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禪林寶訓091.教人時中以理防患,急則不可救也

091.教人時中以理防患,急則不可救也

靈源謂黃太史曰: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筆帖)


靈源謂黃太史曰: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先明無智防患。古人,即前漢書。文帝六年丁卯,淮南厲王長謀反,廢處蜀郡,憤恚不食而死。梁太傅賈誼上疏曰:臣竊惟今之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言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陛下可不壹令臣得熟數之於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師謂此語,實可以喻人安危之機。死生之理,其明白如杲日麗天,此間難容絲髮隱昧也。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筆帖)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正教時中自警。我見世人平居閑處之日,未嘗以生死禍患為慮者。正如那安寢積薪之人,無所懼也。一旦禍患之事,發于忽然不測之間,如積薪下火起,至此方纔來頓足扼腕。扼腕,即捶胸也。冀欲救之,終不可得矣。

平常能以生死禍患為慮者,今時能有幾箇?扼腕追之者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