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禪林寶訓072.教學者不可輕易是非於人,當細察其實也

072.教學者不可輕易是非於人,當細察其實也

真淨舉廣道者住五峯,輿議廣疎拙,無應世才。逮廣住持,精以治己,寬以臨眾,未幾百廢具舉,衲子往來競爭喧傳。真淨聞之曰:學者何易毀譽邪?予每見叢林竊議曰:那箇長老行道安眾。那箇長老不侵用常住,與眾同甘苦。夫稱善知識為一寺之主,行道安眾,不侵常住,與眾甘苦,固當為之,又何足道?如士大夫做官為國安民,乃曰:我不受贓,不擾民,且不受贓、不擾民,豈分外事耶(山堂小參)


真淨舉廣道者住五峯,輿議廣疎拙,無應世才。逮廣住持,精以治己,寬以臨眾,未幾百廢具舉,衲子往來競爭喧傳。真淨聞之曰:學者何易毀譽邪?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明學者無識。廣道者,瑞州九峰希廣禪師,西蜀梓州人,嗣真淨文禪師,南嶽下十二世。師賦性仁慈愛物,不瑣瑣於尋常細故,故叢林號為廣無心。一日舉為五峰住持。輿,眾也。眾人皆私議,謂廣為人疏散,而又拙鈍,恐無應世之才,何能住得?及至廣住後,治己甚是精嚴,臨眾極為寬裕。不久之間,寺中凡百弛廢者,咸皆備具。衲子往來,競爭喧傳,乃眾口稱善也。真淨聞之曰:學者何故易毀、易譽於人耶?


予每見叢林竊議曰:那箇長老行道安眾。那箇長老不侵用常住,與眾同甘苦。夫稱善知識為一寺之主,行道安眾,不侵常住,與眾甘苦,固當為之,又何足道?如士大夫做官為國安民,乃曰:我不受贓,不擾民,且不受贓、不擾民,豈分外事耶(山堂小參)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復舉通病。予每見叢林禪和子竊議曰:那箇長老肯行道,能安眾。那箇長老不侵用常住,與眾同甘苦。夫既然稱為善知識,乃荷佛祖重任,為一寺之主。行持道法,安撫大眾,不侵用常住,與眾人同甘苦,理所當然。譬如士大夫做官的一般,上致君而忠,下澤民而仁,皆本分所當行事也。乃曰:我做官不受贓,不擾民。呵呵!不受贓,不擾民,豈分外之事耶?贓者,吏受賄也。凡非理所得財賄皆曰贓。

妄議人者,最是折福的根本。願當自惜,毋伐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