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言住持臨眾,固貴無一時一刻之不謹,而於臨事時,尤貴博訪以善其行也
佛眼遠和尚曰: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苟一行失之于前,雖百善不可得而掩於後矣(與真牧書)。
佛眼遠和尚曰: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
《禪林寶訓筆說》:舒州佛眼清遠禪師,臨邛李氏子,嗣五祖演禪師,南嶽下十四世。此節教住持作事先須審慮。蒞,臨也。謂臨于大眾之容貌,不在暫時作威、作樣,要在閑暇之日必端、必肅也。立身之道,內剛而外柔。蒞眾之容,上承而下順。不和,則不可接物。不嚴,則不可御下。凡對賓之語言,要在平日言真、語實,臨時豈能裝點整飾耶?私昵者,閑居獨處之時。蓋林下道人揭示一言,施行一事,或舉止動靜施設之間,必先要籌算思慮停當,然後行之。不得倉卒暴用,自失善利也。
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苟一行失之于前,雖百善不可得而掩於後矣(與真牧書)。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己不能決,當詢先哲。至於臨事之際,或我不能自己決擇,應須諮詢,請教于耆舊。博問廣扣于先賢,以此開廣己之見聞,補益己之未能,燭破己之未曉,始為善用心者。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耶!若有一事不法,失之于眾人之前,雖有百善不可得而掩飾于後矣。
△臨事不厭細審,乃防微杜漸也。致於博採見聞,不驕虛勢。又何患乎失之所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