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禪林寶訓147.見古人捨己利物,急于行道也

147.見古人捨己利物,急于行道也

覺範和尚題靈源門榜曰:靈源初不願出世,隄岸甚牢。張無盡奉使江西,屢致之不可。久之翻然改曰:禪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撐拄之,其崩頹跬可須也。於是開法於淮上之太平。予時東遊登其門,叢林之整齊宗風之大振,疑百丈無恙時不減也。後十五年見此榜于逢原之室,讀之凜然如見其道骨。山谷為擘窠大書,其有激云:嗚呼!使天下為法施者,皆遵靈源之語以住持,則尚何憂乎祖道不振也哉!傳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靈源以之(石門集)


覺範和尚題靈源門榜曰:靈源初不願出世,隄岸甚牢。張無盡奉使江西,屢致之不可。久之翻然改曰:禪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撐拄之,其崩頹跬可須也。於是開法於淮上之太平。

《禪林寶訓筆說》:靈源門榜其略曰:惟清名字住持,實同寄客。但以領眾弘法,仰助教風為職事耳。若其常住財物,既非己有,理不得專,悉委執事僧徒,分局主執。照依公私,合同支破。惟清止同眾僧齋嚫,隨身衣缽,任緣而住。伏望四方君子,來有所需,惟顧寢食祗接之餘,別難應供。若論世情,則屬官物。若論佛法,則屬眾財。偷眾財,盜官物,買悅人情,則實非素分志之所敢當。預具白文,冀垂鑒察也。

此節出其舉止。覺範和尚題曰:靈源初不願出世,其意甚如堤岸之牢固,無絲毫縫罅也。丞相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十九登第,後留心祖道。宋哲宗元祐六年,為江西漕運使,參兜率悅禪師得悟。屢致者,頻頻請舉也。不可者,不許可也。謂張無盡常常請舉出世,師並不肯受請。久久之間,見世衰道危。翻者,反也。

翻然者,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三往而聘之。既而翻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故天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也。予將以斯道而覺斯民,非予覺之而誰也。

師即翻然而改曰:禪林下衰,佛法濫矣。雖有弘揚道法者,多是假我佛法,偷取安閑。此時,若不急急撐之、拄之,其道法傾崩頹落,不爭半步之間即可見也。跬,半步。尺五寸遠也。于是即開堂說法于淮安之太平禪院。


予時東遊登其門,叢林之整齊宗風之大振,疑百丈無恙時不減也。後十五年見此榜于逢原之室,讀之凜然如見其道骨。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見其門風。予東遊時曾登其門,見他藂林之整齊,宗風之大振,疑與百丈住世無恙時無二也。過後又十五年,見此榜文于逢原老師之室,讀之凜然令人敬畏,如親見其道貌丰骨無異也。


山谷為擘窠大書,其有激云:嗚呼!使天下為法施者,皆遵靈源之語以住持,則尚何憂乎祖道不振也哉!傳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靈源以之(石門集)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居士激言。山谷居士專為作八分楷書,書此榜文。擘,分也。窠者,字眼之方楷也。末有激勵于後人云:烏呼!使天下為法施者,皆遵靈源之言以為住持,則又何憂佛祖之道不大振于將來也哉!

魯論云: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彰此道,道不能大彰于人也。子張曰: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檢其心,道不能弘其人也。盡心弘道,在靈源和尚有之矣。

古人持法,立極垂統,功深德茂,讀此榜知為萬世準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