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禪林寶訓.021. 住持之要,先審取捨

021. 住持之要,先審取捨

遠公曰: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積漸,不可不察。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以刻剝住持,積怨恨。怨恨積,則中外離背;禮義積,則中外和悅;道德積,則中外感服。是故,道德、禮義洽,則中外樂。刻剝、怨恨極,則中外哀。夫!哀樂之感,禍福斯應矣。


遠公曰: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積漸,不可不察。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舉其大槩。謂為住持之緊要,莫先於審察其取捨,看何者為急務?此宜該取。何者為無益?此宜當捨。取捨之籌極定於胸中,則安危之萌芽即定於外矣。然致人之安,非一日能安。致人之危,亦非一日便危。咸從積累漸浸,久之方發,斯不可不察也。


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以刻剝住持,積怨恨。怨恨積,則中外離背;禮義積,則中外和悅;道德積,則中外感服。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細分利害。葢所察者有三焉:若常時我以道德行住持事,則所積之人,皆能修道德矣。我以禮義行住持事,則所積之人,皆能行禮義矣。若我刻苦眾利,剝削賢良,則人人口出惡言。胸含毒意,積成怨恨矣。怨恨既積,則內外無不生離散背逆之心。中以近言,外以遠論。禮義既積,則內外無不和悅。道德既積,則內外無不感服。


是故,道德、禮義洽,則中外樂。刻剝、怨恨極,則中外哀。夫!哀樂之感,禍福斯應矣。

《禪林寶訓筆說》:此節結成禍福。是故道德、禮義周遍於一方,則內外歡樂。洽,霑濡周遍也。若使刻苦剝削人到至極處,則內外哀傷。哀則禍生,樂必福至。夫哀樂感于內,則禍福應於外矣。

人情取捨,是大關鍵。若不審察,未免不顛倒苦樂也。