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禪林寶訓051.言道本無二,由得之有深淺也

051.言道本無二,由得之有深淺也

晦堂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育萬物,無有不備於道者。眾人之道,如江河淮濟山川陵谷草木昆蟲,各盡其量而已。不知其外,無有不備者。夫道豈二耶?由得之淺深,成有小大耶(答張無盡書)


晦堂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育萬物,無有不備於道者。眾人之道,如江、河、淮、濟,山川、陵谷,草木昆蟲,各盡其量而已。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舉聖凡所證不同。聖人所證之道,至深、至廣,如天地覆載萬物,何法不在其中。至如眾人所得之道,隨其自力深淺,受用不同。故有如江者,江有三江,松婁東,水出岷山。又川之大者曰江。又有如河者,河水出積石山,自乾位來,千里一曲,九曲而入海。亦有如淮者,淮水出河南汝寧府,至直隸淮安府入海。至有如濟者,濟水出常山。然則四水各有遠近深淺,而總皆歸之于海也。山川者,眾流入海曰川。陵谷者,大阜曰陵。谷,溪谷也。草木昆蟲。昆,諸也。此總舉一切有情、無情,雖靈蠢不同,而所存之理,皆各盡己量而已。


不知其外,無有不備者。夫道豈二耶?由得之淺深,成有小大耶(答張無盡書)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方出大同之道。竟不知自我所知所見之外,還有箇無不包容,無不具足的大境界在。所謂道無方,行者莫能至。然道豈有大小長短差別耶?由得者有淺有深,故成者亦有大有小也。

其外無不備的境界,非思量分別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學者當細心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