、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亦空、無相。

無相三摩地是無相亦空、無願。

問:此三何故一一具三?

答:一一自體有三義故。

謂此一一非常、非恒、非不變易,非我、我所故皆名空。

不願生長貪、瞋、癡等及後有故皆名無願。

離色、聲、香、味、觸、女、男七種相故皆名無相。

是名三三摩地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4.三摩地是何義耶?

問:何故名三摩地?三摩地是何義耶?

答:

a.由三緣故名三摩地。一平等故,二攝持故,三相似相續故。

平等故者,謂無始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令心心所偏曲而轉。由此定力,令心心所於境,正直平等而轉,故名三摩地。

攝持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於境馳散。由此定力,方便攝持令住一境,故名三摩地。

相似相續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善染無記異類相續。由此定力,前後一類唯善相續,故名三摩地。

b.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住一境故、相續住故、正審慮故。

c.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能持身令平等故、攝諸善法令不散故、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d.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於所緣恒不捨故、任持種種勝善法故、令奢摩他毘鉢舍那住一所緣平等轉故。

e.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名三摩地?攝持多種善心心所,令於一境平等相續故名等持

f.復作是說:能持平等故名等持。如能持嬰兒故名持,嬰兒者能持水故名持水者。能持枰故名持枰者。此亦如是,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名等持。

g.大德說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此復多種:謂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無記法等至,九次第等至,兩兩交會亦名等至。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5.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此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問:三摩地與解脫門有何差別?

答:三摩地通有漏、無漏,解脫門唯無漏。

問:何故解脫門唯無漏耶?

答:有漏有縛為解脫門,不應理故。

問:依何義立解脫門耶?為依入正性離生?為依盡漏?設爾,何失。若依入正性離生立解脫門者,則應唯苦法智忍相應定名解脫門。若依盡漏立解脫門者,則應唯金剛喻定名解脫門。

答:應作是說:俱依二義立解脫門。

然解脫門總攝一切無漏定,謂一切聖道皆名正性離生,得一切聖道時皆名為入,斷諸漏時皆名盡漏。四道俱定,皆有盡義。

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現在前時,得空三摩地,名入正性離生。

苦現觀無間,集現觀現在前時,得無願三摩地,亦名入正性離生。

集現觀無間,滅現觀現在前時,得無相三摩地,亦名入正性離生。

餘位無間起無漏定時,應知亦爾。

見道位中,別起無漏三三摩地,別盡諸漏。

修道位中,總起無漏三三摩地,總盡諸漏。

無學位中,總起無漏三三摩地,總遮諸漏,亦名盡漏。

是故,三解脫門總攝諸無漏定。


6.何故名解脫門

問:何故名解脫門?

答:涅槃名解脫。依此三三摩地,能趣證解脫故名解脫門。

復次,如排楯故名解脫門。如鬪戰時先以排楯防捍怨敵,後以利劍斷怨家頭,令墮戰場,隨意所趣。如是行者與煩惱怨敵共鬪戰時,先以三解脫門排楯,防捍煩惱怨敵,後以無漏慧劍斷煩惱成就性頭,令墮不成就性地,如本所願趣向涅槃。

如契經說:定是正道,不定是邪道。定心得解脫,非不定心,是故無漏三三摩地是解脫門,非有漏定。


7.何緣諸處多分別空?

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

問:何緣諸處多分別空?

答:以空行相是二十種薩迦耶見近對治故。彼二十種薩迦耶見能為一切煩惱根本,流注生死,不趣涅槃,過患增上故,多說彼近對治法。


8.何故等持說名為鬘?

如契經說:若聖弟子三等持鬘具足成就,能斷一切惡不善法,修習善法速得圓滿。

問:何故等持說名為鬘?

答:性端嚴故、可愛樂故,如少壯者首冠花鬘,形貌端嚴,眾所愛樂。如是聖者冠等持鬘,功德端嚴天人敬愛。

又如人首若冠花鬘,不為猛風飄亂其髮,如是聖者冠等持鬘,諸勝功德掉不能亂。

又如人首冠以花鬘,隨所經行多獲勝利,如是聖者冠等持鬘,於諸位中多獲功德。諸位謂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永盡諸漏。

又如以縷結花作鬘,能令眾花久不散壞,如是勝定持諸功德,雖經久時而不失壞,是故說此名等持鬘。

又如以縷貫結眾花,世間於中共生鬘想,如是聖者以三等持攝諸功德,諸天人眾於此共生等持鬘想。

又如以縷貫結眾花繫在一處,世間於中起繫鬘想,如是以定攝諸善心繫在一境,諸天人眾咸謂聖者繫等持鬘,是故等持以鬘為喻。


9.何故佛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耶?

如契經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

問:何故佛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耶?

答:a.上座多住此空定故,謂三界中佛是第一功德上座,多住空定。獨覺是第二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尊者舍利子是第三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目乾連等諸大聲聞亦名上座,彼亦多住空三摩地故。說此空定是上座住處。

b.復次,空三摩地是諸內道不共住處。一切內道皆是上座,一切外道皆是嬰兒。謂內道法中年八歲者亦名上座,成就功德上座法故。外道法中年八十者亦名嬰兒,成就過失嬰兒法故。

問:外道豈有無願、無相,而但說空是不共法?

答:外道法中雖無真實無願、無相,而有相似。謂麁行相等相似無願,靜行相等相似無相。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尚無相似空定,況有真實!故唯說空定是內道不共法。

c.復次,空三摩地能引上座功德法,故名上座住處。上座功德法者,謂道及道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勝非餘,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d.復次,空三摩地能令身心安住不動,故名上座住處。謂諸有情乃至未得空三摩地,身心輕躁,猶如風塵。若得此定,身心不動,安靜如山。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若知諸法是空非我身,及覺慧皆不動搖,身心安靜故名上座,故說空是上座住處。

e.復次,諸瑜伽師若住空定,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適意、不適意,可愛、非可愛,饒益、非饒益,樂具、苦具之所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夫上座者心安住故。

云何知然?

f.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生母命終,同住弟子還俗。有苞齒苾芻常於尊者心有怨恨,聞此事已,速告尊者舍利子言:汝母命過,弟子還俗,汝意云何?舍利子言:我母命過,生死法爾。弟子還俗,凡愚何怪?苞齒苾芻竊作是念言:雖自慰心,必燋惶時。舍利子多住空故,雖聞是事而心不動。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室羅筏城,次第乞食。飯食既訖,還誓多林,收衣鉢洗足已。以尼師檀置左肩上,出所住處,往詣闇林,坐一樹下,入於天住,作是思惟:世間頗有可愛妙色變壞之時,令我憂悲生苦惱不?自審觀察,都無是事。於日後分,還誓多林。爾時阿難見舍利子便問尊者:從何所來?舍利子言:從闇林來。阿難復問尊者:住彼入何等定?答言:我入有尋伺定。復問:住彼何所尋思?時舍利子具以上答。阿難遂問舍利子言:尊者常說:若佛世尊不出世者,我等便為無目而死。佛是世間可愛妙色,若當變壞,尊者豈能不生憂悲苦惱事不?舍利子言:若有是事亦何憂惱?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世間眼滅誰能將導!阿難歎曰:善哉!善哉!尊者善修空三摩地,我、我所執及我慢等已斷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頂,令彼於後永不復生。世尊妙色雖當變壞有為法然何所憂惱?由此故知住空定者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違順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無願、無相勢力不然,故不說為上座住處。


10.無相聲說多種義

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於憍薩羅國,住一林中時,有活命出家外道亦住彼林隣近尊者去林不遠。諸村邑中,有時廣設四月節會。時彼外道巡諸村邑,飽食猪肉,恣情飲酒,竊持殘者,還至林中。見舍利子坐一樹下,酒所昏故,起輕蔑心:我今與彼雖俱出家,我獨富樂而彼貧苦。尋趣尊者,作是頌言:

我已飽酒肉,復竊持餘來,地上草木山,皆視如金聚。

時舍利子聞已,念言:此死外道都無慚愧,乃能無賴,說此伽他。我今亦應對彼說頌,作是念已,即說頌言:

我常飽無相,恒住空定門,地上草木山,皆視如唾聚。

今此頌中,尊者舍利子作師子吼,說三解脫門。謂於初句說無相解脫門,於第二句說空解脫門,於後二句說無願解脫門。

問:時彼外道身命尚存,何緣輕言此死外道?

答:應知死言目鄙惡事,復次彼無慧命故說為死。

此中無相三摩地者,謂無相聲說多種義。

或於空三摩地,說無相聲,如是或於見道,或於不動心解脫,或於非想非非想處。

或即於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


10.1.於空三摩地,說無相聲

a.如契經說:有一苾芻得無相心定,然根鈍故,不知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彼作是念:尊者阿難,佛及弟子常所稱歎,我應往問。復作是念:尊者阿難善知聲相,若得我問,必還問我:汝已得此所問定耶?若答言:得,便為自顯所得勝法,違少欲行。若言:不得,是虛誑語。若作餘言,便是惱亂上座苾芻,違越軌範。復作是念:我應隨逐尊者阿難,若為他說此定事者,我亦得聞。遂逐六年,竟不聞說。彼懷疑久,俛仰問言:若有獲得無相心定,不沈、不舉,攝持諸行如水堤塘,解脫故住,住故解脫。佛說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阿難聞已便反問言:汝得此定耶?彼作是念:我昔所慮,今果得之。便默然而住。阿難告言:佛說此定得解果報,得解勝利。解,謂智生修道盡漏。汝亦不久當得此事。此中,不沈者,已斷我見故。不舉者,已斷我所見故。

又不沈者,已斷五我見故。不舉者,已斷十五我所見故。如我、我所見,己、己所見,我、我所愛,己、己所愛,我、我所癡,己、己所癡應知亦爾。

又不沈者,得涅槃故。不舉者,捨生死故。攝持諸行者,多起加行,多用功力,極善作意得此定故。如水堤塘者,如水從泉出,流漫池中,堤塘堰之不令流散。如是此定隨一境轉,遍滿此境,便住不散。解脫故住者,是自性解脫住故。解脫者,是相續解脫。此定觀無我、我所相故名無相,而實是空。以彼苾芻專修此定,能初證入正性離生,於最後時盡諸漏故。

b.法印經說:若觀色、聲、香、味、觸相,而捨諸相,名無相定。彼觀境界相,而捨有情相。謂以空定觀色等法,捨有情想,於中都無女男等故。由此,尊者妙音說曰:諸有情想依境界相故,觀境相,捨有情想,女男相無名無相定,而實是空三摩地攝


10.2.於見道說無相聲者

如說:目連不說第六無相住者。云何第六無相住者?謂隨信行、隨法行者不可施設。在此、在彼不可施設,在苦法智忍乃至在道類智忍故。

問:何故見道說名無相?

答:見道速疾不越期心,不可施設此彼相故。


10.3.於不動心解脫說無相聲者

如說;大德瞿達多!當知貪欲、瞋恚、愚癡是相有,不動心解脫是最勝無相。

問:何故不動心解脫名無相耶?

答:一切煩惱皆名為相。彼心不為煩惱擾亂,煩惱於心不得自在,心於煩惱得自在故說名無相。


10.4.於非想非非想處說無相聲者

如說: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無相心定。不應於中欣樂染著。此說不起有頂味定,唯起淨定。

問:何故非想非非想處名無相耶?

答:彼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但有昧鈍不明了想微細現行,如疑而轉故名無相。


10.5.於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者

如此中說: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三摩地。所緣境中無十相故。


11.佛多住空三摩地

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

問:若善受持不應生猶豫,既生猶豫,云何善受持?

答:雖生猶豫,而不邪分別,不全忘故,亦名善受持。

問:尊者阿難聞持第一,如來所說八萬法蘊,以正念器皆能受持,寧於一句而生疑惑?

答:聞此法時,心憂惱故。誅諸釋種是此因緣,謂毘盧宅迦愚癡甚故,破劫比羅城,誅諸釋種已。至第二日,尊者阿難將一苾芻,入彼城內。此城昔日如妙天宮,當於爾時其猶丘塚,所有樓觀、却敵埤堄、諸窓牖等皆悉毀壞。如寶樹行無不摧折,清泉池沿泥血所渾。鳧、雁、鴛鴦、孔雀、鸚鵡、命命鳥等皆為烟焰所逼惱故,飛散虛空。諸小女男失父母故,隨逐阿難悲啼號哭,各陳喪失父母諸親。阿難復至母猪池側,見諸釋種昨為癡王埋以半身鐵磨磨殺,證聖死者七萬七千。尊者阿難見是事已,極生憂惱。於後世尊諸根閑寂,覺慧安住,不動如山。心意宴然,猶持石鉢,攝念安靜。若持油器,諸根調順,如寶馬王正視安庠。來入城內,觀有為法變壞無常。爾時,阿難觀世尊面威光轉盛,顏貌熙怡。見已,念言:世尊與我生地眷屬毀喪無異,世尊安靜不動如山,而我身心極生苦惱。佛知其念,告阿難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處,我起阿練若想。汝起親屬想處,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處,我起圓滿法想,故我安靜不動如山。佛知阿難及苾芻眾心,於是處不能修善,遂漸行至室羅筏城,暫時住在鹿母精舍。爾時,阿難憂苦稍止,來詣佛所,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乃至廣說。由此尊者聞是法時,心憂惱故而生疑惑。


11.1.多住何空?

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

有說:多住無所行空,於四威儀順此空故,謂若有一,餘三便空,是故此空佛所多住。

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

a.雖見變壞,而不憂惱。時諸苾芻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

佛知其意,告阿難言:若有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練若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

問:世尊何故勸諸苾芻先除二想?

答:由此二想令諸苾芻生憂惱故。

b.世尊於是復告阿難:若餘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有情想及阿練若想,起於地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

c.如是有餘苾芻應除阿練若想及地想,起空無邊處想

d.乃至有餘苾芻應除識無邊處想,及無所有處想,起非想非非想處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

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及非想非非想處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


11.2.何故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

:何故世尊於一切位,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不總勸除前諸想耶?

答:

a.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作如是次第說故。

b.復次,欲令所說文不亂故。若總勸除前諸想者,其文便亂。諸佛說法,文必無亂故。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

c.復次,欲令所說文不重故。若總勸除前諸想者,其文便重。諸佛說法,文必不重故作是說。

d.復次,欲令所說文要略故。若總勸除前諸想者,文便繁廣。諸佛說法,文必要略故作是說。

e.復次,欲顯論道法應爾故,謂古昔論師凡興論道,若取後一,必捨前一。世尊既是無上論師,故依論道作如是說。


11.3.各顯何事?

問:此中城邑想,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想各顯何事?

答:

a.城邑想者,顯緣劫比顯城想。有情想者,顯緣釋種想。阿練若想者,顯緣諾瞿陀園想及緣苾芻修善處想。地想者,顯分散色想。所以者何?若有諸色,則有斷截手、足、耳、鼻、身分等苦。空無邊處想者,即顯空無邊處想。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想者,即顯非想非非想處想。

b.復次,城邑想者,顯十五我所見。有情想者,顯五我見。阿練若想者,顯能緣空處想。地想者,顯所緣空處四無色想顯彼對治。

c.復次,城邑想者,顯欲界器世間。有情想者,顯欲界有情世間。阿練若想者,顯前二靜慮。地想者,顯後二靜慮。四無色想,顯彼對治。

d.復次,城邑想者,總顯欲界。所以者何?欲界穢雜如城邑故。如伽他說:

若能伏城邑,刺罵縛害等,苦樂不能動,如山名苾芻。

有情想者,顯初靜慮。所以者何?初靜慮地猶有王臣尊卑差別有情眾故。

阿練若想者,顯第二、第三靜慮。所以者何?離尋伺喜名聖默然故。

地想者,顯第四靜慮。所以者何?彼地中有地遍處故。

四無色想,顯彼對治。即彼經說:佛告阿難如是趣入無上空定,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11.4.云何名為有加行解脫、無加行解脫耶?

問:云何名為有加行解脫無加行解脫耶?

答:

a.時解脫名有加行解脫,不時解脫名無加行解脫。

b.復次,前五種性阿羅漢相續中,名有加行解脫。不動種性阿羅漢相續中,名無加行解脫。

c.復次,若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無色地者,名有加行解脫。若依根本四靜慮者,名無加行解脫。是名二種解脫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