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禪林寶訓146.教住持愛憐老病,即遵佛敕也

146.教住持愛憐老病,即遵佛敕也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俾得福者一切均溥。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逮佛滅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像季以來,中國禪林不廢乞食,但推能者為之,所得利養聚為招提,以安廣眾,遂輟逐日行乞之規也。今聞數剎住持不識因果,不安老僧,背戾佛旨,削弱法門。苟不住院,老將安歸?更不返思常住財物本為誰置?當推何心以合佛心?當推何行以合佛行?昔佛在日或不赴請,留身精舍,遍巡僧房,看視老病,一一致問,一一辦置。仍勸請諸比丘遞相恭敬,隨順方便,去其嗔嫌,此調御師統理大眾之楷模也。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之,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俾得福者一切均溥。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先舉佛制。貧道嘗看閱藏經諸教典籍,諦實審詳如來本意,卻不許年少比丘安然坐受無功之食。人若不去做些真實功夫,便生出幾多懶惰之心,人我之見。所以,每至晨朝,佛及弟子躬自持缽,循方乞食。于檀越不擇貴賤,于自己心無高下,意欲使他得福者,不論貧富貴賤,一切人平等溥濟,此是佛住世時之行持也。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逮佛滅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像季以來,中國禪林不廢乞食,但推能者為之,所得利養聚為招提,以安廣眾,遂輟逐日行乞之規也。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乞食為眾。及至後來所稱為常住者,古人之意本為老病比丘不能出門行乞者所設。原非是少壯之徒,可得安坐而食。及佛滅後,正法流行之際,叢林之中,亦復行乞。後至像法之時,中國禪林猶然不廢古轍,依舊乞食。但推舉良能者為之,所得之財物利養,聚積于常住,以便廣納其眾。故此便止逐日行乞之恒規也。


今聞數剎住持不識因果,不安老僧,背戾佛旨,削弱法門。苟不住院,老將安歸?更不返思常住財物本為誰置?當推何心以合佛心?當推何行以合佛行?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背亡佛旨。今聞有幾處為住持者,不識前因後果,不安老病僧人,違背佛之意旨,削弱古制法門。設若你不住院,老去何歸?更不返思常住所積之財物,本來原為誰人收置。你既如是做長老,將推何等心念,去合得佛之慈心?又推何等行力,來合得佛之密行?


昔佛在日或不赴請,留身精舍,遍巡僧房,看視老病,一一致問,一一辦置。仍勸請諸比丘遞相恭敬,隨順方便,去其嗔嫌,此調御師統理大眾之楷模也。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重引佛行。你豈不聞佛在世日,或不赴外請,留存自己在精舍中。精舍者,乃達多長者所造之精置齊整房舍也。遍處巡看各各僧房,看視老者、病者。一箇箇都去致問,一切事都去辦置。仍復勸請諸比丘等,遞相恭敬,隨順老者、病者之意。復以種種方便,去其眾人嗔嫌老病者之心。此皆是調御師統攝理治大眾之法則也。


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近時流弊。今之當代主者,恣意而用常住,以資養自家口體。或將大眾財物,結托權貴之人,求情固位,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覆之皆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然無一毫髮也。可不悲歟!可不悲歟!


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之,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勸安老病。古德云:老僧決不可少,乃山門中之標格榜樣也。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若僧家到老,而叢林不收,老無所靠,即增益幾多壽考,何所補益?反不如早死為妙。願今當代,各遵佛語,既紹隆祖位,宜當安撫老病。常住之有無,隨其所宜而供給之。無使愚昧之人,專其權柄,而滅裂道法。致使來世招感短命促死之報,切宜加意而審察之。

雞窗夜雨,請拈來細讀看,而悲心自現,維持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