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雜阿含-236

三0九(二三六)上座禪;cf.M.151增壹阿含.45.6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舍利弗詣世尊所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時舍利弗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3.空三昧禪住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4.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

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


5.若染著者,當勤欲方便堪能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6.若無有染著者,日夜精勤

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7.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上座禪住

[經文] 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論說] 當知略有二種空住:一者、尊勝空住,二者、引彼空住。諸阿羅漢觀無我住,如是名為尊勝空往。由阿羅漢法爾尊勝,觀無我住,於諸住中最為尊勝;如是或尊勝所住,或即住尊勝,由此因緣,是故說名尊勝空住。


II.當如是學

[經文] 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論說] 引彼空住者,謂如有一,若行、若住,如實了知煩惱有無。知有煩惱,便修斷行。知無煩惱,便生歡喜,生歡喜故,乃至令心證三摩地;由心證得三摩地故,如實觀察諸法無我,晝夜隨學,曾無懈廢,如是名為引彼空住。當知此中,於內煩惱如實了知,有知為有,無知為無,是名空性。T30,812b

[參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4T27, 540b

1.上座多住此空定故

如契經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

問:何故佛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耶?

答:上座多住此空定故。謂三界中佛是第一功德上座,多住空定。獨覺是第二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尊者舍利子是第三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目乾連等諸大聲聞亦名上座,彼亦多住空三摩地故,說此空定是上座住處。

2. 空三摩地是諸內道不共住處

復次,空三摩地是諸內道不共住處。一切內道皆是上座,一切外道皆是嬰兒。謂內道法中年八歲者亦名上座,成就功德上座法故。外道法中年八十者亦名嬰兒,成就過失嬰兒法故。

問:外道豈有無願、無相,而但說空是不共法?

答:外道法中雖無真實無願、無相,而有相似,謂麁行相等相似無願,靜行相等相似無相。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尚無相似空定況有真實,故唯說空定是內道不共法。

3. 空三摩地能引上座功德法

復次,空三摩地能引上座功德法,故名上座住處。上座功德法者,謂道及道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勝非餘,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4. 空三摩地能令身心安住不動

復次,空三摩地能令身心安住不動,故名上座住處。謂諸有情乃至未得空三摩地,身心輕躁,猶如風塵。若得此定,身心不動,安靜如山。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若知諸法是空、非我,身及覺慧皆不動搖。身心安靜,故名上座。故說空是上座住處。

5. 不為世間所傾動

復次,諸瑜伽師若住空定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適意、不適意,可愛、非可愛,饒益、非饒益,樂具、苦具之所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

夫上座者,心安住故。云何知然?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生母命終,同住弟子還俗。有苞齒苾芻常於尊者心有怨恨,聞此事已,速告尊者舍利子言:汝母命過,弟子還俗,汝意云何?舍利子言:我母命過,生死法爾。弟子還俗,凡愚何怪。苞齒苾芻竊作是念言:雖自慰心,必燋惶時。舍利子多住空故,雖聞是事而心不動。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室羅筏城,次第乞食。飯食既訖,還誓多林,收衣鉢洗足已,以尼師檀置左肩上,出所住處,往詣闇林。坐一樹下,入於天住,作是思惟:世間頗有可愛妙色變壞之時,令我憂悲,生苦惱不?自審觀察都無是事。於日後分,還誓多林。爾時,阿難見舍利子,便問:尊者從何所來?舍利子言:從闇林來。阿難復問:尊者住彼,入何等定?答言:我入有尋伺定。復問:住彼,何所尋思?時舍利子具以上答。阿難遂問舍利子言:尊者常說若佛世尊不出世者,我等便為無目而死。佛是世間可愛妙色,若當變壞,尊者豈能不生憂悲苦惱事不?舍利子言:若有是事,亦何憂惱?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世間眼滅誰能將導!阿難歎曰:善哉!善哉!尊者善修空三摩地。我、我所執及我慢等已斷,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頂,令彼於後永不復生。世尊妙色雖當變壞,有為法然,何所憂惱?由此故知住空定者,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違順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無願、無相勢力不然。故不說為上座住處。

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於憍薩羅國住一林中時,有活命出家外道,亦住彼林,隣近尊者,去林不遠。諸村邑中有時廣設四月節會,時彼外道巡諸村邑,飽食猪肉,恣情飲酒,竊持殘者,還至林中。見舍利子坐一樹下,酒所昏故,起輕蔑心。我今與彼雖俱出家,我獨富樂而彼貧苦,尋趣尊者,作是頌言:

我已飽酒肉,復竊持餘來,地上草木山,皆視如金聚。

時舍利子聞已,念言:此死外道都無慚愧,乃能無賴說此伽他,我今亦應對彼說頌。作是念已,即說頌言:

我常飽無相,恒住空定門,地上草木山,皆視如唾聚。

今此頌中,尊者舍利子作師子吼,說三解脫門。謂於初句說無相解脫門,於第二句說空解脫門,於後二句說無願解脫門。


III.修習空性

[論說] 復次、正見圓滿,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亦能如實入正不空,以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其義云何?謂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於此處所餘有故,如實知有。譬如客舍,於一時間無諸人物,說名為空;於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如是自體所依止身,亦名受趣,亦名想趣,亦名思趣。然此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受、或想、或復思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等,說名為空;於一時間,由有一類說名不空。或即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說名為空,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亦名違越佛所善說法毘奈耶。若觀諸法,由自相故一類是有,一類非有,此有、非有畢竟遠離。又觀有性,於一時間一分遠離,於一時間一分不離,如是名為於彼空性,無有顛倒如實趣入。以世間道修空性者,謂聖弟子住遠離處,先於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後思惟阿練若想。彼即觀察,於自身中此想為空,謂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謂阿練若想。又餘不空,謂阿練若想為緣,阿練若想相應諸受、思等,或即此想,由一類故觀之為空,謂無麤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由一類故觀為不空,謂有微細、極寂靜住、離熾然等。又即於彼能取山林,卉木、禽獸等阿練若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無別相想。又即於彼能取險惡,高下、不平、多諸刺棘、瓦礫等地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平坦、細滑,猶如掌中,無別相想。從此次第,除色想等,漸次思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差別相想,後於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相想,作意思惟。於一切處,如前所說,歷觀空性:觀諸下地有麤想等,觀諸上地有靜想等,如是名為諸聖弟子,以世間道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彼於爾時,自觀身中空無諸想,謂一切漏一向寂靜,永離熾然。又觀身中有法不空,謂此依止為緣,六處展轉互相任持;乃至壽住為緣,諸清淨法無有壞滅。當知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證得上妙菩提住已,由昔串習隨轉力故,多依空住。


IV.二種空

[論說] 復次、有二種空:一者、應所證空,二者、應所修空。若諸苾芻樂依雜住,於此二種不能成辦,應所證空不能證故,應所修空不能修故。因於二種不成辦故,當知退失四種妙樂:謂於一切攝受惡事遽務眾苦,皆悉解脫妙出離樂;解脫貪欲、瞋恚等事,初靜慮中妙遠離樂;尋、伺止息妙寂靜樂;二解脫攝,無所造作,無恐怖攝妙等覺樂。二解脫者:一、時愛心解脫,二、不動心解脫。若阿羅漢根性鈍故,於世間定,是其退法,未能解脫所有定障,故名時愛心解脫。以退法故,時時退失,時時現前,故說名時。於現法樂,熹欲證住,故說名愛。不動心解脫者,謂阿羅漢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無漏道力而得解脫,於一切種都無退失。當知此中,決定義是三昧耶義,餘如前說。無所造作、無恐怖者,當知無有異類可得,令阿羅漢心於中染,彼變異故生愁歎等。應所證空,略有二種:一者、外空,二者、內空。外空者,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則五妙欲之所引發,於離欲貪正能作證。內空者,謂於內諸行,斷增上慢,正能作證。應所修空,亦有二種:一、於內外諸境界中修無我見,二、即於彼修無常見。此四種空,當知四行為所依止:外空,以內住心增上緣力,離所生樂滋潤其身為所依止,及我慢遍知。內空,以內外空,於內外法修無我見為所依止;無我見,以即於彼修無常見為所依止;無常見,以聞正法如理作意為所依止。又於此中,若諸苾芻為離欲貪,精勤修學,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於欲界繫諸不淨相,勉勵思惟。彼於外空未作證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習故,於外空性心不證入。不愛樂故,便於其中,由我慢門心不流散,等隨觀察,以寂靜相思惟內空。彼由我慢未永斷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亦於此中心不證入。遂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我見,於無我見未善修故,亦於其中心不證入。乃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常見,令心不動,於諸行中見無常故,一切種動皆無所有,故無常見名不動界。由於是處心無勝解,故以正慧如實通達:或緣不淨,或緣慈悲,或緣息念所有境界,或緣諸行無常境界,於三摩地極多修習為因緣故,令心調柔,由是漸次於一切處皆能證入。由此因緣,於所證空能證圓滿。因於所證得圓滿故,其心解脫一切能順下、上分結。由此因緣,於所修空能修圓滿,因於所修得圓滿故,成就無學正見等法。若於是時,乃至於空未能證入,當知此時是異生位;若時證入,是有學位;若時修習已得圓滿,是無學位。為令此修得圓滿故,勤修正行,令心證入,以善尋思而正尋思,則於其中能善知量,離諸雜染而起言說。於經行處能正經行,於所坐處能正安坐,於如是等一切處所,皆善知量。如是行時清淨為先,於其住時亦得清淨。其間能以觀察作意,數數觀察現行煩惱,淨修治心;如是能趣一向成就諸白淨法,一切魔怨所不能奪,及彼一切惡不善法。四種雜染:謂後有因性故,現法身心遍燒惱故,惡趣因性故,生等眾苦因性故。言說有二:一者、隨逐音聲勝解言說,二者、隨逐法隨法行言說。第一言說,是於正法受持、讀誦、請問、徵覈之所發起;第二言說,是於所緣令心安往、究竟解脫,施設教授之所發起。若為是義,如來出世,諸弟子眾隨入聖教,應勤修習如是善法。若於彼法毘奈耶中,無一切種所修梵行,當知亦無修梵行者,以於其中無梵行故。稱梵行者,皆修邪行,師弟展轉互相觸惱,各自許有尊卑體式。於正法中,二俱可得。若有棄捨大果、大利,應所證空,應所修空,為極下劣,有大罪過!利養恭敬、愛味所漂,多習邪行,當知彼為大梵行災之所觸惱。彼由如是耽嗜、愛著利養恭敬,自逼惱故,於能隨順解脫言教,不欲聽聞;雖為宣說,不能屬耳。或為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而強聽聞,無心求解,不欲修行,不為究竟善自調伏,乃至不為證般涅槃。由如是事,憎惡大師,行不平等,以於廣大現前恩德不能報故。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既出家已,由四因緣,如於自己正所應行而不能行,如於大師聖教出家正所應行亦不能行,謂樂相雜住故,隨順隨逐音聲勝解言說故,耽著利養恭敬故。由此耽著增上緣力,聽聞正法,不修自利利他行故。又佛世尊,不欲自顯能善御眾而攝徒眾,唯深哀愍諸有情故。由是因緣,於行邪行弟子眾中,能無護惜,分明示語。寧使弟子由此分明麤利益語,現捨正法及毘奈耶,當獲利益,勿令住此廣興邪行。


V.空與空性

[參考] 空之探究p.47-55

 『中阿含經』的『小空經』與『大空經』,與『中部』的『空小經』、『空大經』相當,是以空為主題而集出的經典。這兩部「空經」,都淵源於『雜阿含經』中的空住,經不同的傳宏,而分別集出來的。都是依空觀的進修而達究竟解脫的。在修行的方便上,兩部經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響了發展中的佛教。


  先說『小空經』。以佛曾經為阿難說 ,「我多行空」(住)為緣起;以三世如來,都「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作結。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別舉揚空性的修證,是可以從此而得到線索的。依『小空經』說: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 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依於這一解說,後來瑜伽大乘說:「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所以,「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小空經』所說的空(性),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立說明,實是一項新的解說。


  『小空經』所說的空住,是適應於住阿蘭若者而展開的修法,所以從阿蘭若── 無事處說起。修行者專心憶念(即「作意」)無事想,不起村落想,人想,因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勞,是沒有了。這樣,村落想空,人想空,而無事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進一步,不憶念人想與無事想,專一憶念地想,觀地平如掌;人想空,無事想空,(因人想、無事想而引起的疲勞沒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這樣的次第進修,專念空無邊處想而地等想空。專念識無邊處想而空無邊處等想空。專念無所有處想,不念識無邊處等想,識無邊處等想空,而無所有處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以上依世間道修空;這樣的「行真實空性」,是有漏的,有淺深層次的。以下,依聖道修空,『小空經』這樣(大正一‧七三七下)說: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無量識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彼如是知:空無量識處想,空無所有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不應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也,謂漏盡, 無漏,無為心解脫」。


  無想心定,依『空小經』,知道是無相心三昧的異譯。經說「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與上文「然有不空,唯一無所有處想」等不同,不再說不空的「想」,因為無所有處等是有想定,無相心定是無想定。但無想心定,還是有為法,還是「有疲勞」── 惱患的,所以如樂著無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如觀無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為法,不樂、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脫──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得究竟解脫,也就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不動心解脫。無想心定有疲勞及不樂住二類,沒有別立非想非非想處,與『淨不動道經』是相同的。『瑜伽論』分為世間道修與聖道修二類說:「以世間道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與『小空經』的無想心定相合。『空小經』在無所有處以上,別立非想非非想處。然後說無相心三昧,空於非想非非想處;再依無相心三昧,觀有為是無常滅法,得漏盡。這對於依無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處的古義,已隱覆而不再見了。


  『小空經』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於有漏定的。空的是什麼?是想,是依想而引起的疲勞,所以無想心三昧為最上。無想心三昧,空於一切煩惱,畢竟離欲,而我們的身心──六(內)處,在命終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為煩惱所動亂,心解脫自在。並知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空住與無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雖有些差別,而究竟終歸是一致的。所以『大毘婆沙論』說: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異名。


  再說『大空經』。『大空經』與『小空經』,都是如來與弟子共同修證的法門。『小空經』是由下而上的,豎的層層超越,順著禪定的次第,最後以無相心三昧,不取著而漏盡解脫。『大空經』卻是由外而內,橫舉四類空作意──四種空觀,修習成就而得究竟。四類空作意是:外空作意,內空作意,俱空(『中阿含經』作內外空)作意,不動作意。四類作意的修習,『大空經』與『空大經』,說明上略有差別。依『大空經』說:修學者先要「持內心住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四增上心,然後依定起觀。念(即「作意」)內空,如「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內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動。總之,要修習多修習,達到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淨,住,解於內空……不(移)動。『瑜伽論』也這樣說。『空大經』別別的說明四類作意,沒有展轉次第的意義。四類作意的定義,經文沒有確切的說明,『瑜伽論』解說為:

圖片

外 空──超過一切五種色想(離欲貪)

所證空─┤

內 空──於內諸行斷增上慢(離我慢)

內外空──修無我見

所修空─┤

不 動──修無常見



  依經文的四類作意,而分別為所證空與所修空,先證而後修,不過是論師的一項解說吧!然從『瑜伽論』的解說,也可發見經義的線索,如『中阿含經』『大空經』(大正一‧七三九中)說:


   「有五欲功德,可樂,(可)意,所(可字的訛寫)念,(可)愛,色欲相應。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若比丘心至到(?),觀此五欲功德,……觀無常 ……,如是比丘觀時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譯)陰:色盛陰,覺(受的古譯)、想、行、識盛陰。謂比丘如是觀興衰,……若有比丘如是觀時,則知五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


  依經文所說,觀五欲功德,是外離欲貪,觀五取陰,是內離我慢 。五取陰和合,是個人自體;觀五陰生滅無常,(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所以可說是證內空而離我(見、我愛、我)慢。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於色、聲、香、 味、觸境,起可樂、可意、可念、可愛,與欲貪相應;觀五欲無常,可說是證外空而離欲貪。這四類作意的次第,『瑜伽論』先外空而後內空;『空大經』與『大空經』,卻是先內空而後外空。不過,『大空經』標舉如來所住時說:「我此異(異是殊勝的意思)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先舉度一切色想的外空,與『瑜伽論』的先說外空相合。但『空大經』作:「如來住勝等覺,即不作意一切諸相,內空成就住」。『空大經』廣說內空作意與不動作意,外空與俱空作意,只簡略的提到名目。所以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類:一、(空於五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蘊空。由於五欲是內根、外境相關涉而引起的,所以觀五欲,可以分別的觀外境的無常,內根的無常,內外緣生欲貪的無常。在傳授中,分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於五欲的分別觀察,其實是內外關聯著的,先觀外空或先觀內空,都是可以的。空於五欲的空觀,分為外空、內空、內外空,於是對外空五欲而本有內空意義的,觀五取陰而空於我慢的,名之為不動了。


  『大空經』的空(住)行,本於『雜阿含經』所說,被稱歎為上座禪住的空住。入上座禪住的,在入城乞食時,道路上,見色等如有愛念染著的,應該為斷而修精勤;如了知沒有愛染,就這樣的喜樂善法,精勤修習。名為「清淨乞食」,也略說行、住、坐、臥。與此相當的『中部』『乞食清淨經』,所說要廣得多。內容為:入城乞食往來,六根於色……法,應離欲貪等煩惱 (與『雜阿含經』大同)。然後說五妙欲斷,五蓋斷,五取蘊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觀,證明解脫。空住,當然是禪觀;但要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淨經』,與『空大經』是非常接近的。


  『大空經』近於『乞食清淨經』,然以四類作意為核心,重於日常生活的應用,內容更廣。一、比丘如喜樂多眾聚會,是不能得「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等覺樂」的,也不能得阿羅漢的究竟解脫。這是策勉比丘們,「常樂獨住遠離處」,住於適合修行空住的地方。二、佛舉自身的證得:「我不見有一色令我(生)欲樂」,所以一切色法的變異,不會引起憂苦懊惱。佛自住勝等覺,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經』作「一切諸相」),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們來會,心住遠離寂靜喜樂;為大眾說法,也是絕對沒有煩惱的。這是佛以自證作證明,表示空住者心境的喜樂自在。三、正說空住,依四禪而修內空作意,外空作意,內外空作意,不動作意,修習成就。四、住於空住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正知而不會引起貪憂惡不善法。如為眾說法,不說非聖無義的種種世俗論,而說戒、定、慧等正論。尋思時,正知而不起三不善尋,起三善尋,都不起貪憂惡不善法。外對五欲境時,觀無常而不起欲染;內觀五取蘊時,觀無常而斷我慢。這是一向善的,無漏出世間的,不落惡魔之手的(究竟解脫)。五、師、弟子、梵行的煩苦。簡單說:如住在阿蘭若處,得四增上心,因人眾往來,引起惡不善法而退轉的, 就是煩苦。這表示了禪定是可退的,修出離行,應以修空住成就為要務。六、「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出於利他的慈悲心。弟子們應該「受持正法,不違師教」。


  進一步來論究空與空性。在舊譯中,都是一律譯為空的。自玄奘譯出瑜伽系的論典,才嚴格的分別空與空性;以為空是遮遣妄執的,空性是空所顯性,是離妄執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有的。初期佛典中,空與空性有什麼分別呢?如「空諸欲」,「空世間」,「貪空、瞋空、癡空」,「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我我所空」,「無常、苦、空、無我」,在巴利文中,都是空──。如「空心解脫」,「空解脫」,「空三昧」,「空等至」,「空住」,「內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種空,在『無礙道論』中,也是空),『空小經』,『空大經』:凡是作為觀名、定名或經名的,都是空性──。我以為,「空」不只是否定詞,離妄執煩惱是空,也表示無累的清淨、寂靜。空性,是空的名詞化。初期聖典中的空性,並無空所顯性的意義;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


  『小空經』所說的「行真實空,不顛倒」,『空小經』作:「如實性,不顛倒,清淨空類」 。空類,空是有淺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聖典中,是與離煩惱有關的。『小空經』所說,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蘭若處;阿蘭若處想成就,沒有人想、村落的煩囂,就名為空。進一步,不起人想、阿蘭若想,而觀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無涯,自有空曠無寄的境地,也就名為空。這種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淨念而除種種雜念一樣。這樣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經』的特色。『大乘入楞伽經』,稱這種空為彼彼空 ,評論為:「此彼彼空,(七種)空中最麤,汝應遠離」。以不空而說空,被評為最麤的,應該遠離的。總之,大、小「空經」的集出,在四種心解脫中,不是無量,無所有,無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VI.性空學探源p.90-91

[參考] 再說『中阿含』的『大空經』。在一次安居將要解夏的時候,眾比丘聚於一堂製迦絺那衣,彼此戲論諍競,佛為令眾弟子於日常往來出入語默動靜之間,不為境轉,六根清淨,就說這『大空經』。經中說有四種空:內空,外空,內外空,不移動。這四者,也是有先後次第的。因修行未得相應,則先觀內空;又不得相應,則觀外空;如是乃至觀不移動。再不相應,則修習多修習。一旦相應成功,不但不移動,前三者皆可得成就了。後來的大小經論,都有這四個名字。內空,是觀六根,遣除其相而空;外空,是觀六塵,遣除其相而空;內外空,即遣除根境綜合相而空。如是修習,得到內心安住不動,是「不移動」。本經說: 「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這可見外空、內空等,是超越色想的,與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相當。不動,有解說為第四禪,因為到了四禪,不為三災所動。但依『中阿含』的『大空經』與『淨不動道經』看來,不動是合於空無邊處定的。單修這些定,沒有無漏慧,都還談不上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