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雜阿含-105

一七三(一0五)仙尼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沙門瞿曇得如此法

爾時、有外道出家,名仙尼,來詣佛所,恭敬問訊,於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時,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遮羅迦、若出家,集於希有講堂。如是義稱:

2.1.富蘭那迦葉為大眾主,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其中有極聰慧者,有鈍根者,及其命終,悉不記說其所往生處。

2.2.復有末迦梨瞿舍利子,為大眾主,五百弟子前後圍遶,其諸弟子有聰慧者,有鈍根者,及其命終,悉不記說所往生處。

2.3.如是先闍那毘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與五百弟子前後圍遶,亦如前者。沙門瞿曇爾時亦在。彼論中言:沙門瞿曇為大眾主,其諸弟子有命終者,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此處。我先生疑,云何沙門瞿曇得如此法?


3.三種師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則生疑。仙尼!當知有三種師。何等為三?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後事,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復次、仙尼!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復次、仙尼!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

3.1.斷見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3.2.常見

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

3.3.涅槃

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4.增疑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

此甚深處,難見難知,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


5.觀三相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於世尊所心得淨信,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即於此座慧眼清淨!佛告仙尼:今當為汝隨所樂說。佛告仙尼: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世尊!復問:仙尼!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復問:仙尼!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6.色是如來耶

復問:云何仙尼!色是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是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


7.有餘慢

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是故仙尼!我則記說是諸弟子,身壞命終,生彼彼處。所以者何?以彼有餘慢故。


8.諸慢斷

仙尼!我諸弟子,於我所說能解義者,彼於諸慢得無間等,得無間等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仙尼!如是弟子,我不說彼捨此陰已,生彼彼處。所以者何?無因緣可記說故。欲令我記說者,當記說彼:斷諸愛欲,永離有結,正意解脫,究竟苦邊。我從昔來及今現在,常說慢根、慢集、慢生、慢起,若於慢無間等,觀眾苦不生。


9.仙尼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佛說此法時,仙尼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仙尼出家見法,得法,斷諸疑、惑,不由他知,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從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得於正法中出家修梵行不?佛告仙尼:汝於正法得出家,受具足戒,得比丘分。


10.

爾時、仙尼得出家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住。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出家,出家學道,修行梵行,見法自知得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外道

[參考] 外道,係以佛教立場而言,實為當時反對婆羅門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眾社會中所流行之思想體系。凡六種,即:

1.珊闍耶毘羅胝子,懷疑論者。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道不須修,經八萬劫自然而得。

2.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快樂論者。否認因果論,乃路伽耶派之先驅。

3.末伽梨拘舍梨,宿命論之自然論者。主張苦樂不由因緣,而惟為自然產生。係阿耆毘伽派之主導者。

4.富蘭那迦葉,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

5.迦羅鳩馱迦旃延,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

6.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之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應償之,並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

以上3-5屬阿耆毘伽派,與6均屬於苦行主義派;又除1之外,餘均站在唯物論之立場,主張聚積說。(cf. 佛光大詞典)


II. 仙尼

[經文] 爾時、有外道出家,名仙尼,來詣佛所,恭敬問訊,於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時,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遮羅迦、若出家,集於希有講堂。

[參考] 1.一切經音義,卷47T54, 620c:西儞迦(senika),此云:有軍。外道名也,舊云先尼訛也。

2.翻梵語,卷5T54, 1014c遮羅迦外道,譯曰行食。


III. 記說

[經文] 沙門瞿曇為大眾主,其諸弟子有命終者,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此處。我先生疑,云何沙門瞿曇得如此法?

[論說] 諸外道輩於內法律,二種處所疑惑愚癡。何等為二?謂佛世尊,誹毀有見及無有見,而於弟子終歿之後,記一有生,記一無生。T30,798c


IV. 三師

[經文]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論說] 又說勝義常住之我,現法、當來都不可得。T30,798c

世有三師而現可得:一、常論者,二、斷論者,三者、如來。T30,798c

[參考] 成實論,卷3T32, 259b:先尼經說:於三師中,若有不得現我、後我,我說是師,則名為佛。


V. 增疑

[經文]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處,難見難知,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

[論說] 1.癡者,有二種因,當知如前似正法見、二種法教;能斷此因,亦如前說由二因緣。即此所說無我法性,彼諸外道難入、難了。謂此自性難了知故,雖此相貌易可了知,然其相貌不相似故。當知此中無虛誑義,自所證義,是不共義,故彼自性難可悟入。即此自性體是甚深,似甚深現,是故說名無虛誑義。又此自性,於內難見,從他言音亦難覺了,是故說名自所證義。又此自性,非尋思者之所尋思,非度量者所行境界,是故說名是不共義。又即此法,微妙、審諦、聰明、智者內所證故,說名難了。此等差別,當知如前攝異門分(T30, 761c)T30,798c

2.微細者,能入真實甚深義故。言審悉者,具能證入一切義故。言聰明者,謂與引發慧相應故。言叡哲者,謂與俱生慧相應故。T30, 761c


VI. 不悉解義

[經文] 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是故仙尼!我則記說是諸弟子,身壞命終,生彼彼處。所以者何?以彼有餘慢故。

[論說] 由二種相,一切如來所說義智,皆應了知。何等為二?一者、教智,二者、證智。教智者,謂諸異生聞、思、修所成慧;證智者,謂學、無學慧,及後所得諸世間慧。此中異生,非於一切佛所說義皆能了知,亦非於慢覺察是慢,又未能斷。若諸有學,非於我見一切義中皆不了知,又能於慢覺察是慢而未能斷。T30,798c


VII. 能解義

[經文] 仙尼!我諸弟子,於我所說能解義者,彼於諸慢得無間等,得無間等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

[論說] 若諸無學,能作一切。T30,798c

[參考] 1.Cs.61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2.Cs.306若復彼苦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3.三法度論,卷2T25, 24a:無餘者,若此受陰捨,更不相續,如燈滅,是涅槃此名無餘。

4.大智度論,卷71T25, 559b:無依止法者,是真實,所謂無餘涅槃。色等五眾滅,更不相續,不相續即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是畢竟空無依止處。

5.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3T28, 243a:若阿羅漢,陰、界、入更不相續,入無餘涅槃界,是時彼斷,名斷,名無欲,名滅,名諦,名斷智謂所得斷智,名沙門果謂阿羅漢果。不名有餘涅槃界,名無餘涅槃界。


VIII. 異見、異忍、異樂.異欲、異意

[參考] 1.長阿含經,卷1T01, 8b:毗婆尸佛於閑靜處復作是念: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滅,清淨,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眾生異忍、異見、異受、異學。依彼異見,各樂所求,各務所習。是故於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然愛盡、涅槃倍復難知。

2.中阿含經,卷57T01, 784a:世尊告曰:優陀夷!止!止!汝長夜異見、異忍、異樂、異欲、異意故,不得盡知我所說義。

3.Cs.313世尊告諸比丘:有經法,諸比丘崇向,而於經法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正知而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4.Cs.351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異生有老死,如是說有。

5.長阿含經,卷11T01, 70a:佛告梵志:汝欲入者,甚為難也。汝見異、忍異、行異,欲依餘見入淨解脫者,難可得也。但使汝好樂佛,心不斷絕者,則於長夜,常得安樂。

6.阿毘曇毘婆沙論,卷1T28, 3aT28, 417c: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無漏慧根。復有梵摩瑜婆羅門須跋梵志,亦如上說。如佛告先尼梵志:我法甚深,難解、難了、難知、難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微妙決定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空即無我,而汝計我,汝常長夜有異見、異欲、異心。以是之故,非汝淺智之所及也。


IX. 色是如來不?

[參考] 1.十住毘婆沙論,卷11T26, 80c:反問答者:如先尼梵志問佛。佛言:我還問汝,隨汝意答。先尼於汝意云何?色是如來不?受、想、行、識是如來不?答言:非也,世尊!離色、受、想、行、識是如來不?答言:非也,世尊!如是等經應廣說,是名反問答。

2.大乘密嚴經,卷1T16, 748c724b:如來者是何句義?為色是如來耶?異色是如來耶?如是於蘊、界、處諸行之中,內外循求不見如來,皆是所作滅壞法故,蘊中無如來,乃至分析至於極微皆悉不見。所以者何?以妙智慧,定意諦觀,無所見故。蘊麁鄙故,如來者常法身故。

3.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7T13, 858cT13, 817b

時彼菩薩念諸如來如是相已,復應常念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心無動亂,亦當安住無所著心。

3.1.觀色

心無著已,彼復應作如是思惟:是中何等名曰如來?為當即色是如來耶?為當離色是如來乎?若以色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色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以離色為如來者,離色則是無因緣法,無因緣法云何如來?

3.2.觀受等

菩薩如是觀知色已,次復觀受。彼時更作如是思惟:為當即受是如來耶?為當離受是如來耶?若即受法為如來者,彼諸眾生皆有受陰,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受法為如來者,離受則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云何如來?彼既如是觀色受已,乃至觀識亦如是。

3.3.觀處

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陰非如來者,豈彼諸根是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眼。為當即眼是如來耶?為當離眼是如來乎?若即彼眼是如來者,一切眾生皆有是眼,一切眾生應是如來。若離彼眼是如來者,離眼則為非因緣法,彼非緣法云何如來?菩薩如是觀察眼已,觀耳,觀鼻,乃至觀意亦如是。

3.4.觀界

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根無如來者,豈彼諸大有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地。為即地界是如來耶?為離地界是如來乎?若即地界為如來者,彼內外法皆屬於地,如是地界應是如來。若離地界為如來者,離地即為無因緣法,彼無緣法云何如來?彼既如是觀察地界,乃至觀彼水、火、風界亦如是。

3.5.不即不離-五蘊

而彼菩薩能作如是正思惟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受,不離受。不以想,不離想。乃至不以識,不離識觀察如來亦如是。

3.6.不即不離-十二處

又彼觀時亦不以眼觀察如來,不離眼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耳,不離耳。不以鼻,不離鼻。乃至不以身、意,不離身、意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色,不離色。不以聲,不離聲。乃至不以觸法,不離觸法觀察如來亦如是。

3.7.不即不離-四大

又彼觀時,不以地觀察如來,亦不離地觀察如來如是。不以水,不離水。乃至不以風,不離風觀察如來亦如是。彼菩薩如是觀時,即能於彼一切法中,善通達、知明了無礙。

4.大智度論,卷31T25, 295b:或有利根梵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為是故說法空,所謂先尼梵志不說五眾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

5.大智度論,卷42T25, 368b

問曰:此中何因緣說先尼梵志?

答曰: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微相可取,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難見,以畢竟無相故。以是故須菩提引證小乘中尚有法空,何況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復次如刪若婆婆羅門善知一切智人相,見菩薩食乳糜,知今日當成佛。

5.1.引經文

先尼是其舅也,耆年智德,有大名聞,出家廣讀一切經書,修心坐禪學道。時時欲求智慧故,往詣論議堂。諸梵志言:六師皆自稱一切智。不蘭迦葉有大名聞,是大眾師,其弟子死,若小若大皆不說其生處。餘五師弟子死,若小若大皆說其生處。佛亦是大師,有大名聞,其弟子死,小者說其生處,大者不說其生處。先尼聞已,異時詣佛所問訊已,一面坐。問佛:佛聽當問。佛言:恣汝所問。先尼言:昔我一時曾到論堂,與諸人論議,如昔所聞具向佛說。是時,我作是念:佛法說弟子小者更生,大者不生。何者為定?佛告先尼:我法甚深、微妙、難解。汝等長夜著諸異見、異欲、異法,汝於我法不能自見。先尼梵志白佛言:我心敬佛,願加愍念,為說妙法,令我於坐得眼,無令空起。佛問梵志:於汝意云何?汝見是色如去不?答言:不也。受、想、行、識如去不?答言:不也。色中如去不?答言:不也。受、想、行、識中如去不?答言:不也。離色如去不?答言:不也。離受、想、行、識如去不?答言;不也。汝更見無色,無受、想、行、識如去者不?答曰:不也。若汝種種門不見如去者,應生疑言:佛法何者為定?答曰:不應。佛告先尼:若我弟子是法中不了、了知者,說有後生,本來有我慢等殘故。若我弟子了了、解知是義者,不說其生處,本來我慢等無殘故。先尼聞是已,即時得道。得道已,從坐起,白佛言:願得出家為道。即時鬢髮自墮,便成沙門,不久得阿羅漢,從佛得眼不虛故。

5.2.論議

是經,論議先尼信者,信佛能令我得道,是名初信。

然後,聞佛破吾我從本已來,常自無我,無我故,諸法無所屬,如幻、如夢,虛誑、不實、不可得取。得是信力已,入諸法實相。不受色是如去,乃至識是如去。

5.3.問曰:梵志何以答佛皆言不也?

答曰:梵志本總相為我,佛今一一別問,以是故答佛言不也。

復次,梵志聞人二種說我:或有說五眾即是我,或有說離五眾別有我。若五眾即是我,則無別我。所以者何?我是一,眾是五。一不作五,五不作一。

復次,五眾無常、生滅相,五眾是我,亦應生滅。若生滅者,則失罪福。是五眾從因緣和合生,不自在。我若爾者,何用我為?不自在故。如是等過罪故,不得說言:色如去,受、想、行、識如去。離五眾亦不應有我,無相故。若知見受等是皆五眾相,非是我相。智者云何說離五眾而有我?以是故言不也。若有言別更有我無五眾,是亦不然,皆是顛倒妄見分別,如是種種因緣知無我。我即是如去,諸法亦爾,皆同如去。以無主故,法無所屬。

復次,梵志推求,得道智慧,於四處求之,皆無定相。所謂觀自身五眾名為內,外觀他身名為外,彼此名為內外。是三種智慧不得道,無智慧亦不得道。

復次,內者內六入,外者外六入。

復次,內名能觀智慧,外名所觀處。是先尼知諸觀皆有過罪,何以故?內以智慧力故,謂外諸法是常、無常,有、無等,非外法有定相。若有定相,則無智用。

又此智慧從外法因緣生,外法相不定故,智慧亦不定,如稱為物故,物為稱故,二事相待。若離物無稱,離稱無物,無量教智名得道。方便得名得聖道果。

復次,略說實智慧義,所謂不見內五眾中,不見外五眾中,亦不見內外五眾中,亦不見離五眾中,見是智慧為實。以無常智慧觀五眾無常,是智慧從因緣和合故有不實,著觀者邪見,不著者得道。若無常相是實者,何故著而不得道?以是故,一切內外不見定智慧。若離是無常等觀得道者,一切凡人亦應得道,以是故說:離是智慧,亦無所得。

爾時,梵志以是智慧,於一切法中心得遠離,於智慧亦復遠離,一切我見等、取相邪見,一切皆滅,亦不從無智得。爾時,梵志歡喜觀無量法性相佛真為大師。

6.仙尼,cf. 空之探究,p.99

佛與仙尼的問答,是:色(等五陰)是如來?異(離)色是如來?色中有如來?如來中有色?如來是我的異名,如如不動而來去生死的如來,不即色,不離色,如來不在色中,色不在如來中──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非是我,異我,不相在」。『論』文所說「不說五眾(五陰)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實」就是如來,無實即無如來──我。這是二十句我我所見,而法空說者,依四句不可說是如來,解說為法空。『先尼梵志經』,可能是法空派所誦本,文句略有出入。『般若經』的原始部分,曾引先尼梵志的因信得入一切智,是繼承聲聞法空派的解說,集入『般若經』為例證的。

7.如來,cf.如來藏之研究,p.13

作為世尊德號的「如來」,並非佛教特有的術語,而是世俗語言,佛教成立以前,印度文化中的固有名詞。世俗一般及宗教學者,對如來是怎樣解說的呢?如『大智度論』卷五五(大正二五‧四五四中──下)說:

「或以佛名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字名為如來。如先世來,後世亦如是去,是亦名如來,亦名如去,如十四置難中說。……佛名如來者,……從如中來,故名如來」。

如來,在佛教中是佛的別名,解說為「從如中來」,就是悟入真如而來成佛的(「乘如實道來」)。在一般人,如來是眾生的別名,所以說:「我有種種名,或名眾生、人、天、如來等」。換言之,如來就是「我」的別名。在釋尊當時的印度宗教界,對於眾生的從生前到死後,從前生到後世,都認為有一生命主體;這一生命自體,一般稱之為我Atman。「我」從前世來,又到後世去,在生死中來來去去,生命自體卻是如是如是,沒有變異。如如不變,卻又隨緣而來去,所以也稱「我」為「如來」,也可以說「如去」。「十四置難」,是釋尊時代,一般宗教界所歡喜論究的十四個問題。這些難問,釋尊一概置而不答,以不加答覆來答覆他們。「十四置難」中,就有如去,如不去,如亦去亦不去,如非去非不去──四問。十四置難,即十四無記,在『阿含經』中,是一再見到的。『大智度論』這樣說:

1.「何等十四難?……死後有神去後世,無神去後世,亦有神去亦無神去(後世),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

2.「有死後如去,有死後不如去,有死後如去不如去,有死後亦不如去亦不不如去」。

3.如佛問先尼梵志:「汝見是色如去不?答言:不也。受、想、行、識如去不?答言:不也。色中如去不?答言:不也。受、想、行、識中如去不?答言:不也。離色如去不?答言:不也。離受、想、行、識如去不?答言:不也。汝更見無色、無受、想、行、識如去者不?答言:不也。……梵志本總相為我,佛今一一別問,以是故答佛言不也」。

比對前二則,有沒有「神去」,就是有沒有「如去」。「神」是「我」的舊譯。佛與先尼Senika梵志的問答,出於『阿含經』;『般若經』引佛與先尼梵志的問答,來說明大乘深義。經上問色如與受、想、行、識如的去不去,而龍樹解說為:「梵志本總相為我,佛今一一別問」,可見所問的「如」就是我;「如去」(約從前生來今生,可名「如來」)就是神我的來去。

「如來」一詞所有的兩種意義,就是佛法與世俗神教的差別。身心和合而有的眾生,是世間的現實。釋尊時代的印度,對於眾生的生命延續,從前生來今生,從今生去後世,已經是極大多數人的共同信仰。眾生的前後延續,生來死去,總覺得有什麼在來來去去,也就叫做「如來」或「如去」。到了宗教學者,要深一層的認識那生來死去的生命自體,也就是到底什麼是生命自體,印度宗教界,對生來死去的「我」,推論出多種不同的見解。但有的世俗學者,找不到什麼自我實體,因而懷疑死後去後世,而否定了生死的延續。於是「如去後世」,「如不去後世」等四個問題,經常被提出而論究起來。釋尊開示的佛法,是「無我」論,沒有自我實體,而在緣起的原理上,成立生死的延續,這與神教是根本不同的。在釋尊的正覺中,沒有神教所說的「我」──「如」,沒有如如不變而隨緣來去的,所以釋尊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向是不加理會。然在隨順世俗的語言中,也可以說我去,也可以說如來。因為眾生的死生延續,是世俗的事實。在佛教自身,也有「如來」,也是人、天那樣有人格的,但給以新的解說。如來是「從如中來」,「從如實來」,是真如的圓滿體現者,如實道的成就者,也就是究竟圓滿的大聖者。世俗一般的如來,佛法所說的如來,是根本不同的。然在佛教普及大眾化的過程中,同一名詞而有不同意義的如來,可能會不自覺的融混不分,而不免有世俗神教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